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青藏高原地质大调查 > 新闻报道

《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发布时间:2012-05-22


  日前,航遥中心承担的地调局《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内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新华社、国土资源报、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中国环境报、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法制晚报、工人日报、中国绿色时报、北京科技报等多家新闻单位和中新网、中华网、中国公众科技网、21CN、亚洲新闻网等数十家网络媒体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广泛报道,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

  通过遥感调查与监测,该项目取得了如下阶段性成果:

  一、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积30年来减少4420.78平方公里,上世纪70年代为48859.18平方公里,到本世纪初为44438.40平方公里,冰川面积平均每年减少147.36平方公里,总减少率达9.05%。绝大部分冰川的冰舌处于退缩状态,大部分的雪线在上升,上升最多处有几百米。

  二、青藏高原冰川消减程度依山系、位置不同而不同。帕米尔高原、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拉昆仑山的冰川消减最为严重;念青唐古拉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冰川为其次;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冰川消减程度最小;只有青藏高原腹地的羌塘高原和阿尔金山地区的冰川反而出现了微弱的增长现象。

  三、青藏高原的荒漠化总体面积虽然变化不大,但程度却明显加大。上世纪70年代荒漠化面积为467331.72平方公里,到本世纪初为506074.79平方公里。30年来,荒漠化面积增加了38743.07平方公里,增长率为8.3%,其中增长最大的是重度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和沙漠,分别达到311.5%、68.9%和86.9%。盐渍化土地面积上世纪70年代为99442.64平方公里, 本世纪初为79343.30平方公里,减少率为20.2%,减少的盐渍化土地基本转向了沙漠化土地。伴随荒漠化程度的加重,青藏高原出现了严重的草地退化现象,山间洼地草地从上世纪70年代的57814.16平方公里,减少到43741.68平方公里,减少率达24.3%。

  四、青藏高原分布有大型—超大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点2118处,其中崩塌192处、滑坡380处、泥石流1546处,灾害大多发生在地形复杂、坡度大、切割深的高山峡谷地段,大致以拉萨—西宁—线为界,北西部分以泥石流为主,东南部分崩塌、滑坡、泥石流共存。

  “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总面积达250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4。它的不断隆升,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它的每一种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必然会对全球气候、环境发生重大影响。初步认为,青藏高原新构造运动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边部挤压收缩、腹部伸展跨塌的动力学特征,是青藏高原迅速的差异性升降运动的原因,由此引发的高原内部微气候变化和全球性的气候变干变暖所造成的降雨量减少,导致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同样,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为活动,如过度放牧、旅游区的开发以及一些大的工程建设等,也加速了这种趋势的发展。(遥感部)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