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亘古通今呈万象

——2016年我国地学新闻报道热点回顾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赵京燕 发布时间:2017-01-03

国土资源部地学重点实验室通过验收 

历经3年建设,国土资源部“地学空间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底在成都理工大学顺利通过验收。实验室以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以及遥感与GIS研究所等为依托,以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硕士点为支撑,是我国在国土资源勘查、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领域科学研究和国土资源信息技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地之一。(中国矿业报2016年1月6日刊登)

点评:“地学空间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前身为“国土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实验室,是国土资源部2000年批准建立的部级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建立10多年来,承担完成了数十项国家科技支持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重要成果,已形成了应用“3S”集成技术、地学核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在数字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国土和矿产资源勘查、生态环境调查与动态监测、国土资源信息海量异构数据快速采集存储计算和服务的云服务体系等方面行之有效的方法及其理论,并研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取得一批重要研究成果。

地大(武汉)一“973”项目通过验收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唐辉明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的国家“973”项目“重大工程灾变滑坡演化与控制的基础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目系统开展了朱家店滑坡、宝塔滑坡、万塘滑坡、盐关滑坡、巴东系列高边坡的治理工程设计,大幅度降低了工程费用,保证了滑坡体的稳定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发表SCI论文189篇。(中国矿业报2016年1月13日刊登)

点评:该项目针对滑坡控制中与演化过程脱节的瓶颈问题,系统开展了基于演化过程的滑坡控制理论研究,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学家在藏区发现世界最密集悬冰川 

1月12日,中国地理景观大发现科学考察团队在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巴青县、索县三县交界的布加雪山,发现五条发育完整的巨型悬冰川。其中,最长的一条悬冰川从布加雪山峰顶伸到海拔4200多米的冰碛湖,落差高度达2100多米。(中国矿业报2016年2月3日刊登)

点评:最新发现的悬冰川群具有较好的进入条件和丰富的景观资源,对该冰川群的研究和认识,对唐古拉山脉东段的生态功能保护和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在南极地壳和上地幔研究中获重要发现 

经过长达8年的努力,我国科学家在南极大陆及周边地区的地壳和上地幔三维结构和地质构造研究中获得重要发现。

经过多年在南极内陆进行艰苦的野外观测和不断研发新技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绘制出覆盖整个南极板块的岩石圈厚度图、地壳厚度图等。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首次发现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的东南极山系是冈瓦纳大陆最后聚合时的“缝合带”。(中国矿业报2016年2月3日刊登)

点评: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使人们首次对整个南极大陆的地壳和上地幔岩石圈有了整体认识,对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矿产资源分析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青海投入1.86亿元加强地质遗迹保护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投入1.86亿元,加强地质遗迹保护,加大省级、国家级及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力度,助推了全省生态环境建设、科普宣传、地方旅游业和经济发展。

该省积极申报和开展各级地质公园建设,目前建成青海格尔木昆仑山、青海互助北山、青海贵德、青海湖、青海久治年保玉则、青海尖扎坎布拉、青海阿尼玛卿山等7家国家地质公园,其中青海格尔木昆仑山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中国矿业报2016年2月17日刊登)

点评:地质遗迹是地球历史的物证,是现今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地质遗迹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切实保护好珍贵的地质遗迹资源,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球板块运动或始于30亿年前 

Science杂志刊登了《太古代上地壳由镁铁质向长英质的过渡标志着板块运动的开始》文章,报道了马里兰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校研究人员通过对镁元素相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认为最早的地球板块运动始于30亿年前。

研究人员提出,相比火星、水星、金星甚至是月球,现今的地球大陆地壳中含有的镁元素较少。然而在早期历史中,地球地壳和其同类非常相似,具有更高比例的镁元素。研究人员建立了早期的地球化学成分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30亿年前,地壳中约有11%的氧化镁;在5亿年前后,这一数值下将至4%,几乎与现代的约2%~3%的含量十分接近。因此,研究人员推测板块构造或开始于30亿年前。(中国矿业报2016年3月2日刊登)

