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成果 > 新闻报道

张洪涛 在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05-22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总工程师 张洪涛

2007 年 2 月 12 日

 

各位专家,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

  上午好!

  十分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成果报告会”。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关心支持这项工作的各位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这项工作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的地质队员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青藏高原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跨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六个省区,共计 260 万平方公里,这一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青藏高原的开发是我国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和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 同时, 青藏高原 也是地球上最年轻、最高的高原,记录着地球演化历史中最壮观的地质事件, 是世界地学界公认的研究冈瓦纳大陆与欧亚大陆间碰撞造山理论的“最佳的野外实验室”, 倍受地学界关注。

  中比例尺区域地质工作,是世界各国对所栖息的国土认知程度的基本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尺,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主要发达国家和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已率先完成了中比例尺区域调查,欧洲各大国甚至已经完成了大比例尺工作。到上个世纪末,我国的区域调查工作尚有 28% 的土地属于空白区,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明显“软肋”,因此,迅速填补青藏高原的地质调查空白是中央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广大地质工作者的迫切心声!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启动于 1999 年, 2005 年底结束了全面野外工作,历时 7 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了我国四面八方的 24 个区域地质调查、科研、教学单位,每年上千名专家学者来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成果。

  一是填制了 110 幅国际分幅的 1 : 25 万区域地质图,首次 实现了我国陆域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全面覆盖,在对认识中国大陆地质面貌的认知方面,跨出了历史性的一步,是中国地质工作历史上的里程碑,所取得的珍贵资料为青藏高原的 资源勘查、国土规划、环境保护、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地质科学研究等提供了基础资料、信息和正规图件。

  二是新发现矿床、矿点及矿化点 600 余处,其中一些矿床已进入勘查评价阶段,显示具有大型、超大型规模前景。基本查明数十条规模巨大、具有重要工业前景的铁铜等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全面掌握了 青藏高原迄今已发现的 5000 余个矿床(点)资料,编制了青藏高原第一份 1:150 万金属矿产图、非金属矿产图和成矿带划分图,划分出 3 个Ⅰ级成矿域、 8 个Ⅱ级成矿省和 30 个Ⅲ级成矿带,并对Ⅲ级成矿带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特点、矿床类型以及成矿专属性进行了总结。对铬、铜、铁、铯、金、铅锌、银、钴等优势矿产进行了 区域地质背景、成矿类型和 资源潜力初步评估, 预测铜的远景资源量 3000-4000 万吨,铅锌的远景资源量 4000 万吨,铁的 远景资源量数十亿吨, 这些资源将在近期内加速评价,必将从根本上缓解我国矿产资源“大瓶颈”、“大制约”的严峻局面。

  三是取得了一批重要的原创性新发现,引领着全球青藏高原地质研究的主流趋势,引起了全球地学界的高度关注。其中,发现数万件古生物化石、 15 条反映板块俯冲的构造蛇绿混杂岩带和 3 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获得了大量的岩石年代学资料; 重新厘定了青藏高原地层、构造格架; 昆仑 - 阿尔金、西藏地区、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图首次面世,对区域国土资源规划、矿产资源勘查、区域环境评价、重大工程建设和地质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系统探索了青藏高原高原隆升和地球环境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植被系统发生了由森林型植被突变为草甸型植被、气候冷暖频繁波动的显著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地质变迁;在距今 4500 万年以来,青藏高原经历了多次抬升事件;距今 11-4 万年期间,青藏高原曾经发育了一系列数万至十余万平方公里的大型湖泊,是高原隆升,导致了湖泊萎缩、河流断流、草场退化、沙漠化、雪线升高,被誉为“中华水塔”的蓄水量在日趋下降;新发现了大量地质灾害,对其分布规律及其危害性进行研究和评价,为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减灾防灾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五是从地质景观角度,新发现的旅游景观点 700 余处,收集和整理了区内收录已有旅游景观点 400 余处,首次推出了青藏高原 1:150 万旅游图,并附有详细文字说明,按照自然、人文和综合三大类,对青藏高原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总结,研究和总结了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划分出 16 处珍贵的地质遗迹集中区,为青藏高原旅游资源开发增添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引起国际地学界的高度关注。我国的地质学家已多次在重量级的国际论坛上介绍了部分阶段性成果;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顶尖的地质学家已经介入了重要领域的合作研究;与美国科学家合作的 Indepth 地球物理合作项目、青藏高原隆升 GPS 监测等重大合作项目正在执行中。对于青藏高原中比例尺调查成果,美国科学院院士 Burchfiel 表示,这是中国政府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大事,为世界地质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今天,我们利用中央“两会”即将开幕之际,向社会公布上述重要成果,旨在进一步表达中央公益性地质工作服务全社会的初衷,希望这些成果能对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有益的帮助,为促进西部各省(自治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对国内外地学界开展地质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服务。总体来说,这些成果还是初步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深化、进一步完善。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取得丰硕成果,凝聚着地质工作者的勇气、心血和智慧。 他们 本着神圣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青藏精神,用身躯、用生命丈量了青藏高原。我要特别表达的是,地质工作风餐露宿,条件极差,“远看像要饭的,近问是勘探的”,如今条件好了,但其条件无论如何是不能与办公楼里的高级白领相比的,而他们几乎“清一色”的大本以上的高学历精英。借此机会,我要特别感谢他们。我本人,作为一名地质工作者,在高原与他们并肩工作,对此,我也感到十分自豪!希望所有的地质工作者来分享胜利的喜悦,希望全社会关心我们的野外弟兄们!

  青藏高原的地质工作以 1 : 25 万区域地质调查为标志,进入了深化调查、综合研究的新阶段,我们的任务仍是非常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决心加倍努力,为青藏高原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