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征文刊登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新形势、新环境、新背景下开展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讨论,旨在通过认真学习中央和部、局关于加强地质工作一系列指示精神,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围绕推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这一中心命题,统一认识,形成新思路,提出新举措,为加快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推进地质工作根本转变做出应用的贡献。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质工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和部委针对地质工作下发的各种文件;部、局领导多次针对地质工作的会议讲话等等这些都表明了地质工作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此次大讨论的展开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质工作高度重视的延续,是部、局领导对地质工作下一阶段任务安排的垫脚石。
航遥中心作为地质大家庭中的一员,是物探界的主要航空兵,是遥感界的顶梁柱之一,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背景,她不仅担任着地质找矿工作的先锋军作用,也对地质找矿工作更深层次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单一的追求资源摄取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衍,资源需求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这种背景下的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就显得意义非常。作为大讨论成员中的一分子,我也愿意将我的看法与观点写出来进行讨论。
一、航空物探发展思考
1、打破大锅饭,逐渐与市场经济接轨
航遥中心成立于1957年,拥有着先进的技术设备,在航空物探与国土资源遥感领域内保持着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成果丰硕。但是国家地质大调查的项目经费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地质行业逐渐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能够在圆满完成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的前提下,向市场多要项目,那将会逐渐提高中心的技术实力,逐渐增强航遥中心对市场的免疫力,这样既可以在有或没有国家地质大调查项目的情况下都能保证航遥中心的发展和保存航遥中心的实力。另外在国家项目的资助下,航遥中心又购置了比较先进的地面物探测量仪器,加上本身所具备的优秀地质和物探人员及软硬件设施建设,已经完全有能力参与地面物探测量的竞标,在红红火火的地质勘探市场上,若有航遥中心的一席之地,每年因地面物探测量带来的利润将会是丰厚的。
2、及早建立实验室
目前,航空物探在我们国家是比较先进的探测手段,先进的探测手段必然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这样需要有大量的科研技术人员对飞行前、飞行中、飞行后的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如何将测量精度达到更高的要求,如何处理数据才能够反映更加真实的地质信息,什么样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反映大深度的地质构造等等,都需要进行理论系统的研究。这样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研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的高科技手段将变得更加迫切。
尤其针对航遥中心来说,航空物探数据处理和解释工作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如果要保证航空物探在全国的优势,就要及早对航空物探的数据采集指标以、数据处理技术、数据解释及其地质解译进行系统研究,创建一套行之有效、快速便捷的符合中国特点的国际通用模式。
3、逐渐转变航空物探的单一找矿模式,向寻找废弃矿区发展
众所周知,航磁测量对于磁性矿产的反应是明显的,也给许多全国的磁性矿产的发现立下了汗马功劳,随着矿产的逐渐开发,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历史问题,就是废弃矿区的出现。这些废弃矿区随时面临着坍塌的危险,给人类安全带来隐患,但是这些不稳定因素依靠单一的航磁测量是很难达到解决的目的,航电和航重技术的开发弥补了航磁测量在寻找废弃矿井上的不足,航电测量能够给出单一测线剖面地表以下300米内比较清晰的地质信息,提供采空区的位置和范围甚至轮廓,因为目前矿产开采大都是在地表开发,故航电测量的深度也能够满足探测废弃矿区的条件。航重是判断地下地质体密度差异的测量技术,采空区与非采空区的密度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通过航重测量也能辅助航电探查采空区地质信息。给决策者提供一手资料,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全的信息。
4、建立全国性地质构造运移系统库
众所周知,汶川大地震的发生是由板块构造的运移产生的严重后果,航空物探作为地质找矿和寻找油气田的先锋军,难道对于地震监测活动就没有一点用处吗?
