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报道,2004年9月5日,四川宣汉县天台乡因连降暴雨发生特大山体滑坡,约6500多万立方米山石整体下滑,阻断前河,形成回水20余公里、最高库容近亿立方米的天然水库,上游五宝镇及天台乡一万多名群众被水围困。灾害发生后,中央、四川省、国家民政局、国土资源部领导极为重视,在困难的交通条件下前往宣汉天台乡滑坡现场视察灾情,组织救险。9月14日,宣汉县天台乡特大滑坡实施爆破泄洪获得成功,已被拦截了9天的洪水汹涌而下,上游地区被洪水围困的一万多名群众得到解救。
天台乡滑坡规模巨大、类型特殊、灾情严重,中国地质调查局对该滑坡灾害极为重视,局水环部立即部署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对该滑坡进行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以便查清灾害性质与规模,为灾害防治提供依据。航遥中心接到任务后即刻组成了以王治华教授为课题负责的灾害调查小组,以紧急任务特殊编程定单的方式获取滑坡发生前后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并前往天台乡滑坡现场进行了实地踏勘,在滑坡区及周围实测了504个GPS控制点。调查小组急救灾之所急,放弃了所有休息日进行数据处理及解译工作。
调查组首先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对遥感及地面控制数据源进行处理,形成了研究区滑坡前后的DEM和正射影像;随后进行了系统的解译,取得如下初步认识:
滑坡前的宣汉县天台乡义和村斜坡为一由强风化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石英砂岩组成的顺层缓倾单斜坡,基岩层面产状为120°∠4°-7°,斜坡表面平均坡度约为11°。调查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十分丰富,在义和村斜坡的滑坡范围共分布有长度为88~1217.9米的沟谷32条。这32条沟谷将调查区斜坡切割成数十个小块体,并有19个大小不等的池塘和数处泉眼分布。义和村斜坡虽具有发生滑坡的岩性、构造及临空面基本条件,但在2004年9月5日滑坡前其总体上为一稳定斜坡。
天台乡滑坡范围投影面积约为:107.50万平方米,滑坡活动影响带主要分布在滑坡南北两侧,南侧影响范围约为10.62万平方米,北侧约为3.02万平方米,滑坡加影响区合计投影面积共约1.2114平方公里。滑坡后壁最高在海拔553米,堆积体最低点在海拔360米,高差193米。滑坡表面特征为分级分块的波状起伏。滑体上22个特征点位移的初步计算结果为:其前部的滑距大于后部,中部的滑距大于两侧部位,滑体各处位移差别较大,约在10多米到200米左右。据滑坡的表面形态、滑距特征分析其滑动方式为典型的牵引式滑坡。即滑坡前缘一部分首先滑动,再逐级逐块索引后部各块滑体活动。滑体的厚度约在数米至30几米之间,平均滑体厚度为20米,估算滑体规模约为2200万立方米。
调查组分析认为滑坡为义和乡斜坡的首次滑动,今后应使滑体上排水顺畅,非常谨慎地对待开挖削坡、加载等扰动斜坡的活动,以避免其再次活动。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工作尚在进行中。
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部供稿
(供稿人:刘心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