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把论文写在“地球第三极”之巅

——记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科研团队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刘晓慧 发布时间:2016-12-27

编者按国土资源部原总工程师张洪涛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在雪域高原上搞研究工作,是长期的、艰苦的,需要用青春的时光丈量每一寸冰冷的岩石,需要用科学的眼光搜寻每一处绝无仅有的地学现象。这一定是艰难与喜悦共享,苦行与浪漫同在。这种驱动力绝非金钱能抵,而是决胜青藏高原的信念;这种成就感,绝非功利,而是对“青藏精神”的信仰!青藏地质科研工作本质上是思维品质的提升,是科学空间的拓展,是精神价值的升华! 

 

青藏高原,这片“东连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西达万山之宗的帕米尔高原,北邻中国内陆沙漠地带,南眺热带亚热带风光的印度大平原”的广袤大地神秘而令人神往。在新生代初叶,印度板块从冈瓦纳古陆挣脱出来向北漂移,在距今6000万年时,发生了地球史上的重大事件,向北漂移的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了,于是山呼海啸,石破天惊,喜玛拉雅山脉与青藏高原从海底凫出水面,横空出世。这里便成为全球海拔最高的高地,成为“地球第三极”。这里是现代地壳活动的集中表现区,是观察地球动力学过程的窗口,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天然实验室,是生物物种的基因库。这里,注定是吸引全球科学界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青藏高原已成为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圣地殿堂,是当代国际多学科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领域。全球的生态、环境、地质、气象、考古等多学科的专家们都把目光聚焦在“地球第三极”上。

在我国境内,青藏高原包括西藏、青海、四川西部和新疆南部山地等广大地区,东西长3000千米,南北宽1500千米,跨15个纬度,面积达250万平方千米。于是,在地质学界,一个独特的说法流传盛久——世界上只有一个青藏高原,它的地壳结构与地球上的许多高原都不一样,中国地质学家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出一批世界级的青藏高原研究专家。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给予了特别关注,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果。但由于这里高寒缺氧、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已经开展的科考工作主要集中在范围十分有限的点、线、面上,而更广大的区域范围则为空白、半空白状态的处女地。只有对青藏高原开展全面的区域性调查,获得全貌、立体的认识,才能形成关于青藏高原的完整科学理论。1999年7月16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迅速从全国60多个生产、科研、教学单位中选出万余名精兵良将,组成24支队伍奔赴青藏高原,投入到首批640个调查项目中。

也正是从这一影响深远的决策开始,十几年内,驻守青藏高原的队伍中诞生了一批高水平的地质科学家,带出了数支高素质的队伍,获得了一系列顶尖科研成果,成就了一段青藏地质人恪守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的不朽传奇。

责任是完成使命的不竭动力 

青藏高原,是地质调查的空白区,也是被寄望于斯的能源资源“远景规划区”。找矿是开展青藏高原地质调查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

西藏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位于喜马拉雅成矿带东段,发育扎西康、柯月等大型铅锌矿床,被认为是藏南喜马拉雅地区最具找矿潜力的铅锌多金属矿和金矿资源富集区,具备打造国家级大型铅锌多金属矿资源基地的成矿条件与资源基础,也是创新青藏高原碰撞造山与大陆成矿理论的理想之地。为此,国土资源部于2012年设立了西藏扎西康国家级整装勘查区,全力推进该地区的地质找矿与科学研究工作。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接受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成为西藏扎西康整装勘查区的勘查主体单位,并迅速组建工作目标明确、技术稳定的扎西康地调科研工作团队,挥师喜马拉雅。经过四年的工作,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扎西康地调科研工作团队在李光明研究员带领下,重点开展了整装勘查区基础地质调查与重点矿区矿产勘查工作,不断解决影响地质找矿的关键地质问题,深化成矿理论认识,及时实现成果转化,取得了重大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成果,到2016年,扎西康矿区控制的铅锌资源量已达230万吨。其打造的西藏扎西康整装勘查区生产–科研–人才培养基地,已经成为青藏高原找矿实践的典型示范基地,得到了西藏自治区地方政府及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充分肯定。

