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煤炭绿色开采技术扶持
“煤炭虽然是黑色的,但是煤炭的开采应该是绿色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卜昌森在参加山东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国家应加大对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的扶持,并出台相应的实施细则,同时出台强制性的技术标准。
卜昌森说,所谓绿色开采,就是采取有效手段,实现煤炭开发的最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当前的煤炭开采技术会造成土地大面积毁坏,矸石占压土地及扬尘、下渗等。
据国家能源局预测,到2030年煤炭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比重仍在50%以上,届时煤炭消费量将超过45亿吨。卜昌森说:“短期内,我们还离不开煤炭。”
尽快上市动力煤期货
全国人大代表、义煤集团董事长武予鲁日前提交了《关于上市动力煤期货促进我国煤炭产业市场化体系建设的建议》,认为上市动力煤期货的条件基本成熟,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推动上市。全国人大代表、神火集团董事长李崇也建议,尽快上市动力煤期货,缓解“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
李崇认为,上市动力煤期货,一方面可以通过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促进产业链现货企业健康发展,并通过真实、有效的中远期价格,引导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采用市场手段缓解“市场煤、计划电”的体制矛盾,实现产业发展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李崇建议,相关部门应科学制定我国动力煤期货交易的保证金制度、涨跌停板制度、持仓限量制度、大户报告制度、强行平仓制度、风险警示制度等,防止恶意炒作和操纵市场行为。同时,为保证现货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正当要求得到满足,应制定相应的套期保值管理办法进行配套,在保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促进动力煤期货市场稳健运行。
武予鲁说,开展动力煤期货是落实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积极举措,专业研究完善,经济环境有利,上市动力煤期货的条件基本成熟。未来我国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客观上需要大力完善煤炭市场化体系,推出动力煤期货是其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建议相关部门尽快推动上市;同时,加强对动力煤产业链相关主体的期货知识培训,加强市场监管,促进动力煤期货市场稳健运行。
压煤村庄搬迁应享配套政策
“当前,村镇建设如火如荼,很多村庄建设面积扩大,占压了大量煤炭资源,不少煤炭规划区内已经探明的资源无法开采或难以开采。”全国人大代表、潞安集团董事长李晋平建议,科学实施压煤村庄搬迁,促进煤炭企业与新农村建设共赢发展。
以山西省为例,2012年,全省批准开采的煤炭储量为1500亿吨,全省村庄压煤178亿吨。其中,仅在山西潞安矿区3#煤上方,压煤村庄就有347个,涉及7.4万户、28.9万人。李晋平说,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关于压煤村庄搬迁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压煤村庄搬迁工作涉及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多个职能部门。他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研究出台新的压煤村庄搬迁办法、搬迁补偿标准和新房建设标准等系列配套政策。同时,将压煤村庄搬迁与城镇化建设相结合,有效解决土地征用问题。
中央管不好管不了的就下放
3月10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大部制改革方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总经理苏俊对此表示,“我们单位自己也在搞改革,所以感觉中央权力的下放、手续审批的简化,还有一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的作用,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苏俊认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过去有一些做得很好的事情,发展到今天应该有所调整。他说:“抓大放小,中央抓大的,地方和下边的要抓微观的,抓落实,我觉得这样有助于未来国民经济质量的提高。”
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苏俊表示:“中央政府肯定是应该统揽全局、指导各方,地方政府必须在中央的统一号令下,不能‘肠梗阻’地落实中央各方面的政策和决策,要真正地做好地方政府应该做的事情。”他建议,中央政府和部门应该把一些过去管不了也管不好的,放到下边。
加快先进炼油产能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总经理赵振辉建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应该加强支持,加快先进炼油产能建设,增强能源供应能力,同时积极推动炼油产业集约式、内涵式发展,确保能源供应量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需求,助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十二五”是中国炼油工业转变增长方式、由大走强的关键时期。中国炼油工业将立足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继续实现较快发展,原油加工量和成品油产量将持续上升,炼油装置结构和布局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对此,赵振辉认为,新增炼油能力要按照集约式发展的原则,统筹新炼厂建设和既有炼厂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整体竞争优势。
“十二五”时期,能源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中国既面临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的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资源短缺、能源需求过快增长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赵振辉认为,较低的能效水平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有关,同时也暴露了中国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他建议能源行业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创新驱动、内涵发展之路,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扶持有色金属行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涛提交了关于“振兴有色,为行业正名”的议案。
“可以说有色金属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命脉。”罗涛说,对有色行业出台高于其他行业的环保标准,初衷无可厚非,但这对大多数金属品种并不公平。因为钽、铌、稀土等有色金属品种,都是国家紧缺的原材料,应该是积极扶持的对象。
“现在一提有色,就认为是高污染、高消耗、低水平,这种印象其实有失偏颇。”罗涛说,目前国内紧缺的有色金属原材料的开采和冶炼方面的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节能环保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这并不是要求政策对国家紧缺的有色金属品种网开一面,降低环保标准,但是“一刀切”的政策,无疑会对它们产生影响。他希望新闻媒体多宣传有色行业的优势和重要地位,改变有色行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