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地调专题 > 地调业务 > 地质灾害防治 > 地质灾害防治

全国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能力近年获得显著提升

发布时间:2012-05-23


   作为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在积极开展地灾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同时,也加强了地灾专业监测预警能力建设。近日,记者从国土资源部地灾调查监测与预警技术方法及能力建设座谈会上了解到,我国地灾专业监测预警能力近年显著提升,正在逐步形成监测方法齐全、技术水平先进的地灾监测预警体系。

   我国在三峡库区、四川雅安及江西省重点地灾易发区建立的地灾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实现了地灾实时监测预警、信息远程传输和网上及时发布的目标。三峡库区建成了包括 GPS 监测网、综合立体监测网和遥感监测系统在内的专业监测工程,建立各类监测网点 1446 个。通过遥感图像对三峡库区地灾进行宏观监控,已对 136 个重大崩塌滑坡和重要库岸实施了专业监测,对 1226 处地灾点实施了群测群防监测。在地灾最为突出的巫山、奉节两县,地灾监测预警系统已对治理的高边坡和已建起的高挡墙及部分移民住宅区进行实时监控。特别是在巫山县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国土资源部地灾实时监测示范站,利用国际最先进的光导技术,结合地质体的深部变形、地下水及孔隙水压力、地面变形等,实现了在互联网上实时查询地灾变形破坏程度并进行预警预报。在江西地灾易发区,科技人员结合岩土体结构、地形地貌条件、植被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利用多普勒卫星开展地灾气象预警示范。四川雅安地灾预警示范区降雨监测网络,完善了预警预报模型和分析软件平台,并结合降雨监测和预报数据,开展了示范区汛期地灾预警预报。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区运行 3 年,成效显著。迄今,库区已成功监测预警滑坡 100 多处,保护了两万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江西庐山地区在 2005 年 13 号台风诱发严重群发性滑坡泥石流时,由于预报准确, 164 户 407 人得以成功避让。雅安成功避让了 3 起地灾。

     航空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等高新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地灾调查与防治中,并取得了大量成果。 2005 年,我国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技术,首次开展了中国印度界河 — 西藏帕里河滑坡遥感调查与监测,通过监测滑坡堵塞帕里河形成的湖水体积及动态变化,为我国和印度政府减灾提供了及时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上海采用新技术方法对全市监测网络进行了全面更新与调整,正在建设和完善全市地面沉降自动化预警预报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控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华北平原地区的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已初具规模。

自《国土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