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新闻发布会实录

来源:中国地调局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6-02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夏俊]记者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各位前来参加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新闻发布会。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国土资源工作的关心、支持!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姜大明部长在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党中央、国务院为此专门发了贺电。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是向大家介绍试采最新进展及取得的重大成果。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有,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叶建良,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副主任、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海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吴能友。

首先,请李金发副局长发布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重大成果。

(2017-06-02 10:06)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密切配合,强力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中国石油集团、北京大学、中集集团等单位的全力协作下,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取得圆满成功。现将有关情况发布如下。

一、试采成功及最新进展

本次试采作业区位于珠海市东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试采井开钻,5月10日下午14时 52分点火成功,从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开采出天然气。到5月18日上午10时,连续产气近8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超额完成“日产万方、持续一周”的预定目标。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现场宣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首次试采成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来贺电。

至5月26日,试采井连续产气16天,平均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5月27日开始,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温度、压力变化对储层、井底、井筒、气体流量等影响的科学测试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连续产气超过22天,平均日产8350立方米,气压气流稳定,井底状态良好。试采安全评估和环境监测结果显示,钻井作业安全,海底地层稳定,大气和海水甲烷含量无异常变化。取得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持续产气时间最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是国土资源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关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又一次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2017-06-02 10:08)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  二、实现勘查开发理论、技术、工程和装备自主创新

一是实现三项重大理论自主创新。

第一,初步建立了 “两期三型”成矿理论,指导在南海准确圈定了找矿靶区。第二,初步创建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指导试采实施方案的科学制定。第三,初步创立了 “三相控制”开采理论,指导精准确定试采降压区间和路径。

二是实现六大技术体系二十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

第一,防砂技术3项。包括“地层流体抽取”、未成岩超细储层防砂和天然气水合物二次生成预防技术。第二,储层改造技术3项。包括储层快速精细评价、产能动态评价等技术。第三,钻完井技术3项。包括窄密度窗口平衡钻井、井口稳定性增强和井中测试系统集成技术。第四,勘查技术4项。包括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探测、保压取样、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探测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第五,测试与模拟实验技术4项。包括微观测试、开采现场测试、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参数模拟实验和开采模拟实验技术。第六,环境监测技术3项。包括多学科多手段环境评价、立体环境监测和井下原位实时测量技术。

三是实现三项重大工程管理系统自主创新。

第一,目标导向的顶层设计系统。瞄准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领跑的目标,科学制定方案,组建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核心的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科技攻坚团队。第二,“四轮驱动”的协调运行系统。同步推进试采目标井位优选、技术研发、平台装备工艺、安全与环境监测评估等4项核心准备工作,实现试采各环节有序衔接、各项工作互相促动,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第三,“四性统一”的施工保障系统。坚持“目的性、系统性、创新性、安全性”相统一,严格按照试采技术方案精心实施。根据现场情况,大胆创新,及时优化、完善施工方案。

四是实现七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创新。

第一,研制了我国第一台4500米作业级无人遥控探测潜水器“海马”号。第二,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器。第三,研发了海底可控源电磁探测系统。第四,研制了适合试采储层特点的防砂筛管。第五,研制了用于实时监测海底形变的地震监测仪。第六,研发了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大型模拟实验装置。第七,利用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Ⅰ号”。

(2017-06-02 10:11)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  三、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

在南海北部开展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工作,目前完成高分辨率多道地震16.7万千米,钻探井88口,总体达到普查程度,重点地区达到详查精度,圈定了两个千亿方级的矿藏,控制资源量分别为1231亿立方米和1500亿立方米。在南海圈定11个有利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我局根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类型及赋存状态,结合地质条件,初步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约800亿吨油当量。美国科学家科温沃登(Kvenvolden)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2.1×1016立方米,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这一结果已被国际科学界广泛引用。

(2017-06-02 10:15)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  四、环境安全

一是树立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充分考虑各种环境风险因素,进行理论和技术攻关,制定了全流程的科学、安全、环保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

二是在试采前,开展了10余个航次的环境基线调查,获取了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水化学等本底数据,以及海底地层力学参数等。

三是在试采过程中,按照国际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工艺安全风险管理等,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利用大气、海水、海底和井下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对甲烷、二氧化碳等参数及海底沉降进行实时监测,与本底数据对比显示,甲烷等参数无异常变化,海底地形无变化,没有环境污染,未发生地质灾害。

四是试采结束后,我们将继续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环境监测,为制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环境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017-06-02 10:17)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  五、下一步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关于绿色发展方式、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察开采产业化进程的目标,全力推进后续各项工作。

