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全国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 > 最新报道

汪民强调充分认识深部找矿意义开辟我国深部找矿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2-05-23

 

  (本网讯) 9 月 27--28 ,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全国危机矿山项目管理办公室在合肥成功举办了全国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 汪民在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他说,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召开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交流经验,研究推进我国深部找矿工作,同时组织各省、区、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同志,研讨我国矿产勘查战略及深部找矿的政策,对做好新时期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就深部找矿工作, 汪民 重点提出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是要充分认识深部找矿的重大意义。

  汪民说,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 矿产资源需求进一步加大,消耗明显加快,许多矿种已查明的资源储量和可供能力下降,矿产品价格明显上涨,资源瓶颈凸现,迫切需要取得重大找矿新突破。当前,正是实现找矿重大新突破的有利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质工作,把深部找矿列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决定”的重要内容;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的全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都有较大的资源潜力,存在着巨大的第二找矿空间;目前推进的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等项工作,不断在已有矿山深部和外围取得新的突破,大大提高了在深部实现找矿突破的信心。 汪民指出, 开展深部找矿工作是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矿产资源供应的客观要求,对于缓解资源瓶颈压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推动找矿理论和科技创新、提高矿业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推进深部找矿要有新思路、新举措。

深部找矿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工作。 汪民强调, 在找矿理论、技术路线以及运作机制等方面都需要有新思路、新举措。首先 理论方法要有所突破 。 发挥好科技创新推动力, 加强深部矿床成矿与找矿理论的突破和找矿技术的进步, 要利用好先进的找矿技术, 加强国内外先进方法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特别要加强精细探测理论和方法技术创新研究。 科学研究要紧密与勘查实践相结合,加强深部勘查典型实例的研讨和交流,鼓励和推动科研与教学单位、勘查单位和矿山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开展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成矿作用、控矿因素等综合分析,结合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综合找矿信息,运用 GIS 技术,科学预测矿山深部、矿集区和重要成矿带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潜力,为深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要利用好先进的找矿技术。 其次技术路线要创新 。 要在继续遵循以往技术路线基础上,大力加强面积性物探工作,敢于进行钻探验证,下决心把钻探进尺搞上去。 第三要有新机制。 要完善运作机制。按照公益性、商业性分开运行的原则,政府出资主要用于加强区域地质调查、物探、化探和遥感地质工作,查明区域地质条件,研究成矿规律,开展综合矿产预测,进行必要异常检查、科技攻关和实证示范。在大力加强前期地质工作基础上,合理规划,主要以招标等形式引入大企业,风险自担,自享收益。利用新机制,形成大投入,产生大突破。对这一类项目,要加强指导,组织专家会诊,辅以必要支持,按约定规范运作。对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产地,其矿业权归国家所有,由管理机关出让,收益一部分用于奖励勘查队伍,其余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成。要通过新的机制,统筹规划,地调局、地勘基金、地勘单位和社会资本等各方面力量要分工明确,协调运作,相互衔接,形成良性循环,推进整装勘查,加快重点突破。

  公益性地质工作要引导和拉动商业性地质工作,通过国家投入有效拉动社会资金。对于重要成矿区带找矿工作,国家先期投入,把风险降低,吸引社会资金。对社会投入项目,要给予指导,专家会诊意见供其参考,技术方法攻关为其提供技术支撑。要逐步形成国家、社会等多元投资结构,打造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地质工作新体制、新机制。

  在政府内部运作机制上,部、局、厅、院要协调联动,构筑地质调查行政保障、业务推进和经济技术管理三大工作体系。地调局要在部的组织领导和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围绕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统筹部署,开展矿产预测,加强部署研究,编制重点成矿区带实施方案。同时,加强基础调查、重大地质问题攻关和勘查技术方法试验,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组织成果交流,实现资料共享,进行成果集成。当前,要切实抓好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和储量利用调查,要继续做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要利用这个项目,进行理论、技术、方法、经验、资料和人才准备,开辟新领域,实现新突破。

  在资金投入上,完善中央和省级地勘基金协调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企业资金为主体多渠道投入地质找矿的新机制,形成中央地方投入相互协调,政府投入促进社会企业投资,加快勘查突破的联动机制。要大力鼓励企业包括外商企业投资国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积极引进国内外资本、先进技术和经验。 在资源费、税等政策上给地质找矿以优惠,推动地质找矿快出成果,出好成果。

