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地质调查+”铺就脱贫致富路

——中国地质调查局支撑服务脱贫攻坚综述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高慧丽 发布时间:2017-02-28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服务特色农业发展,直接惠及1500万人,支撑150万人脱贫;

水文地质调查服务干旱缺水区饮水安全,解决近2250万人的饮水问题,支撑200万人脱贫;

地质找矿带动商业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形成22个大型—超大型资源开发基地,新增中小型矿山400多处,直接间接增加300万人就业机会;

地质灾害调查服务城镇化建设,超过20万人完成避灾搬迁;

地质遗迹调查服务旅游资源开发,支撑建成1处世界级、10处国家级和26处省级地质公园……

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2月23日召开的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发布的支撑服务脱贫攻坚报告中透露的。

中国地质调查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扶贫方针政策和姜大明部长的指示精神,瞄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确定的14个片区地区自然条件异常恶劣,荒漠化石漠化严重、地质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未能有效利用等资源环境突出问题,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按照“精准对接需求、统筹部署项目,创新引领支撑、快速转化成果,重点应用示范、延伸服务深度”的总体思路,针对重大民生问题、特色农业发展、城镇化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地质旅游资源规划等 “对症下药”,2011~2016年6年间,累计投入90亿元实施了一批地质调查工程。成果惠及3000余万人,助推近千万人脱贫,有效服务新疆四地(州)、西藏和四省藏区特殊政策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力支撑国土资源部负责联系的乌蒙山片区和定点扶贫的赣州四县脱贫攻坚。

中国地质调查局由此走出了一条“地质调查+”特色扶贫之路。

 

土地质量调查 引领农民以特色农业致富

 

圈定绿色富硒土地1084万亩,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7个,调整富硒农产品种植800万亩,增收360亿元,1500万贫困群众受益

在集中连片特困区及特殊政策区,中国地质调查局6年间共完成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5.8亿亩,特色农业区1∶5万、示范区1∶1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8495万亩,其中近99%的调查土地为绿色无污染土地,发现富硒土地1084万亩。

富硒土地的发现,让贫困区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特色农产品种植有了根本依据,使贫困群众增产增收,尽快脱贫。目前,贫困片区已调整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约800万亩,增收超过360亿元,惠及人口近1500万,帮助近150万人脱贫。湖南新田、河北阜平、江西赣县、云南昭通、贵州黔西、四川屏山、广西横县成为富硒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的典型,云南彝良富硒天麻、昭阳富硒苹果等特色农产品转型成为成功范例。

四川省屏山县2013年投资1.5亿元开发建设了占地3000亩规模的未来农业产业科技示范园,推进富硒农产品产业化发展,2014年投资7.74亿元扩大规模,占地2.5万亩,引领带动茶叶、水果、蔬菜和魔芋等富硒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近2万群众获益。

云南省昭通市成功打造昭阳区洒渔乡、旧圃镇、苏家院乡、乐居乡等富硒苹果,彝良县小草坝镇富硒天麻品牌,价格翻倍,超过10万贫困人口年增收平均超过1万元。

江西赣县采用“基地+农户”的帮扶机制,建立了以富硒大米、瓜果、脐橙、油茶、甜叶菊等农业产业群。清溪地区成为以富硒产品为龙头的第六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已投入园区建设经费约7亿元,惠及22.6万人,带动近10万人基本脱贫。赣县吉埠、南塘、田村等利用富硒土地,采用清溪模式,建立了特色农产品产业群,使得贫困农户在土地流转、劳务工资、技能培训中获得收益

此外,利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圈定的富硒土地,湖南新田全力打造富硒支柱产业,已建成莲花富硒果蔬产业园、县城富硒农产品加工园、新圩硒锶循环农业生态产业园等3大富硒产业园,全县富硒产业生产总值22亿元,带动10.8万人就业。河北阜平采用“富硒品牌+电商”模式,加快推进富硒西瓜、花生、大枣、草莓等农产品种植,大力发展富硒养殖业,帮助阜平中东部8个乡镇98个行政村的7万人口脱贫致富。广西横县多措并举打造富硒品牌,通过富硒农产品认定的土地超过5万亩。湖北恩施富硒产品收入2015年达330亿元,占全州农产品销售额60%以上。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服务特色农业发展,在特色土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专业支撑作用。

