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局其他活动 > 201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专栏 > 主题征文

安全就在我们身边

来源:地调局青岛海洋所 作者:颜中辉 发布时间:2019-06-21

安全是关系到单位的生存、发展和稳定,更是涉及职工生命安全的大事。“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是我们每天上班恪守的信念。但是如果失去了安全也就失去了保障,极易出现安全事故。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有听闻的,有亲眼所见的。野外地质调查作业现场,也是安全生产的高危点,发生事故后那些惨烈的文字、图片和那些永远倒下了的年轻生命,那些悲痛欲绝的亲人的哭喊声,那些失去亲人的孩子流泪的双眼,那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都在一次次给我们敲响着安全的警钟。

作为一名地震数据处理人员,我的工作主要在室内进行地质调查数据处理。以前,每每听到那些凄惨的安全事故,我总是很漠然,似乎总是觉得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相距甚远,很少能与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在一起。直到步入部门安全员的岗位,当安全与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安全”二字的重要。

如何做好数据处理中心的安全工作呢?在这里我想针对我们工作的特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就是要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作业现场所有相关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的一个极大隐患,必须彻底的消除。在数据处理中心,处理系统和磁盘阵列所在的机房和磁带库是安全工作的重点区域,有效的整理和彻底的整顿可以让作业区域变得宽广明亮,视野开阔,经过规范标识后物品的位置和状态也会变得一目了然。同时数据处理中心的处理设备和磁带库需要到恒温、恒湿的稳定环境,突然的断电会对设备存储数据造成损坏。因此必须定时由专人对其安全状态进行检查和确认。我们的防范措施是:每周最少三次对设备机房和磁带库进行温度、湿度的记录,设置温度、湿度报警器,以及断电报警装置。通过以上措施,以便及时对设备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报警显示,从而保障数据处理中心工作的正常运转。

然后,就是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90% 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来自于职工自身的不安全行为,而引发不安全行为最根本、最致命、最突出的原因是:岗位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图省事、走捷径的习惯性违章屡禁不止。因此提高职工的综合安全素质至关重要。提高安全素质其实有很多方面,诸如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培训等等,都是很好很实效的方法。针对数据处理中心的业务特点,制定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磁盘管理制度、处理系统开关机流程。定期进行相关培训,学习制度和熟练流程,提高安全操作能力。同时发动职工去寻找和讲述自己身边的安全事故,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安全经验,让大家共同回放那些事故过程,就能收到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效果,于潜移默化中把安全理念植入职工心中,增强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

最后,要针对性制定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的目的是快速、有序、高效地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将事故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按照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演习,通过责任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任务,熟悉应急流程,做到遇事不慌乱,以达到对突发事件的高效处理。数据处理中心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也收到了不错的成效。例如:有一次晚上突发停电几分钟,通电后电闸没有复原,幸亏在加班的职工有很好的安全意识,及时对机房进行查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部门安全领导、系统管理员,后勤部门及时对电力装置进行恢复,系统管理员火速赶到机房,对处理系统和磁盘阵列进行关机,防止了地震数据的损坏。这一次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直接体现了部门职工的良好安全意识,以及应急事件处理能力。

安全总是相对的,一段时间内抓紧做好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的转换、环境的变化和管理的松懈等,又可能出现新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安全防范工作就需要“天天从零开始”,这样居安思危思考,就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高标准、严要求地去落实,有针对性的搞好教育和防范,做到“未雨绸缪”,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安全生产百分百,要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掌握安全工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单位规章制度这几件法宝,还须多留几颗心。

安全与我们同行,让我们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秒都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