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从敲锣预警到智能防灾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构建地灾防治“五化建设”模式纪实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李 慧 发布时间:2017-06-06

 

邵汉民(右三)在演示用激光测距监测法进行地灾监测

 

地灾防治专家讲解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

如何加强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及时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是人们在汛期来临时最为关心的问题。5月25日~26日,在陕西省商洛市召开的全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现场研讨会上,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五化建设”模式,引起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专家们的广泛热议。

地灾防治“五化建设”正在悄然发芽

在6月的夏日里,陕西省丹凤县竹林关桃花谷已经没有了盛开的桃花,但竹林雨润、溪水潺潺,却也蕴藏了另一番秦岭神韵。

谁能想到,7年前的夏季,这里曾是一片狼藉。

2010年7月23日,陕西省丹凤县遭遇200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引发了泥石流地质灾害,致使竹林关桃花谷5间房屋10亩农田被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0万元。尽管经过综合治理后的竹林关桃花谷风光秀美,游人如织,已经是秦岭生态旅游的品牌之一,但是7年前的那场天灾却给当地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2012年以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在陕西省商洛市开展了镇安县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与示范,通过研究创建了地质灾害防治“五化建设”模式。所谓“五化建设”模式,包涵管理支撑层级化、监测手段多样化、数据采集智能化、预警预报及时化和信息服务一体化,是一套新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技术体系。

目前,“五化建设”模式依靠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手段,结合地方防灾减灾的需求,已经在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上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帮“土专家”成为“专业人士”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途径,存在监测手段少、监测精度低、预警分析难等问题,同时还面临着缺少有效的业务指导与管理的困境。商洛市杨峪河镇民主村的地质灾害监测员邵汉民,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

邵汉民所在的民主村辖区有个地方叫王洼,这个有着102户人家356名群众的地方属于大面积滑坡区域,是需要重点监测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庄稼汉”的邵汉民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只是略懂一二,只能通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寻找出最有成效的监测方法。邵汉民这种边摸索边学习的日子一过就是10年,他自创了“金字塔式监测管理体系”和“埋桩法”地质灾害监测方法等,成为了一名自学成才的“土专家”。

地质灾害防治“五化建设”模式针对这种缺乏业务指导与管理的情况,给出了解决方法。

首先,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制度,建立一个层级化的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撑的融合体系。编制部门防灾工作责任制度、带值班制度、灾险情速报制度、零报告制度和监测人员管理制度等,规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运行与管理。同时,夯实县、镇、村三级行政管理部门职责,建立技术支撑单位、县级地质环境监测站和镇办国土所三级技术支撑体系,形成“三层管理、三级支撑”的模式,促进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撑相融合,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撑作用。

其次,建立手段多样化的群测群防监测技术方法体系和建实手段多样化、定量化的新型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该院设计发明了激光测距监测法,改进传统埋桩法和埋钉法,集成应用裂缝伸缩仪法、裂缝报警器法、上漆法和简易雨量法等方法,形成了一套包括7种手段在内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技术方法体系。综合利用7种监测手段,通过监测网点布设,建实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实现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前缘陡坎、后缘裂缝、坡体裂缝、房屋开裂和降雨量等定量化监测,跟踪掌握隐患点变形发展趋势。

现在,邵汉民所在的王洼滑坡监测预警示范点已经在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专家的帮助下改进了监测方法,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年近七旬的邵汉民经过专业的培训,现在已经能够很熟练地使用激光测距监测法等监测方法来进行日常监测工作。他也由一位地质灾害监测的“土专家”逐渐成为了一位半“专业人士”,成为群测群防走向群专结合防治道路的一个鲜活的案例。

“新三件”实现信息管理高效化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地灾防治专家杨旭东,曾不止一次提及新时期地质灾害调查“新三件”——微型无人机、野外调查采集PAD和云平台。杨旭东介绍说,借助以“新三件”为代表的野外智能采集系统,可以解决长期存在的数据库动态更新难的问题,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实时采集、实时传输和实时更新。

据了解,以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应用转化为核心,结合地方地质灾害防治管理部门工作需求,搭建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信息管理系统,能够集野外数据智能手机客户端采集、灾险情接报处置、灾害信息高效管理等功能为一体。

野外数据智能手机客户端采集,是基于智能手机研发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数据采集系统”,能够解决群测群防定量监测数据、宏观观测现象、灾情险情信息快速规范化、智能化采集与适时上报,实现地质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群测群防员GPS定位管理等功能。

灾险情接报处置,是在接收到监测员手机上报的监测数据后,自动分析相邻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和灾险情信息,触发相应预警等级,第一时间自动向监测员和相关负责人发送预警信息;在接收到社会公众报送的灾情险情信息后,第一时间向上报人和相应片区负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通过与气象部门合作,实时共享自动化雨量站监测数据,分析预警等级,并根据站点辐射范围向群测群防监测员及相关负责人定向发送预警信息;结合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预测信息,及时制作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产品,有针对性地发送预警信息,并通过电视或网络面向社会公众发布。

灾害信息高效管理,是基于数字地球,实现地质灾害野外调查点、测绘点和勘查点空间分布及详细调查信息的三维可视化浏览、查询和统计。

地质灾害防治也能走向“全智能”

“大家可以用手机或者PAD扫描这个二维码,就会进入地灾查询地图,可以了解身边是否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如果大家发现周围存在一些地灾隐患点,还可以拍照进行实时上传,提醒其他人进行防范和安全撤离。”5月25日,在陕西商洛市王洼滑坡群测群防监测示范点,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的地质灾害防治专家房浩正在向来自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系统的工作人员进行有关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的讲解。

据房浩介绍,每一个地质灾害点都应有一个专属身份证——“二维码”。这个二维码里隐藏着一个地质灾害点的履历表,包括名称、地理位置、类型、规模、威胁对象、防灾责任人等调查信息,以及灾害点的确定、排查情况、防治现状等过程信息。利用“二维码”,社会公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描查询地质灾害点的基本信息,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专用PAD,有针对性地查看、修改地质灾害点信息,从技术上实现地质灾害点的唯一识别、继承更新和跟踪管理。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基于互联网和地质灾害云平台,结合微信二维码扫描、野外采集系统二维码扫描和地灾地图查询等功能,打造的“掌上地灾服务中心”,有助于推动全民参与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实现防灾减灾社会化、公众化和普及化。

此外,利用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地灾地图等软件,可以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数据采集、集成管理、挖掘分析和发布服务全流程信息化、一体化;依托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整合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应急等综合防治信息,基于地质灾害防治“一张图”,可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一体化管理,有效地服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完善建立地质灾害标准化数据库,利用地质灾害数据采集系统,自动更新县级地质灾害数据库,建立“县—市—省—全国”四级地质灾害数据库自动更新机制,可以实现自下而上的数据库联动更新,为全国地质灾害动态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