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以新的定位和思路 实现岩溶地质工作新的发展(岩溶所 胡茂焱)

来源:地调局岩溶所 作者:胡茂焱 发布时间:2018-12-27

根据局党组安排,参加了10月9日至1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培训研讨班。这次培训研讨班政治站位高,涉及领域广,是一次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大力推进新时代地质调查科研工作深刻转变的盛会,必将对今后一个时期地质调查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学习培训,我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是加深了对地质调查科研工作形势的认识和理解,对做好今后地质调查科研工作充满了信心和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精神和部党组的部署,牢牢把握国家重大需求,紧紧围绕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大力加强业务结构调整,真抓实干,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重大成果。中央领导多次对地质调查工作进行批示指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视和关怀,也说明这几年在破解重大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上有重大进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赋予地质工作新的历史使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自然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职责任务,局党组审时度势,根据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及时调整局的定位,精心服务自然资源中心工作,大力推进地质调查 “三个深刻转变”,精心谋划新时代地质调查科研工作,精准服务新成立的自然资源部工作,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大调研大讨论大实践,及时完善业务和队伍布局与结构,着力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地质调查科研工作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地质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岩溶所认真贯彻落实局党组的部署安排,抓业务促发展、抓科研提能力、抓管理建制度,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进一步明确了六大业务发展方向和三大技术支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五大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科技部认定“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岩溶技术委员申请成功,广西岩溶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国际大科学计划顺利推进,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葛立夫教授荣获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两项成果分获省部一等奖,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基地建设全面展开,科研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岩溶地质研究领跑世界的基础更加扎实、牢固。

二是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地质调查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对地质调查科研工作出成果出人才充满了期待。建局以来,第一次系统全面介绍了自然资源综合调查、能源矿产调查、水文地质与地质灾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装备基地建设、信息化与地质云建设、财务管理、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党建和纪检监察等工作。全国地质调查规划思路和2019-2021年地质调查业务总体布局,体现了新的发展理念和地质调查战略性结构调整的要求,有力支撑了能源、矿产、水、粮食和其他战略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资源保障和基础数据支撑。这个指导思想体现了自然资源部履行政府职能的要求,符合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的定位,符合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我们坚信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推进地质调查科研工作,能源资源调查科技攻坚战一定会取得重大突破,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新格局必将形成,支撑生态文明地质工作体系一定会全面建立,“六个一流”的地质调查局目标一定会实现。

这些年来,在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按照建局方略,紧紧围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业务结构调整,从2019年开始六大业务方向都有了相应的项目支撑,支撑桂林自然资源景观可持续发展科技攻关重大专项、课题初步明确,一批专家成功申请国家、广西等基金和科技项目,地质调查、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对外合作交流的局面已经形成,出成果出人才的态势已经呈现。

三是通过学习让我既看到岩溶所的优势,更看到岩溶所需要努力的方向。按照新时代建局指导思想和业务布局,结合岩溶所地调科研工作,我们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的实施。今年3月14日,国务院印发了《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2016年11月,在局党组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名义,启动了“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国际大科学计划这项工作。两年多来,获取了大量的国内外岩溶信息,但是岩溶地质基础研究力量不足的劣势也逐步显现,急需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有50多个国家有岩溶分布,涉及世界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分布区(地中海沿岸、北美东部、东南亚)中的二个,占全球岩溶分布总面积的60%以上。从今年开始我们准备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岩溶对比与编图”二级项目为基础,启动1:1000万全球岩溶水文环境景观等系列图件编制计划;在中国-东盟矿业论坛上,宣介1:500万东南亚岩溶水文环境专题图和1:1000万全球岩溶分布图,期望通过这项工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领国际岩溶地质研究,展示岩溶地质科技强国的地位。二是大力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切实加强岩溶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桂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等校所合作,采取聘用、联合开展项目等形式充实急需高层次人才,尽快补齐短板,完善申报条件。加强国际岩溶研究中心基地建设,举全所之力,争取明年主体建筑基本完工。着力推进创新基地建设,广西岩溶工程科技创新中心挂牌并落实相关运行经费。加快推进国际标准化组织岩溶技术委员授牌和对外开展工作,制定国际标准建设计划,扩大对外宣传。编制新基地实验室建设计划,加快高能加速器质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购买和超静实验室建设,夯实科技发展平台。加强国家五大平台重大项目的申请,着力开展岩溶碳循环、古岩溶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岩溶区高背景土壤重金属污染识别与生态风险评价、生态修复等科研工作,大力推进岩溶地质科技创新,力争取得一批有影响的成果。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完善岩溶动力学、岩溶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岩溶资源、生态修复等科研团队,优化人员结构,充实技术骨干。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岩溶地质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到岩溶所相应团队开展研究工作,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把年轻技术人员编制到不同团队,促进年轻技术人员的成长。加强在职人员的学习培训,鼓励45岁以下技术人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克服进博士困难的问题,大力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四是加强管理,着力构建管用并符合要求的制度体系。全面梳理现有制度办法,按照地调科研、财务资产、干部人事、安全保密、党建、综合管理等方面管理的要求,再次逐项审视每个办法,该废止的坚决废止,该修改的立即修改、该完善的马上完善,再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制度的建设工作。着力加强制度的学习培训,利用年底年初时间,采取请专家讲课和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度办法的培训,做到人员全覆盖、全流程讲解,制度汇编人手一册,制度内容人人熟悉,不留死角,切实做到制度管人管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形成一个管理规范、安定团结、干事创业、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

我相信有局党组的坚强领导,有新的定位和指导思想指引,按照新的业务部署安排,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岩溶地质科学新局面,奋力谱写岩溶地质事业的壮丽篇章!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