从油气生成和贮藏的地质条件来讲,青藏高原有可与中东地区比肩的优势。但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人们对青藏地区油气资源的真正了解,几乎长期处于空白状态。2000年,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启动了以羌塘为主体的青藏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先后完成了国土资源部重点攻关项目“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国家油气专项“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国家油气专项“青藏高原重点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与新区”、国家地质矿产专项“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等多轮调查与战略选区工作,青藏油气团队作为这些项目的核心队伍,前后组织十几个单位共2000多人,在藏北高原连续战斗了十余个春秋,获得了羌塘盆地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重、磁、电、地震)、地球化学、遥感地质、钻探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目前正在开展的羌塘盆地油气资源战略调查项目,其二维地震方法技术的重大突破,引起了中石化等企业的高度重视,中石化已启动了羌塘盆地先导性项目,制定了大规模勘探羌塘油气的计划。完成的“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项目于2006年荣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于2013年获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西藏羌塘盆地油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于2014年获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期大陆动力学的兴起,重新审视大陆内部的构造理论体系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地学研究的重心,青藏高原成了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最佳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以研究大陆动力学为方向,探索青藏高原形成的科学奥秘。20多年来,在高海拔恶劣环境下,战胜了无数艰难困苦,获得大量的野外第一手资料,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和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也打造出一个国内外知名的青藏高原研究团队。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名单中,这支多年奋斗在青藏高原的研究群体中,有5人以“青藏高原地体拼合和碰撞造山”项目获奖。

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唐菊兴研究员为首席科学家的国土资源部“西藏主要成矿带大型-特大型矿床勘查评价科技创新团队”,是我国近20年来活跃在青藏高原开展矿床勘查评价和区域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科研团队之一。2006年至2013年,研究团队在西藏甲玛地区主持完成了近400个钻孔的施工,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近18万米,创造了青藏高原勘探的奇迹。该项目研究团队突破前人海底喷流成矿理论的认识,按照斑岩-矽卡岩成矿理论,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科学研究和勘查评价工作,取得重大找矿突破,探明并新增资源量(331+332+333):铜资源量700万吨,钼资源量69万吨,铅锌资源量105万吨,伴生金资源量152吨,伴生银资源量9995吨。该矿床2010年7月已经投产,年创造利税近3亿。2003年至2013年12月,雄村铜金矿完成施工钻孔201个,钻探进尺63233.92米,伴生铜资源量238万吨,伴生金资源量202.7吨,伴生银资源量1041.9吨。雄村式铜金矿是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新的矿床类型,为在冈底斯成矿带寻找岛弧型斑岩铜金矿指明了新的找矿方向,在雄村铜金矿外围发现了雄村III号铜金矿等多个矿体。目前,有的已建成矿产开发基地,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为西藏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创新是攻克难题的关键支点 

