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春天里的新希望

——地质调查工作者的两会看点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发布时间:2018-03-13

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加强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精准脱贫、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一带一路”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多项工作均与地质调查工作息息相关。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的专家学者、科学技术人员、项目负责人纷纷表示,这不仅为新时代的地质调查工作指明了方向,更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努力实现新时代海洋地质调查研究新突破

吴能友

3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及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海洋工作的内容是对每一位海洋科技工作者的行动指南,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我们对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未来信心满满。

新时代、新任务,要求提供安全、可靠、持续、稳定的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保障;要求充分发挥海洋地质工作在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中的基础性和先行性作用;要求加强海岸带、城市等关键区域多门类自然要素综合调查和环境综合评价,提供地质解决方案;要求加大地质调查工作支撑海岸带和海洋防灾减灾的力度。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将主动对标国家需求,以“立足管辖海域、聚焦近岸海域、强化国际海域、拓展两极海域”为战略方向,以基础地质、海岸带地质、天然气水合物地质、油气地质、数字海洋地质为重点,资源勘查与科学考察并重,以海洋地质科学为主兼顾其他海洋科学,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构建全球化海洋地质业务与技术体系,开拓海洋地质事业新局面。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

 

强化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

孙晓明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严控填海造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统一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管控等一系列战略决策。这些都为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紧紧围绕新时代海岸带地区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和东部率先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贯彻“陆海统筹、以陆促海、以北带南”的工作方针,加强海岸带自然资源、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生态环境调查,加快推进海岸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体系和综合地质信息系统建设,为海岸带城市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保障,为海岸带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提供依据,为海岸带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支撑。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工程首席专家)

 

以“地质云2.0”为抓手推进地质信息化

谭永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多领域推进“互联网+”。国家大数据中,地质数据是重要组成部分,地质调查工作则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处理和服务过程。

2017年,在地调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建成了“地质云1.0”并上线服务,获得同行业认可、社会广泛赞许和关注。2018年,我们将以“地质云2.0”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地质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地质调查工作现代化、提升地质信息社会化服务水平作出新贡献。“地质云1.0”是“起步版”,“地质云2.0”应该是“完整版”,经过今年建设完善,将形成比较完整的地质云,全面支撑地质调查、业务管理、数据共享与信息服务。同时,扩大规模,实现局属单位全覆盖,并向地方地勘单位辐射;健全国家地质数据库体系,形成权威数据库;健全地质信息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服务的产品资源,形成品牌产品;推进地质云的数据综合分析和挖掘,进一步拓展业务应用;开发“地质云”手机版;全力支撑“国土资源云”建设。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数据与信息服务工程首席专家)

 

加强基础地质研究,拓展海洋地质调查空间

王宏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对新时代海洋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未来的海洋地质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将遵循“突出南海、深化黄东渤海、加强太平洋、拓展印度洋、经略大西洋、进入南北极”整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海洋地质工作:以南海为关键支点,加强基础海洋地质调查和研究,力争形成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加强天然气水合物、海洋油气调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合物先导试验区建设,实施水合物试采,积极推进水合物产业化进程;积极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不断拓展海洋地质调查空间;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部署,加快海岸带地质及城市地质调查;加强科技创新,积极推动大科学计划的实施;实施海洋地质大数据行动。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 )

 

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全过程地质解决方案

马 震

自2017年4月以来,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决策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雄安新区管委会、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河北省地矿局四方联合,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了雄安新区地质调查工作。围绕“构建世界一流透明雄安、打造地热资源利用全球样板、建成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示范基地、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提供全过程地质解决方案”四大愿景目标,组织开展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土地和地下水质量、地下水资源与地面沉降现状等多要素调查,有力支撑了雄安新区相关规划编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的工作要求。今后,雄安新区地质调查工作将持续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提供全过程地质解决方案。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区地质保障工程首席专家)

 