一是争取神狐海域试采成果最大化。第一,继续延长试采科学研究时间,精心实施好后续试采工作。第二,系统总结本次试采的经验,科学评价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的经济技术条件。第三,系统梳理分析技术经济参数和工程管理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工程技术和管理模式支持。

二是加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力度。第一,开展区域性的资源调查评价,摸清资源家底。第二,开展重点区的普查,落实资源量。第三,开展重点目标区的详查,提供2-4个大型资源基地,为推进产业化奠定坚实的资源基础。

三是开展不同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第一,研发适应不同类型特点的试采工艺和技术装备。第二,开展重点目标区的试采。第三,建立适合我国资源特点的开发技术体系。

四是把加强环境保护放在突出位置。第一,围绕环境保护进一步完善理论技术方法体系,为安全可控的资源开发创造条件。第二,持续开展环境调查与监测,获取海洋环境参数,评价天然气水合物环境效应。第三,加强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技术研发,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绿色开发。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第一,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第二,建立产学研用创新联盟,建设一流团队。

(2017-06-02 10:18)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夏俊]  谢谢李金发副局长。下面请记者提问,请提问的记者报一下自己的单位。由于今天记者较多,每位记者只提一个问题。  (2017-06-02 10:23)

[记者]  我是新华社记者,我想问一下天然气水合物开发过程当中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一直被公众所关注,我想问问在这次试采当中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  (2017-06-02 10:25)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首席科学家卢海龙]  一是树立环境保护优先的理念,充分考虑各种环境风险因素,进行理论和技术攻关,制定了全流程的科学、安全、环保施工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

二是在试采前,开展了10余个航次的环境基线调查,获取了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水化学等本底数据,以及海底地层力学参数等。

三是在试采过程中,按照国际通用的环境管理体系、工艺安全风险管理等标准,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利用大气、海水、海底和井下四位一体监测体系,对甲烷、二氧化碳等参数及海底沉降进行实时监测,与本底数据对比显示,甲烷等参数无异常变化,海底地形无变化,没有环境污染,未发生地质灾害。

四是试采结束后,我们将继续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环境监测,为制定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环境保护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017-06-02 10:26)

[记者]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提问,最近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的进程当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其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017-06-02 10:28)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  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单位,组织实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将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的贺电精神,按照国土资源部党组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的目标要求,开展一系列调查评价和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继续做好神狐海域后续试采工作,延长试采试验研究时间,取全取准各类试验研究数据,系统总结和完善试采理论与技术方法,科学评价经济技术条件,指导引领相关企业参与勘探开发,加速产业化进程。

二是加大我国管辖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力度,提高勘查程度,落实资源储量,准备2-4个大型资源基地。

三是开展我国海域不同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掌握不同类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技术、工艺、装备,为天然气水合物充分利用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2017-06-02 10:28)

[记者]  我是农民日报记者,我想问一下,在促进产业化当中咱们作为实施单位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考虑?包括国土资源部有什么进一步的考虑?谢谢!  (2017-06-02 10:30)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  一是借鉴页岩气开发经验,建议将天然气水合物设立为我国新矿种(第173种矿产)。二是将天然气水合物纳入新兴战略产业目录,制定相关产业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勘探开发,推动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进程。三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由国土资源部审批并颁发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审批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划定勘探区块,做好矿权登记。  (2017-06-02 10:31)

[记者]  您好,我是中央电视台记者,我想问这次我们也是首次,创造很多非常令人振奋的第一。我国此次试采都面临了哪些难点?试采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哪些创新?  (2017-06-02 10:42)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指挥长叶建良]  此次试采面临三大难点。一是无经验可循。在2002年加拿大陆域和2013年日本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的地质条件与我国差异极大,不能照搬,无成熟经验可循。二是储层开采难度最大。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印度瞄准的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均为砂质类型,该类型资源占世界资源量5%左右,其孔隙条件、稳定条件均较好,开采难度是所有类型中最低的。我国试采的泥质粉砂型储层资源量在世界上占比超过90%,是我国主要的储集类型,具有特低孔隙度、特低渗透率等特点,同时深水区浅部地层松软易垮塌,易发生井漏,钻探风险极高,开采难度最大。三是没有专用设备和材料。常规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装备材料无法直接用于天然气水合物试采,针对该情况,自主研发天然气水合物专用的装备、管材、特殊材料等。

试采中我们实现了六大技术体系二十项关键技术自主创新。第一,防砂技术3项。包括“地层流体抽取”、未成岩超细储层防砂和天然气水合物二次生成预防技术。第二,储层改造技术3项。包括储层快速精细评价、产能动态评价等技术。第三,钻完井技术3项。包括窄密度窗口平衡钻井、井口稳定性增强和井中测试系统集成技术。第四,勘查技术4项。包括4500米级无人遥控潜水器探测、保压取样、海洋高分辨率地震探测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探测技术。第五,测试与模拟实验技术4项。包括微观测试、开采现场测试、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参数模拟实验和开采模拟实验技术。第六,环境监测技术3项。包括多学科多手段环境评价、立体环境监测和井下原位实时测量技术。

