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地调要闻

科技创新,为地质找矿注入新活力

——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综述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滕艳 秦锦丽 发布时间:2016-12-01

11月18~2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常印佛、翟明国,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何继善、裴荣富、汤中立、邱爱慈、蔡美丰,以及来自全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地勘单位、矿业公司和政府部门的1200多名专家学者,分15个专题,交流了近年来我国乃至全球的矿业形势,矿床成矿理论、找矿新技术和新方法,探讨了深部找矿和矿山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专家学者们呼吁,要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国土资源“三深一土”科技发展战略,聚焦科学目标,破解科技难题,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推动矿床研究发展,提高大型矿床勘查、重大成矿规律研究能力水平。

1

向地球深部进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本届会议以“科技创新引领找矿突破,绿色矿山共享经济发展”为主题,秉承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理念,共同切磋、相互学习在地质找矿突破工作中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技术,旨在推动地质找矿取得更大突破。

作为会议的组织者、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毛景文用“人气爆棚”形容这次会议。他表示,尽管目前矿业尚处于萧条期,但仍然有如此多的同行在此聚会,尤其是8位院士到会,表明了大家对我们的事业充满信心。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开局之年。今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把地质科技创新提升到关系国家科技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是新时期党中央赋予地质工作的光荣任务。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了以“向地球深部进军”为统领,全面实施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和土地科技创新的“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确立了“三深”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土地科技水平明显提升的总体目标。

11月8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地质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将深地探测、深海探测作为重大任务,确定了推进“三深”探测工程,实施南方页岩气调查、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调查、北方砂岩型铀矿调查、西藏羌塘油气调查、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试采“五大”地质科技攻坚战,推进“化学地球”、全球岩溶动力系统资源环境效应、青藏高原地学研究“三大”国际大科学计划,申报实施国家“五大平台”科技项目等四项重大行动,提出到2030年,地质科技整体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和地球深部探测等领域地质科技成为世界领跑者。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小烈表示,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已经蓄势待发。发展深部探测技术、研究深部地质演化过程,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将全面提升我们对地球深部的认识和深部找矿技术水平。目前,国土资源部正积极会同教育部、中科院、中石油、中石化等行业部门单位,在地科院组建深部探测中心,组成了以院士领军、知名专家带头的学术团队,组织申报实施地球深部探测技术(工程)。目标是到2020年,形成2000米矿产资源开采、3000米矿产资源勘探成矿技术能力,储备一批5000米深勘查前沿技术;力争2030年成为世界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的“领跑者”。

毛景文说,我国矿业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些利好政策也表明矿业发展面临一个崭新的方向:深地资源勘查与开发。这是全球首个国家从政府层面推动深部资源勘查与开发,可以相信,这一科技创新行动,必将大大推动我国成矿理论创新、提升地球物理探测的解译水平,以及勘查地球物理设备研发和大深度钻井能力。同时,也必将揭开深部资源的面纱,科学评估深部资源潜力,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全球矿产市场已现回暖迹象,发展矿业仍是我国头等大事之一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全球矿业需求不振,价格低位徘徊,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工业革命正在孕育。因此,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矿业的形势与对策是备受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表示,矿业是基础性产业,是工业的命脉,发展矿业仍是全国、全民的头等大事之一。

陈毓川说,目前,全球主要矿产储量增长显著,资源保障程度提升,供需分离和市场垄断是主要矛盾。资源需求增速放缓,供大于求的格局可能持续3~5年。能源供需格局重大调整,亚洲油气供需矛盾最为突出,未来20年,亚太能源需求遥遥领先其他地区。

他表示,目前,中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资源开发的经济性较差,基础脆弱。未来5~8年,铜、铝、铅、锌、磷、硫、钾等大宗矿产需求将陆续达到需求顶点,迎接资源需求“洪峰”与产业转型并存,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的局面短期内难以逆转。需求增速下降,到2025年大部分矿产达到需求顶峰,但需求量仍处于高位运行。资源需求结构变化,有的矿产二次资源利用量增加,大宗矿产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涉及国家安全。