藏南喜马拉雅成矿带与扎西康铅锌矿集区大规模金属成矿作用与控矿规律曾长期众说纷纭,极大地影响了地质找矿工作的深入。针对工作区存在的成矿系统主要控制因素、铅锌多金属与金矿成矿机理、成矿模型、找矿靶区优选、有效勘查方法技术方法组合等关键地质矿产问题,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中心的西藏扎西康科研团队在不同地质调查与生产项目的支撑下,在扎西康整装勘查区开展了1∶5万区域地质与矿产地质调查、大比例尺专项地质填图、典型矿床研究等工作,结合典型矿区地质特征与岩石物性条件开展有效物探勘查技术方法试验,通过综合研究,提出了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经历了新生代碰撞造山早期大规模的逆冲推覆与晚期大规模的伸展拆离等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分别制约了矿集区造山型金成矿系统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铅锌锑金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发育;错那洞伸展热穹窿构造中的新生代深熔花岗质岩浆-热液作用是控制扎西康锌多金属成矿系统发育的主控因素;穹窿体外围近南北-北东向张扭性断裂系统控制了扎西康等大型矿区主要铅锌多金属矿体的就位,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控制金矿体的形成等新认识,创新性提出了扎西康铅锌矿集区“伸展热穹窿控岩,张扭性断裂控铅锌,压扭性断裂控金”成矿新模型,由穹窿向外于不同构造部位依次发育钨锡矿→铅锌多金属矿→锑金矿的金属矿化组合,揭示并合理解释了扎西康铅锌多金属矿集区区域构造演化、成矿作用和控矿规律,为找矿突破提供了理论支撑。结合扎西康铅锌矿区含炭质板岩发育等特殊的岩石物性条件和成矿控矿特征,通过物化探勘查技术方法试验与总结,集成了浅部利用高光谱遥感+专项构造蚀变填图+高密度电法与高精度磁测确定控矿断裂构造与矿化蚀变组合;深部采用大功率激电测深+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构造原生晕测量进行控矿断裂构造追踪与矿化特征探索,进而实现深部找矿靶区圈定与矿体定位的“递进式找矿技术勘查方法组合”,解决了矿区复杂特殊围岩物性与构造条件下的找矿技术难题,为找矿突破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研究中心原主任潘桂棠先后40多次进入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无人区,多次带领国内外地质学家考察青藏高原。正是因为这扎实的科研基础,他首先提出“高原地壳形成的三分三重形成模式”,原创性提出源于青藏高原地质实践的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洋陆转换构造观,丰富和发展了板块构造学说。他和他的团队撰写并出版了《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青藏高原大地构造及形成演化》、《青藏高原在全球构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西部三江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及其对策研究》等18本专著和150余篇论文。在评价他的这项研究成果时,马杏垣院士动情地说:“这是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综合性专著”。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新成果基础上,以自主创新的大陆边缘“多岛弧盆系”洋陆转换构造观为指导,潘桂棠及其团队编制完成青藏高原及邻区1∶150万地质图、青藏高原及邻区大地构造图、成矿地质背景图等全新的地质-资源系列图件及其说明书,形成青藏高原区域整装成果,提升青藏高原基础地质水平,为青藏高原区域资源勘查、地质科学研究、重大工程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与灾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该项成果被国土资源部组织的院士、专家鉴定委员会评价为“在青藏高原构造格局、特提斯演化等方面提出了独创性的观点、理念,为高原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应用价值,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知名地质学家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P·Kapp博士评价其“近十年来为促进青藏高原国际地学研究和深入理解喜马拉雅-西藏-帕米尔造山系做出了最为重大的贡献”。潘桂棠在地质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15年12月,第14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揭晓,他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这是中国地质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充分肯定了他在地质学领域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获奖项目“青藏高原地体拼合和碰撞造山”由多项创新理论构成。其中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是在高原内部发现和厘定多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作用(指地表的岩石深俯冲到近100千米深度,形成了含柯石英和金刚石的榴辉岩等超高压变质岩)的研究,是近20年来大陆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引起全世界地质学家的关注。”国际大陆钻探计划中国委员会副主任杨经绥表示,“而在中国多条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确定、形成和折返动力学机制以及大地构造背景研究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柴北缘发现早古生代超高压变质带,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被标注在全球超高压变质带分布图上,使得中国西部超高压变质带成为国内外关注重点及国际会议多次考察路线。由此提出的包括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在内的中央造山带的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和印支期三阶段演化模式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对解决中国大陆构造的关键问题-南/北中国板块汇聚的动力学具有重要意义。”这支团队还在西藏罗布莎多个铬铁矿矿区及俄罗斯极地乌拉尔早古生代造山带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发现了金刚石等异常地幔矿物,为重新认识蛇绿岩和铬铁矿的成因提供了重要证据。他们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运用“地体”的观念,通过不同时期诸多地体边界中的蛇绿岩组合、火山岛弧体系及俯冲增生杂岩体的确定,建立青藏高原自北而南由始特提斯、古特提斯和新特提斯复合地体组成的构架,进一步完善青藏高原特提斯“多地体/多岛弧/多洋盆/多俯冲/多碰撞/多造山”的动力学过程。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博士纪战胜参与完成了措勤盆地海相地层试点填图工作。他认为,这次填图实现了对措勤盆地油气地质背景认识从“油气地质条件差-一般”到“油气地质条件优越”的质的转变。“以往,对措勤盆地海相地层的认知是,沉积建造条件不佳,构造破坏强烈,所以油气前景不佳。但我们在填图过程中,在班戈县保吉乡纳木错西岸的白云相古格层系中发现了干沥青,证明了古格层系是具有油气显示的含油气层系,白云岩是优质储层,含沥青的白云岩的发现为古格层系的油气勘探展示了光明前景,也指示了明确的勘探方向。”根据专题填图成果,他的团队还提出了“在措勤盆地北部下白垩统组成的复式背向斜区,开展针对上侏罗统吐卡日组的油气物探和钻探工作”的建议,并且指出了保吉乡背斜和马跃乡背斜两个油气勘探的靶区。