汪民强调,地质工作的 各方面力量要协调部署,形成各类工作相互衔接有机联动的良好局面。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分工,做好中央、地方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勘查基金和商业性的社会资金的有机衔接,避免工作重复和资金上的浪费。

要鼓励和推动科研与教学单位、勘查单位和矿山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深部找矿工作,培养高素质找矿人才,开展深部勘查理论技术研究;地勘单位、矿山企业要注意稳定和培养勘查技术人才。鼓励科研、教学和企业联合组建深部找矿理论与技术研发中心。

  三是要加快实现找矿向深部拓展的战略转移

  汪民指出,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几十年的大规模矿产勘查, 500 米 以浅工作程度较高,今后地质找矿工作要把 500 ~ 1500 米作为重要战略目标区域。同时,西部已知大、中型矿山和矿集区也要加强深部地质找矿工作。应该从 明确战略目标、搞好区域战略布局、 实施深部找矿示范工程和 营造有利于深部找矿的环境等方面推进深部找矿目标的实现 :

  战略目标 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地质工作规律,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示范引路、分步实施、机制创新、科技支撑的思路部署和实施深部找矿工作,实现深部找矿重大突破。到 2020 年,我国深部找矿工作的战略目标,一是发现一批具有宏观影响的深部矿床和隐伏矿床,显著增加已有矿山接续资源储量,明显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二是开展地下 500 米 至 1500 米 的深部资源潜力评价工作,重要固体矿产工业矿体勘查深度推进到 1500 米 ;三是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深部成矿和找矿理论,建立深部找矿方法技术体系,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找矿与钻探技术取得明显进步;四是基本建立有利于促进深部找矿工作的政策体系。

  区域战略布局 要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夯实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通过资源远景调查评价和前期勘查,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二要按照《决定》确定的基本思路,能源矿产“深化东、中部”,“发展西部”,油气资源“加快海域、开辟新区、拓展海外”;非能源重要矿产按照“东部攻深找盲、中部发挥特色、西部重点突破、境外优先周边”的方针,在西南三江、雅鲁藏布江、天山、南岭、大兴安岭等重点金属成矿区带,合理部署矿产普查。加大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力度,推进西部资源接替区的整体勘查评价。加强东、中部隐伏和深部找矿工作。三要科学部署深部找矿工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矿产勘查规律,坚持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相协调,产学研相结合,深部找矿与外围拓展相结合,理论引导与技术创新相结合,遵循客观规律,科学规划和部署深部找矿工作。根据不同成矿区带、不同勘查阶段和不同矿种的特点,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展深部成矿规律研究;选择重点成矿带,开展深部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为科学部署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重点开展东、中部地区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深部资源的整体勘查,加强已有矿山深部找矿工作,积极开展西部资源接替区深部远景资源控制和探索。加强厚覆盖区隐伏矿产预测与深部勘查。

  深部找矿示范工程实施 重点: 中、东部已有矿山和新发现大中型矿山的整体勘查;西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炭资源勘查;厚覆盖区隐伏矿产资源勘查;深部找矿关键勘查技术方法示范,重点是强干扰环境下物化探方法和大探测深度钻探技术的应用。及时跟踪和总结国内外深部成矿与找矿理论,以及勘查方法技术发展现状,研究和剖析深部找矿的典型实例,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指导深部找矿工作,确保深部找矿示范取得成效。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要统筹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危机矿山找矿专项和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等工作,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地勘单位、科研单位和矿业企业的积极性。

  营造有利于深部找矿的环境。 在资金投入上,加大深部找矿投入力度。建立政府引导、多元投资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投资人、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的积极性。中央、地方地质勘查基金和财政其他专项资金,要加强深部找矿相关科研、矿产预测和前期勘查,积极组织开展深部找矿工作的示范。增加公益性地质工作对深部找矿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地质资料综合集成与开发利用对深部找矿工作的服务水平,降低深部找矿风险。在矿业权管理上,在现行的法律法规框架内,研究制订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矿业权人或申请人在勘查或采矿范围内进行深部探矿。 在经济机制上,也要探索建立鼓励矿业权人进行深部探矿的税费机制。在人才建设上,要建立促进找矿的动力机制,对有重大突破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要努力营造找矿立功、找矿光荣的社会氛围和经济机制。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方面,逐步形成矿产勘查新的人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