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第26个全国土地日 > 服务精准脱贫

青海推进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转化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刘拓 发布时间:2016-07-04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高原硒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近日在海东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地调局西安中心主任李文渊应邀参加会议。

 

2008年~2015年,中国地调局在青海东部地区安排了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由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承担完成。该项工作累计完成调查面积21400平方千米,在青海东部发现了一系列富硒富锗土壤资源,其中富硒土壤3000平方千米、富锗土壤1500平方千米、富硼土壤830平方千米。特别是在平安-乐都地区发现的富硒土壤,具有富硒土壤面积广、浓度适中、无重金属伴生、土壤硒的赋存条件好等优势。同期,中国地调局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相继在青海东部富硒区开展了调查评价工作,推进土地质量调查成果及时转化,成功开发了富硒大蒜、土豆、青棵、鸡蛋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上,来自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分别作了《海东富硒资源研究及应用》、《我国富硒农业产业发展战略》专题发言,分析介绍了海东市富硒土地得天独厚的优势及富硒生物链研究成果,探讨和展望了富硒产业发展的前景,为平安区产业发展出谋划策。江西丰城、湖北恩施等地的代表团就“富硒经验”作交流发言,与平安区一起同商硒事、共谋硒业。

 

与会代表表示,开发富硒土地资源是青海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海东市平安区富硒产业的成功推动显示了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为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树立了一面旗帜。

 

对推动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和成果转化,他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中央财政基础调查先行,发现特色富硒资源;二是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持续投入,共同深化调查成果;三是地勘单位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积极宣传和推进调查成果转化;四是地方政府重视调查成果,搭建平台,与地勘单位和科研机构共同谋划、推进富硒成果转化;五是企业积极跟进,多方联合,加快富硒产品开发。

 

会议还促成平安区与相关企业和地勘单位合作项目框架性协议的签订,涉及项目4个、资金1.56亿元。同时,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与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人民政府共同挂牌成立了“青海省高原富硒资源应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