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委员会委员、国际知名勘查专家刘益康反思了境外矿产勘查。他认为,2016年矿产市场已出现价格回暖的迹象。具有矿业晴雨表作用的标准普尔全球矿业指数,结束了5年来连续阴跌的走势,回暖向上。同时,境外勘查市场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动向,初级勘查公司特别是贵金属类勘探公司股价上升,勘探创业板融资有所松动,勘查登记区块数有所上升,勘查公司并购有所增加。

刘益康表示,矿产勘查开发投资的机遇,往往在矿业的低潮期。过去,国内矿产勘查最关注的是数量、矿床的大中小,对供给的质量却关注不够,资源储量不能转化为矿山生产能力。我国有全球最大的找矿勘查队伍,有限的找矿区域已容纳不下2340家地勘资质单位,勘查产能严重过剩。应抓住矿业乍暖还寒的机遇期,坚持境外矿产勘查,融入全球矿产勘查市场。到境外勘查,不要脱离矿产勘查经营的投资决策,一定要有商业经营的理念;要融入勘查资本市场和商圈,研究经营风险,预设勘查赢利的途径。

3

众多重量级专家分享地质找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领域的最新进展

本次会议邀请了包括北京大学陈衍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张招崇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南京大学蒋少涌教授等多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他们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唐菊兴、刘成林,合肥工业大学周涛发,新疆地矿局董连慧等著名矿床学者,共同分享了近年来他们在矿床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是基础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揭示了华夏地块前中生代基底的组成、演化和构造环境;构建了华夏地块中生代大面积岩浆岩精细的年代学格架;阐述了陆壳再造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和迁移规律;论证了改造型和同熔型两类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总结了区域成矿规律,构建了陆壳再造成矿理论体系等。

研究发现大陆成矿作用的时控性与不可重复性,建立了华北大陆不同演化阶段成矿系统,建立了华北克拉通六大构造事件与成矿系统等。

“大陆碰撞成矿研究”越来越受重视。我国学者创建的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揭示了大陆碰撞造山带的成矿规律和矿床特点,为找矿勘查提供了依据,促进了地质找矿突破;研究提出了造山带/成矿省尺度大陆碰撞成矿模式、地体/矿田尺度大陆碰撞成矿模式、矿床尺度大陆碰撞成矿模式,其中,造山带/成矿省尺度大陆碰撞成矿模式是评估造山带找矿潜力和主攻类型的科学依据;确定大陆碰撞可形成3类4种热液成矿系统,提出了甄别矿床成因的流体包裹体标志体系,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被找矿实践所验证。

二是地质找矿获得重大突破。

安徽沿江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区向深部进军,新区向广度开拓,新类型、新矿种不断涌现。如:贵池铜山铜矿、滁州琅琊山铜矿、铜陵黄浉涝金矿深部均发现了新的矿体。近年来通过努力,在该带的老矿区的深、边部及其周边地区,取得一系列重要找矿成果,找到大型矿床7个和一批中小型矿床,提交的资源储量有铜200多万吨、铅锌300多万吨,铁近7亿吨、金50多吨、银500多吨。这些成果说明了安徽沿江地区第二找矿空间,潜力巨大。

2013~2015年,西藏多龙超大型铜金银矿床探获铜资源量大于1100万吨,伴生金100吨;铜资源量远景大于1500万吨。

三是重要成矿区带矿床研究获突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金属成矿带之一,也是我国16个国家重点勘查区之一。近10多年来,本区找矿成果十分显著,实现了“第二找矿空间”重大突破。该成矿带近年来研究进展大致归纳成5个方面:矿床成矿系列更加丰富,成矿时空结构基本清晰,矿床成因研究不断深化,成矿深部背景有新发现,成矿系统特殊性更加显现。

在西藏,发现第一个低硫化型浅温热液型矿床——斯弄多银多金属(Au)矿床。研究还发现,铁格隆南铜金矿床是西藏首例超大型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铜金矿床,其特点是上部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体,下部是斑岩型矿体。最新研究提出,班怒成矿带与早白垩世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浅成岩组合有关的铜、金、银、铅锌矿床成矿亚系列。

四是新技术、新方法研究获得进展。

深部探测技术获得进展。最新研究表明,多尺度、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是直接探测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深部结构与过程的有效方法。

