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凤说,自己的企业是1997年石油市场整顿后保留下来的地方炼油企业,属国有改制的民营企业。“现在我们根本‘吃不饱’。2012年停了三个月检修,工人学习。为什么?既然说让平等享受生产要素,那么我们的生产要素是什么呢?最起码的是原材料。国家进口原油资质的配额,不给我们民营企业。我们连续四年申报,每年都解决不了。”刘桂凤以自己的企业为例,一口气道出了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困难。
近年来,“非公经济36条”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42项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都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民营企业面临的准入门槛高、融资难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破解。“实际上我们这点需求对大企业‘不算事儿’,但对我们小企业,是最重要的东西。”刘桂凤说,“我们诚恳地希望,能在进口原油资质的配额上给我们一份,让我们吃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