 

水文地质调查 确保扶贫地区饮水安全

 

建设地下水示范工程100多处,地下水开发示范井6600眼,供水浅井213.5万眼,有效解决2250万群众安全饮水问题

针对贫困地区水资源短缺,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了一批示范找水工程。

在乌蒙山缺水地区,贵州平塘县实施地下河拦蓄提引工程,建成库容63万立方米的地下水库,解决了近万人饮水和6000亩农田灌溉问题,促进了粮食增产;云南泸西盆地实施岩溶大泉束流调压壅水工程,解决了周边3.7万亩农田灌溉和1.5万人饮水问题。四川省、重庆市和云南省红层地区地下水勘查示范工程,采用“一户一井”分散取水新模式,解决了800万人饮水困难,在此基础上推广“庭院经济”,加速了农村现代化进程,改善了农户的生存与生活环境。

在严重缺水地区实施的重大找水工程成绩斐然。新疆喀什市发现2处大型水源地,可采水资源量达每天42万立方米,解决了南疆民族聚集区水质性缺水问题。青海柴达木盆地水文地质调查发现大中型水源地10多处,解决了青海藏区生产用水短缺问题。河北阜平利用1∶5 万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精确定位集水井位476处、打井189眼,保障了土地整治工程新增的20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发现的矿泉水资源可形成年产值40亿元矿泉水产业链。陕西延安、甘肃六盘山、宁夏西海固、山东沂蒙等革命老区实施专项找水工程,发现近100处水源地,解决了严重缺水地区群众饮用水问题。

广西马山县弄拉屯在开发表层岩溶水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裸露石山环境进展综合治理,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全屯农民全部脱贫致富,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还带动了周围2000多人就业。广西平果县果化通过石漠化治理示范,培植和发展霸王花—火龙果特色生态产业,由2000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提高到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多元。云南泸西县通过岩溶断陷盆地流域尺度综合治理,解决了3.2万人饮用水和3.5万亩耕地灌溉问题,治理石漠化96平方千米,带动3万多人脱贫。

在赣南、陕北高氟病,川西藏区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高发区实施改水工程,划定安全水源地300多处,让100多万群众喝上了安全水。

 

地质灾害调查 让20万人搬离灾害严重区

 

查清地灾隐患点10万多个,建立专业监测预警示范点30多个,近120万人口受益,有效支撑数百个城镇选址和村镇搬迁避灾,20万人搬离灾害严重区

中国地质调查局在乌蒙山区完成重点流域1∶5万地质灾害调查3.2万平方千米,重点城镇1∶1万地质灾害调查1200平方千米,发现重大典型地质灾害隐患5处。据此,更新了乌蒙山区38县(市)地质灾害数据库,提出的防治建议及时反馈地方府并被采用。在普格县、金阳县、彝良县、盐津县、大关县典型地质灾害隐患区实施专业监测预警示范工程,建立了普格、金阳等县专业地质灾害监测示范点,成功预报重大地质灾害2次,保护了20多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江西兴国等县建立地质灾害治理示范基地,引领当地政府完成2万多人移民搬迁,重大灾害治理保护了40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赣州市指导完成避灾移民搬迁4802户、2.04万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点1480处。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并建立示范基地,确保了15所学校4000多名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地调局还与集中连片贫困区各级政府联合开展300多次地质灾害防治和临灾避险知识培训,赠送地质灾害监测设备6000台(套),近120万贫困区人口受益。

 

地质遗迹调查 推动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支撑地方成功申报10处国家地质公园、26处省级地质公园

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集中连片贫困区实施地质遗迹调查,支撑四川大巴山、湖北大别山、青海贵德等成功申报10处国家地质公园,湖北利川玉龙洞等申报26处省级地质公园,发现具有重要价值地质遗迹资源百余处,已列入地方特色旅游开发规划的重要景点。