在2012年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青藏高原地质理论创新与找矿重大突破”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这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中国地质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国际上10年来推动喜马拉雅造山系研究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在我国乃至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青藏高原地质调查空白区的全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千米,完成了177幅地质填图,而且经过研究,在青藏高原还发现了3个重要的成矿带。不仅止于此,该团队提出并识别出冈底斯成矿带岛弧型斑岩铜金成矿作用,解决了西藏寻找岛弧型斑岩铜金矿的关键性科学问题,为西藏环境脆弱地区经济开发优势矿产起到重要作用。提出西藏冈底斯成矿带、班公湖-怒江成矿带存在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的认识,并在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南木林盆地斯弄多银铅锌矿床得到验证。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铜(金)矿床的发现结束了西藏没有超大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铜(金、银)矿床的历史,开辟了区域找矿新方向。发现并确认冈底斯斯弄多低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使广泛发育于西藏冈底斯南部的古近纪林子宗群陆相火山岩出露区有望实现富银铅锌矿的找矿突破,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指导意义。解剖了冈底斯成矿带推覆滑覆构造显著的控岩控矿特征,并在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铜山南坑得到验证,解决了世界级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巨量金属堆积和成矿的关键因素。

合作是成果共赢的重要保障 

西藏罗布莎和俄罗斯乌拉尔蛇绿岩铬铁矿中发现的特殊地幔矿物群,引起了国外同行的高度关注。许多人改变了以前的看法,相信这些地幔超高压矿物有可能来自深部地幔,认为新发现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开辟了地幔超高压矿物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并可能因此而改变以往对蛇绿岩成因的认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尚待解决。”杨经绥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和不同构造背景的造山带蛇绿岩铬铁矿和地幔橄榄岩中是否会普遍含金刚石等深部矿物?蛇绿岩铬铁矿和地幔橄榄岩中的金刚石等强还原超高压矿物的物质来源、形成和保留的机制及如何被带到地表?这些物质的存在对地幔的组成、结构以及演化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含强还原超高压矿物的载体铬铁矿的成因?相关地幔橄榄岩的成因和演化历史?强还原超高压矿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三者之间的成因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解决问题不可能仅仅依靠中国科学家,需要国际专家的参与协助。”于是,杨经绥与众多科学家一道,提出一个多国合作计划,对全球不同时代、地域和构造背景的蛇绿岩和大洋岩石圈开展新一轮研究,探讨金刚石等超高压矿物在它们中的赋存状态及其形成和保留过程,探讨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的深部成因及产出规律。2014年,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幔研究中心“(CARMA)成立,这是以杨经绥研究员为首的实验室蛇绿岩研究团队云集国外10余名著名蛇绿岩和地幔岩研究专家成立的一个国际型的、自由组合的研究平台,致力于全球蛇绿岩地幔岩和铬铁矿研究,为揭示地幔物质组成和深部地质作用及蛇绿岩中铬铁矿的形成深度和成因机制而共同努力。

地幔研究中心(CARMA)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型班底,组成人员分别是来自美国迈阿密大学(Miami University, USA);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Australia);加拿大达霍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 Canada);挪威卑尔根大学(Bergen University,Norway);瑞典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Sweden);英国卡迪夫大学(Cardiff University,UK);英国德比大学(Derby University,UK);德国亥姆霍兹波茨坦中心(GFZ,German);德国亥姆霍兹波茨坦中心(GFZ,German)等多个国家的蛇绿岩和地幔岩研究机构的专家。研究类型覆盖智利南部、澳大利亚-太平洋洋脊Macquarie岛的洋脊型蛇绿岩,意大利亚平宁山脉的中生代Ligurian大陆边缘型蛇绿岩,阿尔巴尼亚的中生代Mirdita蛇绿岩、土耳其的中生代Kizildag蛇绿岩、阿曼的中生代Semail 蛇绿岩、塞浦路斯的中生代Troodos蛇绿岩、加拿大加里东期Bay of Island蛇绿岩、挪威的加里东期的Karmoy和Solund蛇绿岩等SSZ型蛇绿岩,菲律宾的Zambales蛇绿岩、美国西海岸的Josephine蛇绿岩、古巴的Moa-Baracoa 蛇绿岩、日本的Kamuikotan蛇绿岩等火山弧形蛇绿岩。力求开展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和不同构造背景产出的代表性蛇绿岩地幔橄榄岩和豆荚状铬铁矿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查明金刚石等超还原超高压矿物群和其他矿物在大洋岩石圈中的空间展布、赋存状态及其形成和保留过程,探讨地幔物质组成和深部地质作用及蛇绿岩中铬铁矿的形成深度和成因机制,并为国家的铬铁矿找矿服务。

