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农业地质调查 > 其他

山东地调院完成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陆域土壤测量采样

发布时间:2012-05-22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合作开展的基础性、应用性地质调查项目。其中的子项目之一是《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该子项目也是整个项目的基础。为确保项目按时提交高质量的调查成果,及早地为调查区内的农业区划、环境保护、国土规划和基本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我院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以及职工的努力下,及早行动,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积极采取措施,至4月8日已全面完成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陆域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2004年春节刚过,院组织有关人员全力以赴为开展剩余部分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陆域的土壤样品采集做准备,从野外采样使用的布袋、洛阳铲、尼龙筛、铁镢、天平、纸样品袋、便携式GPS等工具,到野外采样点位的布设、各类记录检查表格的设计制作等,为野外采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为获取高质量的野外资料,统一取样要求,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院于2月12至13日集中2天时间举办了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野外采样培训班,我院包括管理层及各业务所的47名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学习。这次培训内容主要由便携式GPS的操作、数据传输和土壤样品野外采集技术方法、质量要求介绍两部分组成,而重点是样品野外采集技术方法与质量要求。同时还针对野外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到野外进行了实地示范。通过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能独立开展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野外采样,这为野外样品采集提供了技术支撑。

  获得优秀成果,野外第一手资料是关键。“科学管理、技术创新、质量第一、信誉至上”是我院的质量方针,为保证项目的野外质量,我院成立了以王世进总工程师为组长的临时组织机构-野外检查验收组,具体负责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的野外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从而保证了项目的野外原始资料质量。

  早出成果,服务社会是开展项目的目的。为尽快完成野外土壤样品采集,为后续的样品测试、数据处理、图件编制等工作提供时间保证。全院上下一盘棋,密切配合与协作,各部门科学调配人员,抽调精干技术人员,组成33个野外采样小组和4个野外检查验收组,共投入90余人,为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了人力保障。

  从2月16日开始野外采样小组陆续开赴野外一线开展样品采集工作,至4月8日经过50多天的奋战,采样小组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安全并保质保量地全面完成了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陆域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共完成土壤采样面积13955Km2,采集表层和深层样17759件;土壤深层样品采集面积13532Km2,采集深层单点样3635件,组合样品934件。院于4月13日组织13名专家对野外原始资料质量进行了全面验收,经验收专家评分,最终得分94.6,原始资料质量为优秀级。

  至此,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陆域范围内的土壤样品采集工作全面结束,完成野外土壤样品采集合计53900件,控制面积合计40300Km2。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物化探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