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农业地质调查 > 其他

新华网:天津农业土地有了“身份档案”

发布时间:2012-05-22


  新华网天津4月19日电(嵇哲、杨仲义) 记者从天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获悉,由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完成的《天津市国土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报告》日前通过专家评审。该成果为天津市农业区划、结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评价与综合治理、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等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介绍,天津市国土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从1999年10月开始,到2003年12月底结束,历时4年零3个月,工作范围约1万平方公里,覆盖了天津市绝大部分地区。该项目建立了天津市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编制了土壤表层和深层26种元素地球化学图52张,土壤营养元素有效态及有机质、阳离子代换总量、酸碱度分布评价图13张;取得了不同土类、地貌单元、土壤质地、不同流域、不同沉积环境以及市、区(县)两级行政区及全区的表土和底土的系列背景参数;还编制了各类评价图和分区图。通过对天津市土壤养分状况的评价研究以及对镉、汞、铅等8个有毒有害元素分布特征研究,对天津市土壤营养元素和环境质量进行了初步地球化学评价,对农业生产具有指导作用,为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项目对天津市土壤盐渍化程度和分布进行了预测,对盘山柿子、宝坻"三辣"、茶淀葡萄、沙沃萝卜等天津名特优农产品产地的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进行了研究,选取了宝坻区黄庄镇、宝坻区王卜庄镇南高村、蓟县别山镇蒙圈村等土壤营养元素不足区,分别进行了水稻、大葱、大白菜等农田小区施肥试验,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依据天津市区域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土壤营养状况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以及专题调查研究和异常查证结果,对天津市进行了农业地球化学区划,对各区划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壤治理等提出了重要建议。(编辑:杨萍)

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