近些年,另一个引人侧目的队伍是西藏主要成矿带大型-特大型矿床勘查评价科技创新团队,他们遵循“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找矿新机制,以“采、学、研、用”四结合的合作勘查模式,完成了一系列合作项目。2013年,该团队开始对中铝资源公司所属的多龙勘查区9宗矿权,开展勘查工作部署、找矿标志、找矿地质条件研究,找矿靶区优选工作,同时负责建立勘查技术体系,进行现场质量监控和技术支撑。至2014年底,多龙整装勘查区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自2014年起,该团队连续为人社部组织的西藏高层次地质人才培训2期学员共计120余人;为西藏地质六队、西藏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西藏地热队等地勘单位培训技术人员200余人次。解决了数百名当地藏族同胞的就业问题,为藏区经济的腾飞和跨越式发展以及地区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奉献是坚守信仰的永恒主题 

在青藏高原搞研究工作,从精神层面讲,体现了地质工作者对事业的奉献,这也是建立在地质工作者对自然的大爱的基础上。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的核心是已年过七旬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她也是20世纪90年代中法青藏高原合作的中方队长。几十年中,她带领团队跑遍了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熟知高原的大地构造及关键问题所在。在喜马拉雅、帕米尔、龙门山和横断山地区,都有她的团队留下的足迹。他们说,“每年上青藏高原,已成为习惯”。从20世纪70年代起,杨经绥开始进行藏北的东巧铬铁矿床研究。除了在加拿大留学的8年,多年来,他一直奋斗在青藏高原,是群体中组织大兵团野外作战的指挥员和中流砥柱。这也成就了他一系列“幸运”的重要发现。而多年在高原艰苦环境中工作生活的经验,也使他能在多次险情危难中沉着应对,开展救援。记者到访当日,他解答学术问题思路清晰,专业娴熟,云淡风轻。而他的同事私下对记者说,他刚刚经历了野外车祸,自己身受重伤,却让救护车先救他人,彼时伤痛未愈,“杨教授是带着内伤接受采访的啊!”而团队中的业务骨干李海兵,从刚毕业的年轻博士成长为研究高原的专家和学科的带头人,也已经在高原拼搏了20多年,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我们研究青藏高原的地质灾害机理,最有利的时机是灾害发生的相对时段。地震发生时,剔除危害因素,对于研究来说是天赐良机。所以,地震来了,别人是往外跑,我们是往里冲。”

21年来,唐菊兴几乎每年都有1/3的时间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度过,最长的一次,他在西藏待了200多天。最初去西藏,从成都出发要走一个星期,一路颠簸,因为堵车在路上多滞留一周以上是常有的事。高原的夜晚温度特别低,大家挤在车里冻得直发抖。唐菊兴就会鼓励安慰队员们,要共度难关。由于海拔、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在幅员辽阔的青藏高原进行科学研究特别艰难,尤其是缺乏基础研究资料,缺少在高原地区所必须的独特勘查技术和装备。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20多年中,唐菊兴团队中的面孔在不断变换,而他却始终如一,坚持奋战,初心不改。他用双脚丈量着这片高地,寻找着沉睡亿万年的地质宝藏。他说,奋战在青藏高原的地质工作者,付出的不仅仅是汗水、泪水,甚至是生命。青藏高原给予我广阔的胸怀,收获的喜悦和成熟的思维。付出了就会有收获,但坚持是最重要的。在青藏高原,唯有坚持,再大的困难都会克服;唯有坚持,才能发现和评价一个个大矿床。

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和极寒气候,对人体的心肺功能损伤极大。在领略到了高原的魅力和精彩以及赋予的创新灵感和惊喜收获的同时,地质科学家们也都付出伤痛和健康的代价。然而,他们依然是探索青藏的主力军。正如流行在西藏地矿行业的那句话所说的——在青藏高原工作,最缺的是氧气,不缺的是精神!

西藏作家马丽华在她所写的《青藏苍茫》中,曾这样总结青藏高原工作的科学家群体的共同的特点——像人们参加过一次胜利的战斗一样,把“我曾参加过青藏考察”作为自己是合格的科学家和为祖国而建立功勋。他们就是这样一个以默默耕耘青藏高原为至上荣耀的群体,不计辛劳,不计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