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地以“硒”为贵

西北五省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纪略

来源: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 作者:段星星 杨生飞 赵禹 发布时间:2016-09-30

在我国西北广阔的土地上,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实施的一系列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使得深藏在地下的土壤密码正在被逐一破译,“高原硒都”、“边塞硒都”随之迅速崛起。

西北五省(区)主要耕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覆盖率达39%

围绕关—天、兰—青、沿黄、天山北坡等西北重要经济区带和南疆、六盘山等国家重点连片扶贫区,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调中心部署实施了一批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

《西北五省(区)主要耕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2016年部署实施调查面积2.75万平方千米,进一步提高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程度,使得主要耕地区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覆盖率由30.93%提高到39.04%,覆盖了西北地区主要经济区带的大部分耕地区,同时覆盖六盘山、四省藏区、南疆地区等部分国家连片特殊困难地区2.25万平方千米。

通过调查,在西北地区共发现富硒土壤1.19万平方千米,富硒耕地2839.78平方千米,绿色富硒耕地2066.78平方千米,富锗土壤12140平方千米。调查区内无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占调查区耕地总面积的98.4%。

调查中一项重要的发现就是,西北地区土壤整体偏碱性,有利于农作物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形成富硒农产品。小麦、油菜、玉米、水稻、葵花、百合、大蒜、芹菜、萝卜、葡萄等都是西北地区已发现的富硒农产品。

据调查,青海省发现富硒土壤3417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平安-乐都一带、拉脊山地区、柴达木盆地等地区。其中,平安—乐都地区的富硒土壤面积达840平方千米,具有分布面积广、硒浓度适中、无重金属伴生、赋存条件好等优势。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新发现富硒土壤417平方千米,硒含量高,平均含量0.47mg/kg。拉脊山地区富硒土壤1020平方千米。此外,在贵德、尖扎、化隆和循化等地区分布有富锗或含锗的土地1500平方千米,沿黄河流域从东至西块状延伸。

宁夏共发现富硒土壤4200平方千米,富硒土层厚度达2米以上,主要分布在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平罗县黄河以西地区、惠农区东北部地区,银川市黄河以西地区、香山西南麓地区,中卫市兴仁地区、喊叫水以西地区,同心县以西地区,青铜峡市、吴忠市以南直至沙坡头以北沿黄河两岸。

新疆共发现富硒土壤3276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中段一带、伊宁盆地和阿克苏地区。此外,在伊宁县巴依托海乡一带发现富锗土壤1190平方千米。

此外,甘肃省张掖—永昌一带发现分布富硒土壤892平方千米、富锗土壤9450平方千米。陕西省发现富硒土壤146.2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渭河盆地两侧的三原-阎良、临潼以及秦岭山前周至—户县一带。

通过获取的已完成调查区土壤54项元素(指标)的高精度地球化学数据,形成了区域地球化学图等各类图件,并建立了西北各省区土地的地球化学动态数据库,为地学、农学、医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应用与研究提供了数据平台。

土地地球化学调查成果转化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发现的绿色富硒耕地,如今已经成为西北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青海、宁夏等省区已将开发富硒耕地作为强省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力开发富硒、锗等特色耕地,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并已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青海东部部署实施的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成果,努力打造“高原硒都”品牌,成功地开发了富硒大蒜、土豆、青稞、鸡蛋等一系列富硒农产品。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值已达4.27亿元,富硒产业链已带动当地将近2000多户、6000多人就业,成为当地农民实现就业和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6月22日召开的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高原硒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促成平安区与相关企业和地勘单位签订合作项目框架性协议,涉及项目4个、资金1.56亿元。

宁夏吴忠市政府与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签署富硒产业战略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开发富硒产品,加快富硒食品良种工程建设,打造“塞上硒都”。通过引进和培育富硒产业龙头企业,结合粮食、枸杞、奶制品奶产业、牛羊肉、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着力开发富硒农产品,吴忠市打造了一批富硒品牌,为农业提质增效趟出了新路径。

革命老区甘肃通渭县响应脱贫攻坚战略需求,加快部署实施了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并于2016年实现全覆盖,调查成果将及时服务于通渭县民生建设,提高当地土豆等特色农产品的产品附加值。

围绕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支持兵团在南疆发展,有条件的地方扩建或新建团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的要求,地调局西安中心编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规划部署咨询报告》,拟通过部署和实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区及临近区耕地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促进兵地融合,发挥兵团的特殊作用,摸清土地地球化学背景和土地质量状况,同时,为土地资源管控、粮食安全生产、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统筹产业和城镇布局、师建城市、团场建镇、民生保障、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十三五”基本完成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

特色耕地资源的发现,开启了西北地区的“硒”望之门,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了民生建设。但截至2016年,西北地区仍有60.96%的耕地尚未开展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

为加快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地调局西安中心将围绕西北主要经济区带和国家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加大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工作力度,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西北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全力推进和完成关—天(东段)和天山北坡(东、西段)经济带,南疆三地州、四省藏区(青海、甘南)、六盘山区、秦巴山区等特殊扶持政策区和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及陕北革命老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服务扶贫攻坚。

在全面梳理以往调查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有重要意义特色元素(如硒、锗、锌、硼等)富集区和典型重金属污染区,还将开展调查评价和应用示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支撑服务特色元素富集区产业开发和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加大已发现大量富硒(锗)调查成果的宣传力度,了解地方政府和社会的需求,积极开展项目和成果对接,加快成果转化。深化青海、宁夏富硒土壤产品开发,同时以此为经验,加强与新疆、陕西、甘肃有关政府部门的联系,推进成果转化,加速富硒产业的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联系,加快富硒土地土壤的开发利用,发展特色农业,为新疆边疆的繁荣和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还要要更加重视科技驱动创新,针对西北特殊景观区和特色富硒土地资源,以及有影响的重金属污染区,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力争形成具有西北特色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创新成果。

  

西北五省耕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程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