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虽然今年以来地质灾害形势异常严峻,但由于群测群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地前 7 个月成功避让 300 多起地质灾害,保住了 6000 多人的生命,避免经济损失 1 亿多元。
据统计, 1 — 6 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 7839 起(处),其中危害较大的 372 起(处)。因灾造成 199 人死亡、 22 人失踪、 214 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5.9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地质灾害发生的数量及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都有所减轻。 7 月以来,受第 4 号强热带风暴 “ 碧丽斯 ” 和第 5 号台风 “ 格美 ” 影响,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和广西等省份的山地丘陵区突发性滑坡、泥石流和崩塌灾害频繁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严重。因灾造成 192 人死亡、 79 人失踪、 45 人受伤。
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柳源告诉记者 , 往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 1/4 左右在我国登陆,但是,今年则不同,迄今的 5 个台风中,竟有 4 个都在我国登陆。强台风影响和持续时间长的强降雨天气,造成了今年我国极为严峻的地质灾害防灾形势,但是人员财产损失却与地质灾害形势不算严峻的去年基本持平,这说明,我国的群测群防体系经住了严峻的考验。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都把防治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了突出的地位,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福建、浙江等台风影响地区,采取高密度监测网络体系,而且只要降雨达到一定的程度,就组织群众撤离。各地在群测群防的技术方法上,也日臻成熟 , 创造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很多地区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先进通信工具预警预报;福建等地,由基层干部担任的乡镇国土协管员,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线,发挥了巨大作用;云南楚雄等地把标明地质灾害监测联系人、预报信号、避险路线、地点等内容的明白卡,印制成日历,让家家户户都挂在墙上。 ( 记者 赵 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