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地质依据

夏 真

2017年3月5日,“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同一天,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全面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国家顶级战略,其发展建设已经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也正是先行性、公益性地质工作大有作为之时。

2017年7月,由中国地调局组织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然资源与环境图集》正式送交广东省、香港和澳门特区,并编写了《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地质调查实施方案》。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地质调查工作已拉开序幕。首先,在广州市(尤其是南沙新区)开展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和以山水林田湖草为主体的专题地质调查,为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场址、安全运行提供地质安全保障;其次,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开展陆海统筹综合地质调查,为特区海洋空间发展提供地质依据。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广海局海洋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所副所长)

 

打造岩溶地质特色小镇,加快岩溶区乡村振兴

蒋忠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岩溶所为实施乡村振兴提出了新举措:我国大多数岩溶山区缺水、缺土,缺乏发展农林产业的有利条件,但是岩溶地质地貌景观奇特,且有丰富的地质文化资源,可以通过打造岩溶地质特色小镇,加快岩溶区乡村振兴进程,推动深度贫困区精准扶贫工作。

岩溶所已经取得岩溶地质景观调查的丰硕成果,以及地质公园建设和岩溶特色生态产业培育的成功经验,今年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岩溶区贫困乡镇的地质景观和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景观游览、生态产业、地质科普与地质文化有机结合的岩溶地质特色小镇。

建设岩溶地质特色小镇,必须以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为目标,把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紧密结合,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必须以岩溶地质特色产品和地质文化建设为根本,用丰富的地质要素提升岩溶地质特色小镇的含金量,用岩溶地质产品和科普作品为特色小镇注入科学文化内涵和旅游魅力。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

 

土地地球化学调查精准服务农业发展

何 锦

每年的“农业”议题是两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措施是: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这一目标为我国今后阶段的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地调局水环中心在东北三江平原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效来看,地质调查工作可精准支撑农业发展。

在三江平原调查区,通过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了绿色食品种植适宜区,编制了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量与农作物种植匹配关系图,圈定了主要农作物的适宜种植区,并提出了优化的灌溉模式,为当地政府优化调整农业种植模式提供了依据。2018年,水环中心黑土地调查团队将以小比例尺土地质量调查为基础,结合乡镇需求,在重点富硒地段继续开展大比例尺土地地球化学评价工作,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和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系《东北黑土地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水环中心)项目负责人)

 

水文地质调查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王新峰

水文地质调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大有可为,这体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矿泉水普查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绿色生态产业链。2017年,地调局水环中心实施赣州市兴国县和宁都县水文地质调查,不但探获了稀有的天然优质富锂矿泉水,而且发现了天然优质偏硅酸矿泉水泉点。前者直接促使兴国县政府在县域产业规划中新增水产业,后者有力助推小布镇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是严重缺水村庄找水打井为乡村生态振兴提供源动力。2017年水环中心在赣南实施地下水井26眼,直接解决2.3万余人饮用水困难和400余亩蔬菜基地灌溉用水。

三是以安全供水示范工程为依托,创建农村安全供水科普宣教基地,为乡村文化振兴开辟新领域。

2018年水环中心赣南扶贫找水继续以严重缺水村庄找水打井为核心,以矿泉水普查为基础,以地热探测为突破点,形成国土资源地质扶贫找水工作模式。

(作者系《长江中游城市群咸宁—岳阳和南昌—怀化高铁沿线1∶5万环境地质调查》(水环中心)项目负责人)

 

为保卫蓝天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贾小丰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议,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是当今时代主题之一。

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组织实施的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项目,在共和盆地3705米深处钻获236℃的高温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在雄安新区、北京通州和天津东丽湖地区部署实施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科技攻坚战,已初见成效。地调局水环中心2018年将全力推进青海共和盆地干热岩勘查开发示范和京津冀地热资源调查科技攻关,总结适合我国国情的干热岩资源选区评价与勘查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干热岩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优化中深层碳酸盐岩热储及深部地热资源探测、评价技术方法,开展浅层地温能勘查及动态监测示范;新开雄安新区牛驼镇地热田地热地质调查,助力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划。

