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林司长指出:“ 2005 年初,经国办协调将土壤质量状况调查纳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后,中央财政及时调整支持方式,专门设立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污染防治专项资金, 2005 年先期安排启动资金 2000 万元。 2006 年更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安排专项资金 1 . 3 亿元,较 2005 年增加近 7 倍。在当前中央财政支出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大幅增加对此项工作的投入,充分体现了中央财政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重视。”
胡静林司长在讲话中强调专项资金的监管,要求严格预算编制标准和定额,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严禁挤占、截 留和挪用。强调在摸清土壤污染现状基础上,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指导国家农业区划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依据各种 有益元素分布,引导科学、合理和定量施肥。强调土壤污染治理和污染防治宣传,要求制订相应法律法规,建立土壤评价指标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预警机制,采用经 济手段鼓励关爱土地,严惩污染土地。胡静林司长还专门介绍了浙江省在杭州地区依据土地污染元素分布,采取“北菜南移”和“花木东扩”措施,成功进行地区性 农业区划和种植调整;四川成都地区依据土壤有益元素分布,采取喷施有效硼、增施农家肥和提高 PH 值等,解决了该地区油菜只开花不结果问题,取得高产丰收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