(2017-06-02 10:42)

[记者]  我是来自人民网的记者,请问试采成功对我国能源发展有什么意义?  (2017-06-02 10:44)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司长于海峰]  一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将会大大提升我国能源安全保障程度,降低对外依存度,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二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低碳清洁能源,甲烷含量高,且使用起来,比常规天然气所含的杂质更少,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是未来理想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三是支撑油气体制改革。按照《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制定相关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进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领域,促进油气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7-06-02 10:45)

[记者]  科技日报的记者,咱们5月18日宣布了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采成功,我想问一下,最近我们有哪些新的进展?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是一个复杂工程,我们是怎么组织实施的?  (2017-06-02 10:57)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协调领导小组副组长李金发]  至5月26日,试采井连续产气16天,平均日产超过1万立方米。5月27日开始,按照施工方案开展温度、压力变化对储层、井底、井筒、气体流量等影响的科学测试研究工作。截至目前,已连续产气超过22天,平均日产8350立方米,气压气流稳定,井底状态良好。试采安全评估和环境监测结果显示,钻井作业安全,海底地层稳定,大气和海水甲烷含量无异常变化。取得了持续产气时间长、气流稳定、环境安全等多项重大突破性成果。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实现了三项重大工程管理系统创新。一是目标导向的顶层设计系统。瞄准实现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领跑的目标,开展多学科、多尺度、多方法、多手段研究,进行理论和技术创新,科学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整合中国地质调查局29个直属单位优势人才技术力量,组建了技术研发、钻探装备、综合研究、实验模拟等学科齐全的勘探开发队伍。构建了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为核心层,以中石油、北京大学为紧密层,有关科研院所为协作层的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科技攻坚团队。二是“四轮驱动”的协调运行系统。同步推进试采目标井位优选、试开采技术研发、试开采平台装备工艺、试开采安全与环境监测评估等4项核心准备工作,实现试采各环节有序衔接、各项工作互相促动,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三是“四性统一”的施工保障系统。坚持“目的性、系统性、创新性、安全性”相统一,严格按照试采技术方案精心实施。在确保试采安全可控、环境友好前提下,根据现场情况,大胆创新,及时优化、完善施工方案。

(2017-06-02 10:57)

[记者]  我是新华网记者,请问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情况怎么样?具体到我国资源状况是怎么样的?  (2017-06-02 10:59)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副主任,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海峻]  天然气水合物在全球主要分布在两类地区:一类是水深300-3000m的海底,在海底以下0-1500m的沉积物中产出;另一类是陆上冻土区,尤其是南北极冻土区。目前已发现的海底水合物多分布于环太平洋周边、大西洋西岸、印度洋北部、南极近海及北冰洋周边,地中海、黑海、里海等内陆海以及贝加尔湖等湖底也有零星分布。陆上水合物则主要分布于环北冰洋的高纬度冻土区和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区。

全球范围内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问题,一直是科学界讨论的热点。1988年美国科学家科温沃登(Kvenvolden)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2.1×1016 m3,相当于21万亿吨油当量,这一数据已被国际科学界广泛引用。2011年美国能源部发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研究报告,预测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为2.0×1016m3,相当于20万亿吨油当量,与科温沃登(Kvenvolden)预测大致相当。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类型及赋存状态,结合我国海域地质条件,预测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800亿吨油当量,与全国陆海常规与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资源量总和大致相当。通过重点地区普查,圈定11个有利远景区,19个成矿区带。经过钻探验证圈定了两个千亿方级的矿藏。

(2017-06-02 10:59)

[记者]  人民日报记者,刚刚介绍的时候谈到了整个这次试采成功在关键的一些技术方面取得了创新的成果,在相关的一些勘查开发理论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实际上的创新,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在基础研究和理论方面有哪些创新?  (2017-06-02 11:01)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指挥部副指挥长吴能友]  第一,初步建立了 “两期三型”成矿理论。提出地质构造控制下二次聚集成矿,及其扩散型、渗漏型和复合型三种成矿模式,指导在南海准确圈定了找矿靶区。第二,初步创建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理论,指导了试采实施方案的科学制定。第三,初步创立了 “三相控制”开采理论。将流体力学、热力学与水合物成矿理论相结合,提出天然气水合物固、液、气三相转化、运动和控制机理,指导精准确定试采降压区间和路径。  (2017-06-02 11:02)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夏俊]  感谢几位记者的提问,也感谢几位领导和专家的回答。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