(作者系《雄安新区地热清洁能源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

 

打造青藏高原地灾防治体系

童立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把改善民生水平、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提高人们生命财产保障放在重要地位,为地质调查科研人员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青藏高原是国家重要生态屏障,是地球“第三极”,也是维持中国乃至全球气候稳定的“生态源”和“气候源”。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青藏高原雪线后退、冰川消退、冰崩灾害增多,严重威胁藏区城镇、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近10余年来,地调局航遥中心在西藏自治区持续开展了重大地质灾害、冰川变化、冰湖溃决灾害的遥感调查与监测等工作,初步评估了冰川集中分布区域主要城镇周边的冰湖溃决灾害风险。今后,我们要针对重要城镇、重要基础设施、旅游景区等地区存在的灾害风险提供冰崩灾害专题服务、定制服务及建立健全冰崩地质灾害防治体系等方面下功夫,为民族地区精准脱贫、乡村振兴、提高保障贡献力量。

(作者系《青藏冰川变化与冰湖溃决灾害遥感综合调查》项目负责人)

 

提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监测预警能力

葛大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做好地震、气象、地质等工作,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要求,将防灾减灾摆在了突出位置。针对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我国形成了“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防治、应急处置”工作模式,依靠群测群防,在重大灾害防控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新的灾害防控形势下,需要创新技术手段,丰富工作模式,加强灾害隐患的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

目前,我们正在参与编制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地质灾害防治3年行动计划”技术方案,计划将卫星、航空、地面等综合地观测技术作为主要手段,综合应用多种遥感技术手段,实现从孕灾背景、形变特征、影响状况、潜在破坏等层面较为全面的识别和探测灾害隐患,为科学预警和“定点”监测提供基础数据。下一步,我们将着重针对西南强震灾害区、藏东南地区、西北黄土滑坡群、南疆地区等的灾害高易发区,实施全覆盖InSAR监测,构建灾害变形基础数据库,通过3年连续监测实现从灾害体变形状况表征、隐患排查、监测预警的基本目标,更大限度的依靠卫星遥感解决大范围地质灾害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难题。

(作者系《全国地面沉降InSAR调查与监测》项目负责人)

 

探索泥石流风险管控方法

高幼龙

由于人地矛盾突出,一些县城、城镇等人口密集区建在了泥石流堆积扇之上,或泥石流沟内的大型滑坡体之上,增大了泥石流与人类活动遭遇的可能性,是泥石流危害严重的重要原因。在未来的一段时期,我国泥石流与人类的矛盾将呈现出长期、持续、相互作用并加剧的趋势,对区域协调发展、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战略的制约效应十分显著。

地调局水环中心发挥基础性、公益性调查作用,在陇南白龙江流域、藏东南地区、汶川地震灾区等泥石流高易发区部署了多个二级项目,初步提出了泥石流风险管控方法,并探讨了泥石流防治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开发性治理思想。今年,我们将集成总结3年调查成果,完善70条重点泥石流沟灾害地质图集,对20个重要城镇(含3个县城)进行大尺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同时,开发城镇尺度上的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动态评价系统,有针对性地提出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地质灾害调查专家)

 

新时代境外地质调查研究工作要有新作为

梅燕雄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论述、新要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了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具体举措,为境外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新时代境外地质调查研究工作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合作共赢、绿色发展和地质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境外地质调查研究基地,维护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支撑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强我国周边大弧形地带重要国家地质调查研究,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和矿业对外投资,支撑服务 “一带一路”共建倡议;要主动适应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突出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地质调查研究,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共建共享,推动矿产资源评价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创新发展,深化能源资源国际合作,精准服务境外中资矿业企业。

(作者系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