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重要评论

解放军报:“洗澡治病”就得“红脸出汗”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孙学富 发布时间:2013-07-11

脸脏就得洗,有病就得治。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沾染灰尘,受到政治微生物的侵袭,也需要经常“洗澡治病”。“吃糖不吃药,有病好不了。”红红脸、出出汗,有利于洗好澡、治好病。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洗洗澡、治治病”,就得“红红脸、出出汗”,敢于抛开面子,揭短亮丑,动真碰硬,触动灵魂,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下一番功夫。

人在自然中生活,接触灰尘是难免的,所以要经常洗澡。洗干净了,就神清气爽、身心俱泰。人的思想和行为也会沾上灰尘,受到政治微生物的侵袭,因此也需要经常“洗澡”,去灰去泥、舒张毛孔,促进新陈代谢。洗澡与出汗,如同治病需要吃药。“吃糖不吃药,有病好不了。”延安整风时,毛泽东同志提出,要重重地给患者一个刺激,使患者为之一惊,出一身汗,然后好好叫他们治疗。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是同样的用意。

现在,批评这个“利器”,在很多地方被磨得又圆又光,变成了“钝器”。这一本应有点麻辣味的“良药”,被有些人调治得只有甜味没有辣味,有些“批评”连旁听者都感到肉麻,不好意思。有的批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对问题触及不到、触及不深,就像鸡毛掸子打屁股,不痛不痒。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甚至犯罪,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生活的原则性不强,缺乏必要的思想斗争,缺少积极的思想互助,使不良倾向因缺乏抵制而滋长蔓延,使一些同志因得不到及时挽救而蜕化变质。

批评是善意的帮助,也是负责任的警示。因此,“正宗”的批评,必须有“锋刃”,使人有痛感。如果批评听起来如沐春风,很舒服,过后必然如耳旁风,留不下什么印象。批评带点辣味,虽然当时可能会刺激得涕泪横流,但过后舒经通络,全身畅快。

人不可能一生无病。生病了就要请人诊治、打针吃药。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要主动排查、抓紧医治。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出现由“肌肤”到“腠理”,最后发展到“肠胃”的严重后果。因此,问题面前,不能搞“鸵鸟”政策,不能马虎敷衍,更不能文过饰非,而要勇于揽镜自照、自正衣冠,去垢除污、洁身净体,保持思想道德上的纯洁与健康。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严肃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尖锐性和求实性的统一。陈毅元帅之所以“当面敢批评”,是因为与被批评者“难得是诤友”。革命战争年代,批评的氛围很浓,就是因为大家没有私心,一切为了革命成功、战争胜利。只要遵循“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抱着实事求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就一定能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责编:杨丽娜、谢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