点评:地球板块运动的启动时间和机制一直是构造地质学领域备受争议的一个科学问题。研究人员的这一最新发现,可以为未来地球历史研究提供有力证据,对进一步了解地球大陆的形成机制有着积极的作用。

“人类世”地质时代已经形成 

Science杂志发表了由英国、美国、法国等13国科学家联合研究的成果《人类世在功能与地层方面有别于全新世》,指出人类对地球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人类自身独特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文章确定了核武器、化石燃料、新材料、地层改变、肥料、全球变暖和生物灭绝等人类世开始的7个主要标志。(中国矿业报2016年3月16日刊登)

点评:科学界用宙、代、纪、世等名称来从大到小划分地质年代,通常认为我们现在处于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全新世开始于约1.17万年前。而以英国科学家科林·沃特斯为首的科学家们认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全新世已经结束,人类世拉开帷幕。因为人口爆炸、快速工业化和消费主义等因素,导致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

矿大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汤森路透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最新统计数据公布,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为打造更多ESI一流学科任务,创建世界一流的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出台了《创建ESI一流学科资源优化配置办法》,计划对4个~5个学科累计投入数亿元资金,力争到2020年使这些学科进入ESI前1%,达到世界一流学科的水平。(中国矿业报2016年3月30日刊登)

点评:ESI已成为当今普遍用以评价大学和科研机构国际学术水平及影响的重要指标,也是全球公认的判断学科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之一。一般认为,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标志着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

甘肃早白垩世发现恐龙蛋化石新属新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蜀康和浙江自然博物馆谢俊芳等人发现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的蛋壳化石新材料,并依据蛋壳显微结构建立一恐龙蛋新属新种,将其归于一新科——多小枝蛋科。(中国矿业报2016年4月2日刊登)

点评:这一新发现扩展了我国恐龙蛋化石的地质和地理分布,也有可能为圆形蛋科蛋壳结构的起源提供新的认识。

云南省首次发现退变质榴辉岩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院在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控角和冰岛两地发现退变质榴辉岩。

据了解,新发现的退变质榴辉岩呈构造透镜体,产在白云母(构造)片岩内,用肉眼直接能看到像石榴籽一样红色、暗红色的矿物石榴石颗粒,中粗粒或不等粒状变晶结构,呈块状产出,年龄在8亿年左右,重量比普通岩石重,总体上呈南北向的串珠状分布。榴辉岩的前身是8亿年前大洋里面火山喷发冷却后形成的岩石,推测在4.7亿年前钻入地下100多千米的地幔里,经过“高压-超高压”熔炉的锻造,变成了现在的榴辉岩。榴辉岩在全球仅有22个地方被发现,其中我国境内仅发现5处。(中国矿业报2016年4月23日刊登)

点评:这一新的发现,弥补了全球特提斯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系在中-东段(中国境内)的空缺,进一步提高了云南西部地质构造演化的研究程度,具有重大的地质科研意义。

百慕大三角之谜终破解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挪威北极圈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百慕大三角附近的巴伦支海海底发现多个巨大的坑穴,坑穴宽达半英里,深度为150英尺,据信是由临近海岸的甲烷累积爆炸形成。研究人员表示,海底爆炸可能给此时正好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只造成威胁,从而解释了百慕大三角地区船只失踪的真正原因。(中国矿业报2016年4月30日刊登)

点评:一直以来,百慕大三角之谜让人费解,业界人士及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说法,诸如“漩涡说”、“海穴说”、“水桥说”、“黑洞说”、“天然激光说”、“天外来客说”、“时空飞越说”等等。英国地质学家、利兹大学的克雷奈尔教授认为,造成百慕大海域经常出现沉船或坠机事件的元凶是海底可燃冰产生的巨大沼气泡。当海底发生猛烈的地震活动时,被埋在地下的块状可燃冰晶体被翻了出来,由于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会因外界压力减轻迅速汽化。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使海水密度降低,失去原来所具有的浮力,恰逢此时经过这里的船只就会像石头一样沉入海底。科学家还在百慕大海域找到了可燃冰的样品。