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新的岩矿分析测试技术,自主研发了一套金属矿物流体包裹体提取装置;可针对闪锌矿、锡石、黑钨矿等金属矿物开展流体包裹体40Ar-39Ar同位素定年;研发了成岩成矿示踪新方法,完善和改进了硅酸盐矿物B同位素分析技术;建立了高精度的铜、锌、钼同位素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大湖塘成矿过程中铜-钼元素分带的机制;建立了金属矿物流体包裹体直接观察技术。

五是解决系列重要科学前沿问题。

位于东特提斯铅锌成矿带的火烧云铅锌矿在亚洲排前列,仅次于伊朗美迪拜勒铅锌矿,与藏北和三江共同构成我国最大的铅锌成矿带。最新研究显示,火烧云铅锌矿为原生喷流沉积铅锌碳酸盐型矿床。

小陆块能否成大钾一直是中国海相成钾关键科学问题。最新研究基本查明了中国小陆块海相盆地经历多期次漂移、拼合及碰撞的成钾条件与模式,建立了成钾指标体系。研究提出,海相找钾最有希望的是思茅盆地中南部、四川盆地中东部、塔里木库车等。

六是盛世修志,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本次矿床大会有一个专题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矿产地质志与成矿规律专题。以陈毓川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王登红和邢树文研究员负责的科研团队,与我国各省(区、市)及大区有关科技和勘查工作者密切合作,正在编制《中国矿产地质志》。这也是从1906年顾琅和鲁迅完成的中国矿产志之后,110年以来对全国矿产及成矿规律认识的首次汇总,预计2020年完成,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4

围绕加快矿业发展、提高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建言献策

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矿业发展,提高矿产资源保证程度,陈毓川院士等与会专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国内矿业勘查与开发应保持相对稳定及适度增长,充分发挥国家调控作用。对国家急需的及战略需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在矿业市场无力进行时,国家应投资由国有地勘单位及矿山企业实施,并加强矿产资源储备。

二是推动国有地勘单位体制改革,保存找矿实力,发展矿业。中央对国有地勘单位体制改革通过调查应提出指导意见及政策措施,特别是对企业化改革的地勘单位应给予以前油气地勘单位企业化时的政策,给探矿权、给探矿资金、给探矿成果,并支持其开发。

三是加强矿业市场建设。制定与完善适应矿业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矿产资源法。建立、完善矿业各类市场,特别是矿业资本市场,充分发挥矿业市场在我国矿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建成中国特色的矿业体系。

四是确立矿业基础产业地位,加强领导。矿业应与农业一样归入第一产业类,给予必要的政策。建议中国地质调查局升格为国家地调局或国家地质局。

五是实现矿产勘查开发与环保双赢。制定科学的对开发矿业的环保要求与政策,按国家要求建设绿色矿山。

六是大力加强矿业科技发展、人才培养。加强找矿、采矿、选冶理论、技术方法与装备的研发,建立稳定的国家研发专项。建立各领域产、学、研联盟科技创新平台,支撑矿业科技发展。有目标地培养矿业科技人才与团队。

七是急需调整政策措施。适度降低矿业增值税,建立矿产勘查风险基金,初始探矿权恢复到申请登记制度,确定找矿工作的知识产权,禁止矿业权价款收取扩大化。

5

加大矿床研究,有效地指导开展找矿勘探和开发利用

矿床研究是整个找矿勘探过程中最基础也是最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研究成矿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指导开展找矿勘探和开发利用。对此,与会专家学者对今后的矿床学研究和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对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科学研究。

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现今的矿床学研究在精细化(技术手段)、规模化(成矿带研究)和模型化(典型矿床的精细解剖)等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但由于大部分地区地质结构和矿床成因的复杂性,因此对大型—超大型矿床的认识仍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二是加强重要成矿区带研究。

长期以来,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矿床学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但该成矿带仍然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问题,如:新类型矿床的成因,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过程,陆内成矿系统演化的精细过程,深部矿床的成矿规律,深部大型矿床成矿潜力与定位等,有待深化研究。

