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绿色渐浓惹人眼

——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综述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于德福 发布时间:2019-04-09

3月22日,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透露,尽管该中心成立只有短短一年时间,但在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绿色勘查、矿山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系列成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矿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色动力

会上,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主任王京彬介绍了中心成立一年来开展的工作。

去年,该中心主要在内蒙古赤峰和新疆东天山中段开展了两个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示范项目,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中,内蒙古赤峰项目创新完善了区域岩浆热液型锡多金属矿成矿理论,建立了与高演化花岗岩有关的锡多金属矿找矿方法技术组合,提交具有大中型资源远景的找矿靶区20处,并指出该基地有望成为我国重要的锡多金属资源接替基地,具有改变我国锡资源分布格局的找矿潜力。新疆东天山项目获得了镁铁质杂岩体与黄山铜镍矿带镁铁质—超镁铁质杂岩体是同一构造岩浆产物且成矿条件优越的新认识,首次在东天山厘定了早古生代VMS(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和斑岩成矿系统,深化了区域古盆弧构造—成矿耦合规律认识,支撑岩浆铜镍硫化物矿、VMS型铜多金属矿和斑岩型铜矿找矿新勘查,提交铜镍及铜多金属矿找矿靶区22处,支撑了东天山铜镍资源基地建设。

在提交资源成果的同时,两个示范项目还围绕矿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开发技术经济条件、矿产资源环境等开展了调查、评价和综合研究,并将其成果融入到《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试行)》的修改完善中,为今后在全国全面开展生态约束条件下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开发进行了理论储备。

该中心还首次开展了地质环境本底调查,在总结本底调查方法的基础上,启动了《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本底调查指南》的编制工作,目前已完成初稿,待进一步完善后力争在今年底前通过专家论证,为我国打赢水土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科学区分哪些是自然污染、哪些是人类活动形成的污染奠定了基础。

此外, 该中心收集整理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关于矿山环境管理的相关政策、管理体系、技术方法,以及矿产勘查开发环境本底调查的技术方法与案例,总结了国外矿业环境水—土—气预测模型,参考国外先进技术理念,结合我国国情编写了矿山酸性废水(AMD)预测实验方法及流程,为我国绿色矿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更高层次迈进,进行了理念准备。

先积极实践、在理论提升后将行之有效的做法固化为相应规范或标准。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本着这一工作路线,形成的成果日渐丰富,使地质工作为我国绿色发展提供的绿色动力越来越强劲。

绿色愿景

“既要找到金山银山,又能留住绿水青山,如何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新时代摆在地质人面前的一道重要命题。”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徐学义在会上的一席话,表达了地质人的共同愿望。其实,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的成立,就是要为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之道。

而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既是中国绿色发展既定国策,也是人类发展必须解决的一道永恒课题、共同难题。

为给这一课题、难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2017年8月,以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为依托单位,联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郑州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以共建形式,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

该中心一成立,就明确了发展总体目标,即以支撑服务绿色矿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中心工作为目标,以矿产资源基地为基本单元,针对生态环境评价薄弱环节,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开展基地资源的数量、质量、生态环境一体化评价,构建矿产资源勘查、矿山规划建设、开采、生态环境修复(闭坑)全链条绿色评价技术支撑体系,努力把研究中心打造成矿产资源基地绿色评价创新与合作交流平台、矿产资源全链条绿色评价信息集成与服务平台、绿色评价标准(规范)制定与管理决策技术支撑平台、绿色评价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的示范推广平台。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成世界一流的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

围绕这一目标,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明确了重点任务和科技创新目标:在当前和一个时期内,重点开展矿产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示范及技术要求编写、绿色评价信息集成与服务研究、矿产资源全链条绿色评价指标体系及技术标准(规范)研究、促进矿产绿色评价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等工作。以创新为动力,力争在近期内形成资源基地地质环境本底的调查与表征方法,资源基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和技术流程,矿产资源技术经济与环境影响概略性—预可行性—可行性评价方法,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生态环境修复(闭坑)全链条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技术标准(规范)建议等理论成果。

为完成这些任务、实现既定目标,该中心逐渐加大了开门研究的力度。2018年,他们先后邀请加拿大、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国内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并组织了多次成果交流研讨会,在业内大力推广综合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绿色调查、绿色勘查与绿色矿山建设成果和经验。

绿色冲击波

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的成立,引起了业内单位的高度关注,一些单位直接表达了成为区域分研究中心的愿望。

为做大绿色调查评价事业,也为了探索不同地区、不同自然条件下开展矿产资源绿色调查评价的方法,2018年4月和11月,依托甘肃省地矿局和青海省有色地勘局,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绿色评价研究中心甘肃分中心和青海分中心先后设立。随后,不同景观区矿产资源绿色勘查标准、规范研究和拟订工作指南建议,不同景观区国家绿色矿山评价体系及标准研究和拟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技术指南建议,不同景观区自然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和评价技术等研究相继启动。今年,还将在黑龙江设立分中心。

在这次工作会上,该中心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详细部署:深入总结资源基地三位一体综合地质调查成果,继续推进示范项目,完善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系统总结第一轮资源基地三位一体综合地质调查项目成果,提升项目成果影响力;加强成果转化与应用,通过已发现的靶区和线索,与地方矿山企业合作,拉动商业勘查资金的跟进,促进找矿突破;进一步完善综合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召开现场研讨和技术要求培训会,推广调查技术方法;完善本底调查指南,争取年内通过专家论证;启动基于矿山生命周期的全链条绿色评价,系统集成资源勘查开发全链条研究成果,支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

今后,随着更多分中心的设立、更多不同自然条件研究课题的启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起的绿色冲击波,也必将在全国形成绿色浪潮,为中国绿色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绿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