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南疆地区绿色矿业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立 王鑫 发布时间:2018-11-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疆是一盘棋,南疆是“棋眼”。“棋眼”彰显了南疆在新疆治理当中的重要地位。

就矿产资源而言,南疆四地州铅锌、锂、锰、铁等大宗紧缺和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以及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11月9日~11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在新疆和田举办了南疆地区绿色矿业与产业发展研讨会。

“会议旨在深化南疆地区大型资源基地的找矿新突破与理论创新,大力推进南疆尤其是和田地区优势资源转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锂铅锌矿产开发产业园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南疆地区脱贫攻坚和富民固边。”主办单位之一——西安地调中心主任李文渊如是介绍。

省、部联动加大地质勘查投入

南疆地区四地州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区,包括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乌什县,是中巴经济走廊国内核心地区和必经之路。

中国地质调查局历来高度重视新疆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尤其是南疆地区。

2008年~2015年实施的部省合作新疆“358”项目,按照“主攻天山、深化阿尔泰、加快昆仑-阿尔金”的总体布局,首次实现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有效拉动了商业性矿产勘查。在南疆四地州共部署实施项目634个。其中:中央部署实施项目331个;共投入经费24.98亿元,其中,中央投入经费10.52亿元。

经过省、部联动加大地质勘查投入,拉动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加快了南疆油气、铁、铅锌、铜、金等重要找矿远景区和矿集区找矿评价工作,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程度大幅提升,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了塔什库尔干铁矿、乌拉根-萨热克铅锌铜矿、火烧云铅锌矿等大型资源勘查开发基地,改变了新疆的资源分布空间格局,为促进南疆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和建立新兴工业化体系提供了资源保障。

2016年~201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按照“计划-工程-项目”的业务布局,在南疆地区地质调查工作共部署实施了二级项目20个(含部分工作内容项目),尤其是实施了南疆地区大型资源基地调查工程,资金累计超过4亿元。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调查、能源矿产地质调查、重要矿产资源调查、城市群综合地质调查等。除大型矿产资源基地综合评价外,还特别加强了高质量水工环调查、地质灾害预防和土地质量调查项目的投入,切实解决深度贫困区民生方面的问题。

如何更好地推进南疆地区尤其是和田地区优势资源转换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何实现资源可持续开发、绿色发展成为此次会议的重要主题。

专家齐聚把脉南疆矿业协调发展

院士专家齐聚,探讨交流激烈。

会议现场,西安地调中心与和田地区国土资源局的相关负责同志首先就南疆地区找矿突破与科技创新、火烧云-大红柳滩铅锌锂大型资源综合基地调查进展及绿色矿业发展建议、和田地区矿产资源概况作了工作汇报。

记者了解到,10余年来,南疆地区基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程度大幅提升,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新发现了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大型-超大型矿床,形成了火烧云-大红柳滩铅锌锂矿、玛尔坎苏锰矿、乌拉根-萨热克铅锌铜矿、塔什库尔干铁矿等多个大型资源勘查开发基地。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和田大红柳滩锂铍矿带目前探获氧化锂资源量200万吨以上、氯化锂156万吨,预测氧化锂资源潜力500万吨以上。和田地区发现的世界级超大型火烧云铅锌矿,厚度大、埋藏浅、品位富,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铅锌矿床、也是世界第二大非硫化物锌(铅)矿床,矿带已探获铅锌资源量2300万吨以上,预测铅锌资源潜力4000万吨以上。此外,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玛尔坎苏一带锰矿调查取得重要进展。玛尔坎苏锰矿矿体品位高、厚度大、延伸长且稳定,探获资源量达5000万吨以上,有望改变我国富锰矿开发格局。

这不仅改变了新疆的资源分布空间格局,也重塑了我国铅锌矿、锂矿、富锰矿等资源格局,为有效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和新兴工业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彭苏萍,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景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登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一带一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其慎分别就西北干旱荒漠区煤炭基地水资源与生态修复技术、矿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锂矿的绿色勘查与高端开发、“一带一路”矿业投资布局作了专题报告。

在谈到矿业如何实现绿色开发时,陈景河向与会代表介绍,“矿业开发必然会对原始地形地貌造成一定的改变,但不等同于环境破坏。新时代,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能够实现高度统一,通过环境再造甚至可营造更加美好的绿色青山。”

彭苏萍院士也赞同这个观点。他表示,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新疆煤炭基地生态安全是我国煤炭战略西移的关键,要站在大的格局去开发矿业,要把矿业变成和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引点。

当天下午,中国工程院彭苏萍院士、毛景文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办公室政策调研处处长宣晓伟,以及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财务部、资源评价部及相关单位,地方主管部门、地勘单位及矿山企业代表分别就如何实现南疆矿业绿色协调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一致认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依托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南疆地区优势资源转换,包括大力推进矿产品加工转化、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群,加快深度加工的开发与建设,建立新型工业化支撑体系等,是促进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脱贫攻坚和社会稳定的难得抓手。

会议期间,以地质调查工作满足和田地区重大需求为目标,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与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协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建立合作机制,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油气资源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领域广泛开展多形式的战略合作。

资源优势转化助力南疆脱贫攻坚

“锂铍等稀有金属,铅锌、锰、铁、油气等资源都有较大潜力。”出席会议的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勘查处处长叶海洋表示,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对新时期地质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地质工作亟需转型以适应新时期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应积极发挥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的引领作用,加快大型资源基地的企业投入和资源开发,实现南疆地区资源优势转化,助力南疆地区脱贫攻坚。

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总工室主任徐学义表示,下一步中国地质调查局将从5个方面助推南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加强南疆地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面向“一带一路”建设、脱贫攻坚等国家重大需求,以支撑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为核心,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创新调查理念、转变调查方式、调整战略布局,继续在项目和经费上给予支持,以锂铍等战略性新兴矿产和铅锌锰等大宗紧缺矿产为主攻矿种,发挥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引领和拉动作用,力争取得一批重要找矿新发现。

二是持续加强资源基地综合调查评价。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开展南疆地区几个大型资源基地地质潜力、开发条件和环境影响“三位一体”综合评价,为资源基地规划布局和绿色矿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大力依靠科技创新,破解制约找矿的关键科技问题,助推找矿实现重大突破。理论与技术创新是找矿突破的根本动力,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加强成矿机制的创新研究和成矿理论总结,针对南疆地区高海拔、高寒等特殊地理条件,探索适合地质调查和资源勘探开发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找矿重大突破。

四是紧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大力开展国际矿业和地学合作。南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中亚和南疆矿产资源都十分丰富,并且有着相似的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建议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强与中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矿业和地学领域的交流合作,开展跨境成矿对比研究和矿产资源数据库建设,适时搭建中国-中亚矿业国际合作平台,并积极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降低境外矿产勘查风险。

五是依托南疆地区的资源优势,加快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建设富裕南疆、绿色南疆,助力脱贫攻坚。南疆地区资源禀赋条件好,应通过新兴工业化体系建设,形成特色的矿产开采与精深加工产业链,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造福当地经济,惠及民生,带动就业,精准扶贫。同时,要注意资源勘查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坚持资源环境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矿产开发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经济和生态效益和谐发展。

“此次会议是促进和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树立绿色矿业发展理念和助力脱贫攻坚的具体表现。”出席研讨会的和田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李辉表示,和田地区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大型资源基地优势,建设矿业工业园区,形成特色的矿产开采与精深加工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约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格局。

“和田地区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新的起点。”李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