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农业地质调查 > 其他

新华网:投资4300万吉林省开展大规模农业地质调查

发布时间:2012-05-22


  为落实国土资源部的农业地质调查计划,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支持下,率先在东北地区首次大规模开展了农业地质调查工作,日前,这个项目的采样工作已经开始,标志着农业地质调查工作已全面启动。

  农业地质调查是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为主要手段,以农作物赖以生长的地质环境为调查对象的综合地质调查。通过测定土壤及浅层水中的元素分布,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养殖物)—人体的生态循环过程,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等,实现对农业地质环境的评价。农业地质调查是地质学及农学、环境学的边缘学科,其成果将为大农业提供科技支撑。

  吉林省素有“黑土地之乡”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人口激增、过度开发、人为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黑土地变薄,土壤肥力逐年下降。平原区荒漠化、盐渍化、草场退化面积在扩大,降低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吉林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省国土资源厅的积极努力和筹备下,2003年3月22日,在长春举行了“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签字仪式,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省政府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展“吉林省农业地质调查”协议书。依项目协议书的约定,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双方各承担2150万元。该项目从2003年启动,2006年底完成。计划用3年的时间,对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8.77万平方公里的农业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最终提交全省农业地质调查综合成果及专题研究成果,为农业、环境、生态、地方病等多学科多部门应用。(尹殿奎 徐海)

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