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科学技术

成都地调中心张启跃荣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

来源:地调局成都地调中心 作者:任淑珍 发布时间:2016-12-23

近日,中国地质学会第八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14位优秀青年地质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张启跃名列榜中。

张启跃,男,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为南盘江成矿区贞丰和富宁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负责人,国土资源部罗平生物群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主任,一直从事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地质科学专题研究。

近7年来,其主要成就与贡献在于发现了罗平生物群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2007 年10 月,张启跃在罗平开展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鱼类化石,随后又发现了大量爬行类及其他动、植物化石。经过研究证实其生物门类的多样性、化石保存的完整性举世罕见,将其正式命名为“罗平生物群”。目前在罗平已经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化石发掘,采集了大量化石,发掘所留的采场构成了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部分和主要景观。以张启跃为核心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罗平生物群研究团队对罗平生物群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多项成果。

一是查明了罗平生物群的分布范围,厘定了罗平生物群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牙形石Nicoraella kockeli带,比著名的关岭生物群早约两千万年。揭示了罗平生物群是一个以海生爬行类、鱼类、节肢动物为主,伴生有棘皮动物、菊石、双壳、腹足类、腕足类、植物等十多个大类的海洋生物化石群,是目前已知化石分异度最高的三叠纪海生化石库之一。

二是采获了两万多件罗平生物群化石标本,已鉴定命名的化石有6门40属113种,其中32个新属种为罗平生物群中首次发现,填补了我国三叠纪海生动物研究的空白,并获得多项研究成果。首次发现了丁氏滇龙、张氏幻龙等海生爬行类及幻龙水下觅食遗迹,确立为全球中三叠世海洋生态系统全面复苏的标志;揭示了罗平生物群鱼类的多样性,发现并命名了云南龙鱼、高背罗雄鱼、罗平空棘鱼等鱼类新属种,提出了新鳍鱼类在中三叠世安尼期已经开始全面辐射的新认识,对比国外学者的研究论断,把空棘鱼类卵胎生的化石记录由晚侏罗纪世提前到了中三叠世;发现并命名了罗平云南鲎、中华三指龙虾等节肢类新属种,填补了我国三叠纪海生节肢动物研究的空白。

三是开辟了脊椎动物足迹研究的新方法,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法。

目前由国土资源部批准设立,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和罗平县委县政府共建的古生物群-云南罗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成功申报了罗平生物群国家地质公园,有力推动了三叠纪地学研究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张启跃-成都地调中心4 

张启跃野外工作间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