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聚焦两会 > 聚焦2013年两会

致公党中央呼吁

把民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来源: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少勇 发布时间:2013-03-05

  致公党中央在全国政协会议发言中建议,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及时实施经济转型,因时因地制宜选择转型路径,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尤其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致公党中央认为,资源型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地,为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是,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目前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生态衰退和环境破坏严重等现象,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突出。对资源的过分依赖以及资源的不可再生等特点,决定了资源型城市依赖资源发展的不可持续性。

  致公党中央建议,资源型城市应当因时、因地制宜,不同发展周期、不同资源类型的城市应选择不同转型路径。特别是要高效利用资源,提倡开源节流与因地制宜并重。转变传统的开采和发展模式,缓解资源矛盾,并逐步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要发挥企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明确资源开采企业责任,在规划资源开采之初,综合考虑、合理统筹资源开采、循环利用、生态恢复等全部环节,在开采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和防止对环境生态造成不可逆的污染。要通过制定法规,确保在开启新矿坑、巷道的同时,对废弃的矿坑、巷道进行生态恢复,避免“矿息城衰”的恶性循环。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协调解决好产业发展和环境整治的关系,完善矿山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降低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并加大矿山地质灾害的研究与治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