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海洋地质调查:星辰大海的呼唤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立彬 发布时间:2017-02-28

二月二,龙抬头。上周五,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在京闭幕。在一系列话题中,值得更多关注的是会议强调了海洋强国建设对海洋地质调查的呼唤。2月28日,海洋地质八号、海洋地质九号将正式下水。此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在国务院新闻办解读《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时特别强调:海洋作为蓝色国土、便捷通道、资源基地以及国防屏障,应与陆域开发统筹推进,形成陆海联动,以此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建设海洋强国。

21世纪进入第二个10年,地球科学已从陆地发展到海洋。为缓解人口、资源、环境困境,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强海洋调查研究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我国地质调查百年,成就辉煌,但“地”调重点一直在“地”,而“海”相当薄弱。这既受长期以来的国力所限,也是重“土”轻“海”传统观念影响之果。

随着国家发展理念、国土观念从“内向型”向“内外兼向”型转变,内向型“黄色调”地球地质科学格局必须向外向型“蓝色调”全面转变,以适应当代地球系统科学新形势,更适应国土开发、国家经济与国防建设转型。海洋强国,基础是海洋地质工作。作为国家地质工作主管部门,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必须同时是国“海”资源管理机构;“地”质调查机构必须同时成为“海”质调查的组织者、承担者,全方位覆盖蓝色国土。

据估算,大洋海底多金属结核总资源量约3万亿吨,其中有商业开采潜力的达750亿吨;海底富钴结壳中钴资源量约为10亿吨;太平洋深海沉积物中稀土资源量达880亿吨;未来全球油气总储量四成将来自深海。根据“三深一土”战略,“十三五”期间,我国要研制深远海油气及水合物勘探开发技术装备,推进大洋海底矿产勘探及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加快“透明海洋”技术体系建设,发展海洋油气地质学,促进海域深水、前新生界油气发现等等。但我国在深海资源探测方面还面临一系列困难,如深海采矿目前仅完成135米湖试和深海扬矿泵输送系统海上试验,而美国海洋矿物公司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完成5200米级整体采矿试验。

深海蕴藏着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但无论是全海深(1.1万米)潜水器、1000米~7000米级潜水器通用配套技术还是深远海核动力浮动平台技术,主体都是人。因此,海洋地质工作的突破关键在于队伍建设,而队伍建设的根本在于体制改革。首先要改变海陆分割观念,强化海洋地质工作机构和海洋调查队伍整合。国土资源部旗下的中国地调局和国家海洋局,要加强分工合作。与此同时,要强化产、学、研整合。从学、研角度来说,专业院校要加大相互之间地质专家、理论成果、先进设备的沟通交流,以更好促进理论工作。在“产”的层面,中石化、中海油及其地质调查队伍,要更多投入整体性的海洋地调科研与实战。

今年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届时,我国三大海峡的跨海通道又将成为一个话题。而这一切规划的起点是海洋地质工作。也许有人认为从概念到现实为时尚早,但对海洋地质工作而言,这一提法并不“超前”。当我们说海洋地质工作迫在眉睫时,就是因为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的急迫要求,而其急迫性本身,也恰恰在于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基础性和长线性。临时抱佛脚,不可能平安驶向我们蔚蓝色的国土以及更辽阔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