安徽沿江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老矿区深部要充分挖掘。如:冬瓜山矿床深部斑岩型铜矿很有远景,应对其进行深部勘查,为矿山提供接替资源。老矿区外围还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要改变过去不太重视过渡区找矿的现象,要加强铜陵隆起与繁昌盆地之间的铜陵钟鸣—繁昌孙村一带、庐江火山盆地与沙溪隆起之间铅锌金等的找矿工作。

喀喇昆仑铅锌矿带是特提斯铅锌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找矿潜力巨大,这一区带发育大规模的铅锌碳酸盐成矿作用,其与铅锌硫化物成矿系统的演化关系和形成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三是加强重要矿种、重要类型矿床的勘查和研究力度。

我国富铁矿石主要来自矽卡岩,过去将矽卡岩型富铁矿作为主要目标。全球富铁矿的主要类型为沉积变质型赤铁富矿,但过去的研究表明我国地质背景不利于该类富铁矿的形成。今后要主攻海相火山岩型富铁矿,其次为沉积变质型富铁矿(去硅富铁型),兼顾其他类型。

要进一步加强西藏有希望取得重大突破的矽卡岩型 Pb-Zn矿, 热液脉型 Sb-Zn-Pb-Ag 矿、浅成低温热液型Ag-Au-Pb-Zn类型矿床研究。

除了继续寻找夕卡岩、层控夕卡岩型、玢岩型和沉积变质型外,斑岩型铜矿应成为安徽省铜矿的主攻目标,蚀变岩型金矿值得高度重视。

6

与国际接轨,关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矿业开发

地质工作从来都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先行,与会专家表示,面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广大地质工作者要积极融入其中,大显身手。

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为大家分析了包括草原丝绸之路、沙漠绿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条“丝绸之路”的地理商贸背景。他认为,目前提出的开发“丝绸之路”应是现代国际间互通有无的现代化发展经济之路,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矿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应是当代的创举。

裴荣富表示,在全球成矿单元的四大成矿域中,包含12个“一带一路”成矿区带,各成矿区带中产出大—超大型矿床总数达326个。据此,已能为“一带一路”开发矿业奠定了有利成矿地质资源背景。要在此基础上,通过充分研究,不断提高认识其规律,通过合理勘查、开发和加工转化为矿产品。圈出矿聚区,也称“矿汇区”,选取其中最大密集的和最小时限的部位部署整装勘查工作。建议有关企业跟上,同时有矿产风险勘查基金连接,以利快速突破。

他认为,“一带一路”的矿产“资源”应在建立地(质)、技(术)、经(济)、环(境)“四元性”模型新格局的勘查基础上形成“资产”。在有利整装勘查区内,对高投入、高风险地质勘查和矿业开发,如何能作到最佳投入产出比,建立“四元性模型”将是丝路矿业开发的新举措。

毛景文表示,我国地质工作者应该有序地走出去,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同行密切合作,破解找矿难题,发现更多“大富浅”矿,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同时造福于当地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同时,他表示,中国地质科技工作者要与国际接轨,从经济效益视角,开展地质找矿工作。从国际视野思考地质找矿问题,深地找矿勘查是为了摸清家底,保障可持续发展,而国内外通过科技创新寻找大矿、富矿和浅矿是为了当代社会发展对资源的需求。

据毛景文介绍,在西方国家,找矿勘查的目标始终是“找大矿、找富矿、找浅矿”,只有大规模开采才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因此,近20年以来,国际上主要研究如何正确识别矿床类型,发现新类型矿床(如页岩气、石墨烯等),开展成矿理论创新;广泛运用航空和遥感调查资料进行精细解译,全面推广地面红外光谱调查,探索高精度地面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从成因矿物学研究入手,预测深部隐伏矿产。这些理念和工作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以破解在高山区和隐伏区找大矿的难题,推动我国发现一批当代可利用的矿产资源。事实上,通过科技创新,在我国仍然可以发现“大富浅”矿产,例如:今年发现和探明的江西大湖塘世界级钨矿、新疆火山云超大型铅锌矿(亚洲第二大矿)和玛尔坎苏超大型富锰矿等。

他认为,中国地质科技工作者只有参与国际交流和循环,融入世界,方能逐渐引领世界,实现中国的矿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