北票翼龙化石博物馆获教学实习基地授牌 

中国北票翼龙化石博物馆4月16日开馆,在开馆仪式上,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主任纪占胜向北票翼龙化石博物馆授予了“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铭牌,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吕君昌研究员被聘为北票翼龙化石博物馆名誉馆长。

据介绍,北票是辽西热河生物群核心区域,是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北票出土的包括翼龙化石在内的大量化石,几乎涵盖了所有现代生物门类的祖先,创造了多个世界之最,堪称世界级古生物化石宝库。(中国矿业报2016年5月7日刊登)

点评:北票翼龙化石博物馆的建成,不仅为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和展示搭建了一个理想平台,更为弘扬北票历史文化、加强对外交流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

刘敦一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 

在汤森路透发布的《2015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报告》所列出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中,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刘敦一研究员再次入选。

这是刘敦一研究员继2014年10月荣获首届“汤森路透中国引文桂冠奖——高被引科学家奖”之后,第二次入选该名录。2015年,地球科学领域共计149人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研精英”,其中,中国内地有9位科学家入选。(中国矿业报2016年5月7日刊登)

点评:刘敦一研究员长期从事质谱技术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科带头人。他在早前寒武纪地质年代学、超高压变质岩定年、蛇绿岩定年研究方面有突出成果,首次发现并厘定了38亿年和38.5亿年我国最老岩石和锆石。他领导的北京离子探针中心,以最高的仪器利用率和开放程度,为国内外地学界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年代学实验与研究平台,以及大型科学装备远程共享示范研究——离子探针系统实现世界首创远程控制技术,得到国内外地学界的一致赞誉,并成为一个国际性开放实验室。

中国地质图书馆首套少儿地学科普绘本面世 

中国地质图书馆首套面向少年儿童的地学科普绘本《地质探秘之旅》正式出版。该套绘本包括《走进火山》、《飞越珠穆朗玛峰》、《洞穴之旅》、《畅游盐湖》、《燃烧的冰》、《嗨!恐龙》。本套书采用流行的科普绘本形式,围绕地球结构、矿物与岩石、火山、盐湖、可燃冰、古生物等主题,运用通俗的语言、精美的画面,绘就了完整的故事情节。(中国矿业报2016年6月4日刊登)

点评:此套绘本以小主人公“上天入地、穿越时空”探秘之旅的故事情节为主线,融入相关地学知识,特别是地质调查新成果新认识,以绚丽画面和完整故事,引导小读者在感受趣味性和奥秘性的同时,认识地球,走进地球,起到了良好的科学普及作用。

中法南海地学合作稳步推进 

经过4年多的合作,中法联合开展的“南海西南海盆及邻区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研究”取得阶段性进展,项目有效提升了对南海西南海盆深部构造、地壳结构、扩张机制等科学问题的研究程度。

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野外采集数据处理、解释、分析和反演等研究,首次获得了关于南海西南海盆地壳速度结构,建立起了横跨西南海盆的速度剖面;开展了深部地壳结构研究,确定了莫霍面分布;研究了洋陆过渡带热点问题,首次用实际资料定量描述洋陆过渡带的具体宽度;通过对比西南海盆洋壳和陆壳在海盆扩张时期不同的沉积响应,初步总结出南海扩张模式。(中国矿业报2016年6月25日刊登)

点评:中法地学科技合作研究历史悠久,取得了丰硕的科学成果,解决了若干重大地质问题,运用和发展了一些新的技术方法,培养和成长了一批地质科技人才,为加强国际地学领域合作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专委会研讨地学文化 

