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专家组紧急建议
密切关注灾区堰塞湖地质动向
来源:地勘导报
作者:刘振国 张先余 郑 荣
发布时间:2008-05-20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5·12”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获悉,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阻塞河流,在山区形成大量堰塞湖。国土资源部专家组紧急建议,要加强监测地震灾区堰塞湖,密切关注堰塞湖地质动向,尽快向抗震救灾指挥部提出处置对策并落实,为震后营救工作赢得足够时间。
堰塞湖是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在山区阻塞河流,进而形成的湖泊。如果不能及时处置,有些堰塞湖会对河流下游地区构成巨大威胁。“
5·12”汶川地震后,在北川县苦竹电站、安县雎水、平武林家坝、绵竹汉王镇、青川县青水河、彭州等地,均有因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湖。近日,来自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和单位的专家,对这些堰塞湖进行了调查。专家组会商后认为,很多堰塞湖已对下游抢险救灾部队和疏散转移安置的灾民构成威胁。
目前,这些建议已经提供给当地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并引起当地党委、政府和指挥部的高度重视。
在北川县湔江堰塞湖,四川省厅专家组于5月15日、16日两天,对唐家山大滑坡引发的湔江堰塞进行了专门调查。由于道路损毁等问题,专家组通过现场外围踏勘,结合现有资料,初步认定湔江堰塞仍对下游有较大威胁。
5月17日,在德阳县汉旺镇绵远河,昔日的河流因上游滑坡堵塞,已被挤成一条数米的小溪,河道干涸。上游清平乡、天池乡的数千群众正从河道陆续从下游撤出,同时,军队、武警、消防等救援队也通过该河道进入受灾区。上游堰塞湖的状况,直接关系到这些人员的安全。
国土资源部专家组表示,应密切配合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关注堰塞湖的地质动向。专家组还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并派遣专业工作小组,对天然堆石坝体以及两岸坡体的稳定性开展监测和评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