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遥中心为国家六部委16家单位提供25批次378余件地震灾区遥感影像解译资料
来源:地调局
作者:王中义
发布时间:2008-05-24
截至5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在抗震救灾中,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六部委共16家单位,提供25批次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及时快捷地提供了地震灾区涉及公路损坏、房屋损坏、堵江、崩滑流、堰塞湖和潜在地质灾害等信息的航摄影像图、解译图件、报告和电子版等资料378余件。其中,图件319件,数据光盘42个,报告17份。其中,5次向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供资料并由中心专家提供技术分析,3次向中国华能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提供资料。这些资料,在地灾巡查、地灾隐患监控和预警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川汶川地区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积极投身到余震灾情分析、次生地质灾害调查等抗震救灾工作中。从5月14日至22日,航遥中心采用里尔、塞斯纳、无人型飞机,累计飞行8架次,拍摄航片10476平方公里,卫片681565平方公里,获取图像3149张(航片),飞行面积包括汶川县、北川县、都江堰、绵阳、德阳、茂县和甘肃嘉陵镇等10多个灾区,解译5574平方公里(航片),14272平方公里(卫片),及时为抗震救灾提供了第一手的重要影像和数据资料。
5月17日晚11时30分,刚刚从灾区前线返回北京的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来到航遥中心慰问连日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协调指导推动工作,并对做好地质灾害评价提出了7项措施,要求航遥中心要按照国土资源部确定的12个重点县,利用12个县基础地理数据库,对各种地质隐患数据航遥负责叠加进库,力争尽可能形成12县次生地质灾害总体评价,做好数据处理、解译,做到一县一图一报告,提交道路、水路两项专题报告。
航遥中心领导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汪民副部长的指示,将加强抗震救灾期间航空遥感资料的服务与管理,保证航空遥感资料能够得到及时充分利用,提高遥感资料为抗震救灾防灾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时间就是生命。航遥中心提供的遥感影像数据资料,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很好地保护了灾区人民和抗震救灾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川汶川“5.12”地震发生后,中国华能集团所属的太平驿水电站(映秀镇附近)百余名员工被困现场。映秀镇属于地震重灾区,交通和通讯都已中断,营救行动困难重重。华能集团得知航遥中心有灾区遥感图片后,立即向中心求助。航遥中心接到紧急求助信函后,经过国土资源部批准,第一时间为其提供了太平驿水电站及附近区域的遥感图片。目前太平驿水电站的被困职工已经全部脱险。5月20日,华能集团安监部发来感谢信,对航遥中心及时提供宝贵资料表示感谢。
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航遥中心在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的基础上,抓紧飞行、抓紧航拍,抓紧航拍解译、抓紧专家“会诊”,为中央和部统筹部署抗震救灾第二阶段的任务提供决策依据。(通讯员 王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