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产业专业委员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三届资源产业与管理会议”在湖北恩施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地学文化与资源产业发展”。(中国矿业报2016年6月25日刊登)

点评:地质文化是资源产业的表现,资源产业是地质文化的载体。地质公园建设与产业发展、地学文化产品与地学文化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二者只有携手并进,才能比翼齐飞。

青藏高原地下水呈增加趋势 

《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在线发表了题为“从GRACE卫星重力数据揭示青藏高原及周边地下水储量变化”的文章,揭示了青藏高原及周边2003年~2009年期间地下水的变化趋势。

文章由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汪汉胜研究员首席负责的“地球表层物质平衡的定量评估”团队、瑞典国土测量局及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科学家合作完成。文章指出,该团队通过采用卫星测量法,大范围连续监测地下水变化,发现在青藏高原东部河源地区、柴达木盆地、羌塘自然保护区中部、印度河上游流域和阿克苏河流域,地下水呈现增加趋势,每年总增加量为186±48亿立方米。(中国矿业报2016年7月2日刊登)

点评:2005年以来,中国政府对于三江(澜沧江、长江和黄河)源地区实施了生态保护和重建工程,所采取的生态移民、限制放牧、森林湿地保护和人工降雨等措施有利于地下水的储积,反过来地下水的增加也有利于生态恢复。这一研究成果对高原生态恢复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

青冈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猛犸象故乡” 

黑龙江省青冈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猛犸象故乡”。至此,青冈猛犸象化石源头地位得到国家正式确立。

自1958年以来,青冈县陆续出土了大量第四纪古生物化石,从出土冰河时期代表性动物化石种类看,涉及猛犸象、披毛犀、原始牛、东北野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马等40余种。2015年9月,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委托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在青冈县实施了“青冈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化石调查与评价”项目,新发现双壳类、腹足类、针叶类树木化石、草炭化石等各类化石10余种。2016年1月,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与青冈县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召开化石调查评价项目咨询会。专家们一致认为,青冈县猛犸象、披毛犀动物化石埋藏点集中、埋藏数量巨大,世界范围内亦属罕见,在世界同类同时期动物群记录中首屈一指,是研究第四纪晚期以来环境变化的理想区域,更有可能是揭示古人类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关系谜底的地方。(中国矿业报2016年7月30日刊登)

点评:青冈猛犸象化石的发现,对于追溯第四纪陆相生物群的繁衍历史与消亡过程,对于研究现代中国人在东北地区的演化与扩散,对于揭示古人类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关系均意义重大。

广东省河源市发现恐龙蛋新属种 

在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第15次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联同广东河源恐龙博物馆发布了在河源发现恐龙蛋新属种,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也把世人的目光吸引到了河源这个位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的地级市。

去年7月29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河源市野外进行考察时,发现江东新区一处建筑工地的沙土中散落有恐龙蛋壳碎片,经实验室显微结构鉴定,确定为新的类型。经过一年多严谨而科学的考究,可以肯定恐龙蛋壳碎片的显微结构应该代表一种新的恐龙蛋类型,但由于没有发现完整的恐龙蛋化石,这种类型的全面特征还有待新标本的发现来补充。

目前广东河源拥有全球馆藏数量第一的恐龙蛋化石,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以及恐龙足迹“三位一体”化石资源的地区之一。(中国矿业报2016年9月3日刊登)

点评:恐龙蛋新属种的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恐龙蛋类型的多样性,同时也为研究恐龙蛋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这种类型的发现,将同河源其它恐龙蛋类型一起组成河源恐龙蛋组合,为河源盆地红层的划分与对比提供最基础的资料。

地大成秋明教授当选国际地科联主席 

在第35届国际地质大会(IGC)上,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成秋明当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新任主席。

