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四川雅安地震 > 我们在行动

中国地调局航遥中心第一时间开展灾情遥感调查

来源:中国地调局航遥中心 作者:邵帅 发布时间:2013-04-22

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国地调局航遥中心得到消息后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部署开展了灾情遥感调查工作。航遥中心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组,中心主任王平、副主任方洪宾任主要责任领导,工作组下设综合组、数据获取组、数据处理组、遥感解译组、支撑服务与信息报送组。各组人员分工明确,任务清楚,主要工作人员均24小时值守。

利用先进遥感技术开展的灾情调查紧锣密鼓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8时30分,航遥中心遥感数据处理、解译人员全部就位,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工作人员一边紧急查询震前遥感数据,迅速开展数据处理与编图工作;一边着手收集震区地质构造、地层资料,根据相关资料开展遥感灾害分析。

11时,震区地质构造解译图编制完成。

13时,芦山县震前遥感影像图制作完成。

13时30分,航遥中心遥感部郭大海主任、童立强研究员携芦山县震前遥感影像图、震区地质构造解译图及光盘数据前往国土资源部,参加部抗震救灾会议。14时,影像图及数据光盘第一时间提交国土资源部应急办。

17时30分,芦山县、邛崃市、雨城区、天全县、宝兴县5个县市震前遥感影像图编制完成,紧接着,芦山地震灾区主要水库分布图制作完成。18时23分,以上图件送至国土资源部应急办。

18时30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利用以上图件,开展了相关地学研究。

多方协调,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清晰、最完整的震区灾后数据。

除了对灾前遥感数据进行处理、解译,航遥中心还多方协调,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清晰、最完整的震区灾后数据。

8时30分,协调资源一号02C星编程接收事宜。根据轨道预报结果,02C星将于23日侧摆19度过境。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23日获取数据无疑将贻误救灾的最好时机。情况紧急,刻不容缓,在这种情况下,航遥中心多方协调,与其他卫星数据公司积极联系,了解到Worldview/Quickbird、RAPIDEYE、RADARSAT-2、实践卫星9号(SJ9A)等多颗卫星过境情况。通过对多颗卫星的数据性质及过境时间对比分析,最终协调确定实践卫星9号(SJ9A)数据,该卫星将于22日大角度侧摆过境拍摄,卫星全色分辨率2.5米,多光谱分辨率10米。

整装待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奔赴灾区获取数据

除协调灾后卫星数据外,航遥中心还积极部署了航空遥感数据获取工作。一方面,安排在江西赣州作业的航遥无人机队伍整装待命,得到上级指示后,即刻赶赴四川雅安获取无人机数据。另一方面,与部队相关机构联系,及时了解航拍数据情况,协调数据共享。

一旦得到灾后遥感数据,航遥中心工作人员将在第一时间开展数据处理、分析及灾情解译工作,为前方抗震救灾决策部署提供基础资料及科学依据。截止发稿时,航遥中心遥感应急救灾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