贵州毕节2015年成功申报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游客接待量突破168万人次,带动地方旅游综合收入达51.1亿元。

江西省新发现了宁都、兴国、寻乌等县大量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协助地方人民政府成功申报通天寨国家地质公园和五指峰省级地质公园,有力带动了当地旅游资源开发,直接就业人员200多人。

在陕西汉中宁强等4县首次发现分布有49处天坑的罕见世界级天坑群,为地方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景区。江西赣州石城国家地质公园,2015年接待游客233.6万人次,年收入达8.4亿元。重庆云阳龙缸获批国家级地质公园后,旅游接待人次和综合收入平均年增长率超过40%,同时带动当地农家乐蓬勃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贫困农户增收。河北阜平地质调查发现神仙山地区岩溶发育强烈,神仙洞、金龙洞等为北方少有的特大型溶洞群,通过开发地质特色旅游资源,可帮助阜平近3万人脱贫奔小康,为精准科技扶贫再添活力。

云南盐津发现世界罕见的溶丘群和瀑布群,支撑地方成功申报盐津乌蒙峡省级地质公园。贵州省发现具极高旅游价值的大方百里杜鹃矿山遗迹、黔西观音洞岩溶景观、赫章天上石林地质景观等。四川凉山州发现多处具有重大科学研究和旅游价值的恐龙足迹化石,已纳入地方人民政府旅游规划。

 

能源矿产调查 带动形成一批能源资源基地

 

提交350多处矿产地,新形成400多个矿山企业,直接带动20万人稳定就业,助力近300万人脱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有望带动近30万贫困人口脱贫

矿产地质调查引领拉动商业开发,促使矿业成为西藏、青海藏区、南疆四地州等贫困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成为14片区重要脱贫方式之一。矿业开发使当地政府增收数百亿元,助力近300万人脱贫,加速了脱贫步伐。

在西藏,驱龙铜矿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超大型铜矿,资源量1128万吨;拿若(铁格隆南)新增铜矿资源量856 万吨,跃升为中国第二个超大型铜矿;甲玛超大型铜多金属矿新增铜资源量 745 万吨,钼 70万吨;罗布莎矿集区深部发现厚大隐伏铬铁矿体,新增铬铁矿资源量220万吨,成为近千万吨的超大型铬铁矿。新发现藏西多格错仁、鄂雅错、麻米错和拉果错4 个大型盐湖硼钾锂矿产地,探明资源储量盐湖固体硼矿309 万吨、液体硼矿478万吨、液体钾矿(KCl)1335万吨、液体锂矿(LiCl)510万吨。截至目前,已建成玉龙铜矿、甲玛铜多金属矿、尼木厅宫铜矿、尼木铜矿、邦铺铜钼矿、雄村金铜矿、驱龙铜矿等多个大型铜矿山,铜生产能力达每年40万吨,年利税14亿元,直接就业人员达3万人。建成扎布耶、结则茶卡、龙木错、扎仓茶卡等锂矿山,年碳酸锂年生产能力5万吨,产能占比38%,年利税5亿元,直接就业人员1万人。

四川甘孜州甲基卡锂资源总量超过 200万吨,成为世界级超大型锂资源开发基地,改变了中国锂资源的分布格局,2020年前将形成年处理矿石能力345万吨,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年利税约5亿元,直接就业人员5000人。

云南普朗大型铜矿探获铜资源储量436万吨、共(伴)生金 213 吨、钼 12 万吨,初步形成滇西北 500 万吨级铜资源基地。目前,正在建设规模1250万吨矿石/年的现代化矿山。

在青海藏区,大场金矿、五龙沟金矿、沟里金矿的发现,形成了东昆仑超大型金矿勘查开发基地;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矿、卡尔却卡大型铜矿、野马泉大型铁矿、尕林格大型铁矿、虎头崖大型铜铅锌矿,四角羊大型铅锌矿的发现,形成了祁漫塔格有色金属大型勘查开发基地,根本改变了青海的矿产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其中,夏日哈木2017年将形成生产规模561万吨矿石/年,年生产镍精粉45万吨,年产值约200亿,年利税超过3亿元,拉动就业人员超过5000人。甲基卡、卡尔却卡、野马泉、尕林格、虎头崖,四角羊等也正在建设大型矿山。