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是国际地质科学领域最权威的非政府性学术组织,于1961年3月在巴黎成立,现拥有121个会员国,我国于1976年正式加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宗旨是鼓励和促进对地球和其它星球基本特性的研究,促进对地球及其他扩展领域的了解;为地质研究开展国际间以及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建立地质学专用术语及单位的标准提供服务;加强地质科学的普及工作,广泛开展地质学教育,以了解地质学领域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中国矿业报2016年10月15日刊登)

点评:成秋明教授当选为国际地科联主席,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国际地质大国的地位,说明了国际地学界对中国地质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视。

第十四届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召开 

第十四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在河南理工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煤炭和油田生产单位、出版社等60多家单位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教授作了题为《地史时期生物对冰室气候行程的影响》的学术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生态学与遗迹学、沉积地球化学、岩相古地理学、盆山耦合关系及构造沉积学、含煤盆地古地理学及沉积学、河流湖泊及海岸带沉积学等作了专题报告。

(中国矿业报2016年10月22日刊登)

点评:古地理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每两年召开一届,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师生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对古地理及沉积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大会所呈现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为古地理学及沉积学未来在基础理论、应用创新、人才培养及服务社会重大需求等方面的工作部署提供了重要启示,也将为学科的健康、快速、科学发展提供良好养分和重要思路。

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揭牌 

甘肃农业大学古脊椎动物研究所揭牌暨“盛氏彤笙龙”命名仪式举行。“盛氏彤笙龙”是甘肃省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以甘肃农业大学前身国立兽医学院第一任院长盛彤笙先生的名字命名,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与尊重。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成立,旨在充分发挥甘肃省及周边地区的古脊椎动物资源优势,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古脊椎动物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化石保护技术研究。同时,研究所还将建设一个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我国西北地区中生代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收藏中心,为社会培养古脊椎动物学和化石保护专业人才,并成为学校相关学科生命演化教学的实习基地。(中国矿业报2016年10月29日刊登)

点评: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甘肃农业大学在古脊椎动物研究范畴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域古生物学演化学科的区位空白,拓展了甘肃农业大学的学科范畴。

中国观赏石协会古生物化石专委会成立 

中国观赏石协会古生物化石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11月22日在京召开,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古生物化石行业群众组织正式成立。

新成立的专委会将在中国观赏石协会的领导下,通过举办展会、研讨会等活动,组织广大古生物化石爱好者和相关社团、机构,就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和利用开展交流合作。同时,专委会将组织开展古生物化石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针政策及技术方法的研究,为主管部门和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提供技术支撑等。(中国矿业报2016年11月22日刊登)

点评: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化石爱好者有了一个自己的群众组织,为广大化石爱好者、研究者和相关机构以及主管部门搭起了一座相互交流和合作的桥梁。它的成立,将有力地促进古生物化石的发现、研究、科普、观赏、收藏工作的发展,增强以古生物化石为基础的文化事业的活力,为古生物行业和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汉中发现系列天坑群 

陕西省发布消息称,汉中发现分布有49处天坑的罕见世界级天坑群。坑内有原始林区,部分坑底还有溶洞,洞内分布有石钟乳、石笋、石田、石珍珠等。此外,还发现了天坑溶洞群的特有动物鼯鼠。

陕西省新发现的世界级地质遗迹——汉中天坑群,不仅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一,具有稀、奇、峻、雄、险、秀的特点,还因岩溶系统完整、生态系统良好、各类地质遗迹均保持着原始状态,成为最完整、最具自然状态的世界级地质遗迹。国际著名洞穴探险家让·波塔西更是赞誉,天坑群之一的宁强禅家岩地洞河天坑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中国矿业报2016年12月10日刊登)

点评:汉中天坑群的发现,是陕西省实施地质遗迹调查发现的诸多成果之一。它的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乃至世界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填补了世界岩溶地质研究空白,增加了生物研究原始样本。通过对其形成机理、条件及演化规律的研究,将对研究中国南北方乃至全球古地理环境及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被专家誉为改写地质历史的世界级“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