我认为,结果的产生并非一时之过,必定是成年累月的汇集形成的结果,地质构造也同样遵循如此原理,当地质构造的运移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候,必定会与其它的地质构造发生碰撞,从而有可能产生地震等灾难性后果。如果每年对全国大型地质构造进行航空物探测量,建立起全国性地质构造运移系统库,对各时段地质构造运移程度建立起预警体系,必定对地震监测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5、已飞过的航磁数据仍然有重新处理的必要
以前飞过的航磁数据由于计算精度低、人工计算有误差及处理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已经不能和现在的航磁数据所反映的信息同日而语,且早期的航磁数据将所能圈定的异常都给予了详细的讨论,故如果想从原来的航磁数据中获得有用的信息,可以采用现在的处理方法进行判断,寻找新的异常区域。本人前段时间做了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利用现在的技术处理以前的航磁数据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异常信息。
6、利用航空电法寻找地下水资源并实时监测地面沉降
众说周知,我们国家人口众多,水资源缺乏,生活用水更是严重不足,甚至有些地方长期处于无水或少水状态,严重制约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电法在寻找水资源方面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航空电法不仅兼具优秀的寻找地下水效果还具有超大面积全覆盖的特点,且我中心航空电法逐渐趋于成熟状态,对于深度小于300米的地下水资源不仅能较好地确定其位置也能估算出地下水储量,从而不仅可以减少盲目打水井造成的财产损失也可以评价某区域地下水储量是否达到开采的要求,更能对全国性地下水储量进行实时监测并提高地面沉降的实时监测预警报告制度。因此,充分利用航空电法进行地下水测量将会给无水或少水的地区带来福音,还能对城市地面沉降提供科学依据。
7、建立航遥中心职工创新机制,激发职工创业积极性
近几年来,新加入中心的职工大部分是拥有一技之长的研究生,甚至有些成果正是国外研究理论技术的前沿课题,或是国内一些专家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另外,每个人的实力如何还尚无定论,如果能够让每个人各显神通,展示自己的实力,即能让领导及时定位每个人的能力并分派合适的工作岗位,又能促使每个青年查漏补缺尽早的进入工作角色。所以中心是否考虑建立航遥中心职工创新机制,成立航遥中心青年基金,鼓励他们进行项目申请,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青年基金专家组在确定课题前给予建议意见,并在研究期间指定有经验的教授给予指导并严格把关。如果研究成功,可以应用到实际情况中,给中心带来效益;如果研究不成功,则给了他们一次自我展示的机会,更加促使他们努力工作,在实际应用中逐渐消化吸收。
航遥中心有着52年的历史,航空物探和航空遥感一直作为中心的主业活跃在历史的舞台,在国家能源急缺的今天,物探和遥感技术找矿的市场迎来了美丽的春天,航空物探和航空遥感更是首当其冲。职工的积极性就像是春天里开放的花朵,但是这些花朵需要不断的滋润,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中心应该充当家庭主人的角色,着眼于职工最大的利益,想职工之所想,谋职工之所谋,充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让职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当然作为中心的一名职工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问题,中心是我家,我家在中心,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为了这个家的辉煌做出自己的努力。
8、事业单位逐渐向半事业半科研单位转变
现在中心是事业单位编制,但是中心所研究的科研项目在全国都是处于领先水平的,有很多项目是可以有大量的研究生来参与完成的,并且我们单位有很多的教授级高工,有实力也有能力来指导完成研究生的课题,这样不仅可以从中发现并培养优秀人才,也可以让研究生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减轻项目负责人的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如果我们单位向科研性质的单位进行转变成功,这样不仅能名正言顺地招录研究生,也能增强我们单位的科研实力。
二、发展有航遥中心特色的交叉学科
在经过几次航磁数据处理解释中发现,单一的利用航磁数据进行地质解释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必须利用到地质信息这点上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航空物探的野外地质踏勘也只能观察到我们测区内某一块区域内露头的地质信息,无法给出全测区内详细的地质信息,尤其当是在无人区的时候无法进入测区内观察地质信息,作为航遥中心的另一品牌—航空遥感对于地质信息的提供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航空遥感飞行条件没有航空物探的苛刻,也没有航空物探的复杂,这样就必然存在遥感的数据更容易获得,通过对遥感的图像处理及地质解译,很好地带给我们测区内的地质信息图,给航磁数据处理地质解释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因此,研究如何将遥感技术应用到航磁数据处理地质解释上将是一个交叉的学科,发展这一特色的交叉学科可以为地质找矿带来更加科学、实际的效果。
三、深部理论研究
1、研究深部找矿理论与技术,大力开展航电测量
深部矿产的成矿理论及成矿条件单独依靠现有的地质知识进行判断已经不合时宜,尤其在浅层矿产开发程度及规模相当大,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向深部要矿已经变成日益迫切的问题,这样就需要重新研究深部地质构造的理论进行支撑,通过航空物探数据处理技术可以辅助建立深部地质成矿理论,然后通过全国已有的钻探所获得的深部地质信息来推断深部地质构造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由于航空电法能够形成地表以下300米深度的视电阻率剖面图,较航空重力、航空磁法更客观真实地反映浅部地质构造,故在形成深部构造理论之前大力开展航空电法测量是可行的。了解并熟悉300米深度的地质构造信息,将为形成深度更大的地质构造理论提供推断的前提。
2、追踪国际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
单就航磁测量而言,所测量到的航磁数据精度已经到达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航磁数据的处理结果所获得的异常信息其实并没有国外的丰富,处理的深部效果也没有国外一些国家的理想,这样必然限制国内航磁数据处理解释水平的发挥。很多国际上的学者已经在数据处理上研究如何在深度上显示出更加理想的效果,如果我们追踪国际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用于我们国家的数据处理,定能提供出更加理想的深部地质信息,为数据解释保驾护航。
测量仪器精度的提高固然可以提高解释能力,先进的测量技术也能提高解释的精度,但是如果能够将这些先进的测量技术与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定能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