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大讨论简报

水环地调中心研讨提高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服务社会能力

局大讨论简报第98期

来源:局大讨论办公室 发布时间:2009-08-21
    近日,水环地调中心大讨论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如何提高地质调查成果服务社会能力,拓展水工环地质调查服务领域”,与会代表从盘活地质资料入手,围绕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从项目成果服务、实时监测资料服务、水工环技术方法应用服务等方面建言献策。 
    讨论认为,自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以来,水环地调中心先后承担水工环地质勘查、评价、监测以及新技术新方法项目22项,完成10项,正在进行12项,涉及严重缺水地区和地方病区地下水勘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工环监测仪器研发等领域,这些项目成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项目成果综合集成度不高,深加工不够,较多成果仍停留在纸介质阶段,服务手段单一,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与现代高速发展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不相适应,造成我们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明显,取得有宏观影响大成果不多的被动局面。 
    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最终表达形式,对地质资料挖掘和重视有助于地质工作更好为国家决策、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灾害防治、地质找矿等服务,特别是水工环地质工作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加强对水工环地质资料管理更是迫不及待。作为全国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如何做好水工环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更好服务社会,大家建议: 
    1.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公众的需求为核心,按照局统一标准、分级管理、信息共享的要求,依托局地质调查网络体系发展战略,提高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信息化的软硬件水平,全面提升数据管理、共享、信息发布与综合服务的能力,逐渐形成以公共服务信息产品为龙头,拓展地质资料增值服务,以现代网络服务为重点,不断提高用户使用地质资料水平,提升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资料使用效率。 
    2.提高地质调查项目成果集成化水平,以地质调查成果和实时监测资料为数据源建立数据库系统,形成水文地质调查、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地质调查、物探遥感监测技术方法成果影像资料数据库系统,通过互联网方便用户查询、检索。  
    3.服务对象包括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国土资源部为主体的各级政府、经济社会和公众,根据不同服务对象,采用合适的成果表达形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