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2-10 重点地区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项目

发布时间:2015-01-21

所在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完成人员:孙继朝、刘景涛、朱亮、刘俊健、周冰、荆继红、张媛静等

项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起止时间:2011—2016

 

主要进展

 

全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设计总调查面积440万平方千米,截止到2014年底已完成调查面积310Km2(图1),取得高质量调查数据3万余组,已基本查明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项目在新技术研发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1.利用自主研发与技术引进结合,形成实用现场调查技术体系,可快速准确查明研究区污染现状与污染途径,利用该技术快速圈定了陕北油气田区靖边重金属六价铬超标区范围(图2),估算受害群众10万余人,查明了兰州石油化工区有机污染状况,刻画了海晏铬化工下游地下水污染晕;

 

1   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部署图

 

2.利用遥感技术与卫片信息解读协助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变迁、污染源分布和污染途径。依据不同水质波谱特征间的差异提取受污染地表水体,为土地利用与污染源调查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方法,锁定华北平原万余个污水渗坑,地表污染水体与疑似污染水体总面积约2800Km2(图3)。   

 

 

 

 

 

 

 

 

 

 

 

 

 

 

2  陕北定边-靖边县地下水六价铬分布图

 

3.开发现场离线萃取技术,解决了偏远地区有机样品存贮、运输条件苛刻问题;利用现场富集技术解决了偏远地区样品送检难题,2014年野外采样中现场富集样品1200组;

4.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了对全国33个分析实验室分析流程的远程监控,保证了分析数据质量。目前已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全面提升了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技术水平,保障了调查质量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