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农业地质调查 > 其他

科技日报:地质与农业的崭新合作

发布时间:2012-05-22
    3月4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浙江省政府关于合作开展"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协议书在北京签署。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兼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寿 嘉华、浙江省副省长章猛进出席签字仪式并签署协议。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现地质工作根本转变,与浙江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相结合,实施"多目标合作填图"计 划的首批试点项目,这是地质工作用自身优势主动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又一新举措。"多目标合作填图"以地质填图为基础,以资源、环境、农业、城市、生 态、旅游、工程安全等为服务目标,以国家与地方共同出资、资源共享为合作方式,以高新技术为手段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地质调查工作。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多目标合作填图"计划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土壤重金属、残留农药污染呈漫延趋势,严重危害农作物,破坏农产 品品质,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受 C d(镉)、 P b(铅)、 C r(铬)、 H g(汞)等重金属污染耕地已达到相当可观面积,导致粮食减产、品质下降,造成不可忽视的经济损失。
我国地质工作者始终关注并积极探索地质工作如何为农业发展服务的问题。早在1986年,地质部门就开始在浙江杭嘉湖平原进行农业地球化学调查试 点,1996年以来陆续完成萧山、安吉农业地质调查,和对农业种植基地土壤重金属分布的调查,为地区农业土壤质量评价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 料,地质工作在农业领域发挥的作用,引起了各有关方面重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作为对外发展前沿地区的浙江省,"减粮扩经",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 业,保证产品的清洁和安全,实现科学的农业规划,查明农业地质环境质量状况已成为当务之急。2001年,国土资源部寿嘉华副部长与浙江省政府章猛进副省长 会晤,对进一步开展农业地质工作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合作开展"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项目。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是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方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地质调查。通过测定土壤及浅层水中的元素分布,研究元素从岩石-土壤-水-农作物(养殖 物)-人体的生态循环过程,实现对农业地质环境的评价。一方面研究元素"从哪里来的",查明是地质作用来源,还是人类行为所致;另方面研究元素"到哪里去 了",即研究元素行移途径和对生物的影响机理。地球化学研究是地学范畴的问题,但是当大量有害重金属元素存在及被粮食、蔬菜、水产品等吸收,影响到农业土 壤安全和绿色基地建立时,即转化成农业与生态问题,当危及到人类健康以至生命时,又继而成为生态环境问题。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将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为以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主的野外调查工作,以取得大面积(数万平方公里)数十种地球化学元素在土壤 及浅层水中的分布情况,从而把握全局,划分出有益元素分布区和有害元素分布区;第二层次为区域地球化学评价,主要研究重要元素行为对农业环境影响,研究种 植适宜性,土壤环境安全及治理等;第三层次为特种经济作物专项调查,研究名优特产品地质地球化学条件,研究保持、繁殖和扩大途径。
浙江省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在工作程序上采取区域调查为先导,面、片、点结合;在学科结合上融地学、农学为一体,使地学延伸了服务领 域,农学扩大了视野;在组织措施上,聘请国内有关高级专家组成专家指导组,选择最高水平实验室承担测试与最先进计算机技术处理成图,广纳各方面优秀专业人 才参与。在成果应用上,直接为浙江农业的科学规范、农产品的结构调整服务,为发展效益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提供技术支撑。

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