甘肃藏区,通过实施老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有效带动矿山企业后续勘查,延长大水金矿矿山服务年限15年,稳定矿山职工就业2000多人;延长早子沟金矿服务年限8.52年,新增总净利润15.97亿元,稳定地区职工就业约1200人,对促进甘南藏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疆四地州的矿产勘查,在西昆仑甜水海地区发现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铅锌矿——火烧云铅锌矿,也是世界第二大非硫化物锌矿,目前已形成年处理铅锌矿石240万吨、生产锌粉50万吨、铅粉10万吨的现代化矿山;西昆仑玛尔坎苏锰矿带新发现目前我国品位最高的大型碳酸锰(菱锰矿)矿——奥尔托喀讷什锰矿,目前电解金属锰厂一期已投产建成,年产电解锰7.5万吨,年上交利税近5000万元,直接带动地方就业约2000人。

页岩气等能源矿产的调查评价,为贫困地区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贵州正安县实施安页1井,获得天然气、页岩气重大突破,日稳产工业气流超 10 万立方米,将带动近6000平方千米页岩气区块开发,形成规模产能。在四川叙永县、古蔺县及相邻地区圈定煤系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三气”资源远景区2个,初步评价资源量1833亿立方米。在滇桂黔石漠化区桂中坳陷评价页岩气资源量2.8万亿立方米。这些成果将惠及300万人口,带动近30万贫困人口脱贫。

 

地调扶贫新机制 打造支撑脱贫攻坚的地调样本

 

精准对接需求、发挥行业优势、创新驱动支撑、突出示范引领

实现“双转化”是地质调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

中国地质调查局针对全国14个片区,坚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以提供详实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脱贫攻坚为目标,每年立项阶段,通过与14个片区地方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开展需求、项目、成果“三个对接”了解需求,通过15个以上的调研组深入乌蒙山、赣州等贫困地区的县、乡、村及贫困户开展精准需求对接,为做好地质调查支撑脱贫攻坚顶层部署,把脱贫需求转化为地质调查项目,确保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瞄准扶贫需求,精准部署“订单式”地质调查项目,及时将地质调查成果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品和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发挥“双优势”是地质调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保障。

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装备、资金、人才等行业优势和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实施地质调查工作,针对各地特点和扶贫急需解决的重大地质问题,因地制宜开展地质调查工作。

比如:针对云南、广西等石漠化严重问题,整合岩溶所、成都地调中心、航遥感等专业技术力量,提出了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针对乌蒙山普格县、金阳县、盐津县等地质灾害高发易发问题,整合成都地调中心、成都综合所、环境监测院、水环中心等单位专业力量,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建立监测示范工程,有力支撑了防灾减灾和城镇化建设。针对南疆四地州、西藏和四省藏区等能源、矿产资源优势,加大地质找矿力度,成功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坚持“双创新”是地质调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动力。

加强地质科技创新,提升解决脱贫攻坚区能源资源、环境和基础地质问题的能力。比如:创新地质找矿理论,发现驱龙、火烧云等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基地。创新岩溶地下河系统水循环理论,实施了4种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加快了西南岩溶区300个县的脱贫步伐。

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扶贫见成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江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国土资源厅,赣州、毕节、昭通等市国土资源局,以及普格县国土资源局等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联系机制,确保地质调查成果及时转化应用。

建立“双示范”是地质调查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加快示范基地和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打通地质调查与脱贫目标最后一公里。将地质灾害调查与建立防灾减灾示范基地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将地质矿产调查与贫困区优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相结合,积极引入企业投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加快地质调查成果应用与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将1∶5万水文地质调查过程与解决贫困区人民饮水问题相结合,建立地下水引水到户示范工程;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做到成果能够直接支撑建设特色农业示范园。延伸服务深度,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做到异常查证甚至更深,实现与商业性地质需求无缝对接;延长产业链,提供选矿炼矿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有效支撑矿山企业及时跟进,形成一批高效益的中小矿山勘查开发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