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新闻类 > 成果快讯

在“硒”望的田野上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发现富硒土壤纪实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王琼杰 发布时间:2016-09-01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 (那个)一片高粱……”这首在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全国、歌颂大美农村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在当时的年青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印痕,也时常勾起人们对彼时美好乡村的记忆。

“八月杞园树树红,年年果实喜秋成。”金秋八月,当中国矿业报记者一行来到都兰香诺木洪地区时,仿佛一下子打开了记忆的阀门:诺木洪河水从农场里潺潺流过,一眼望不到边的枸杞树上长满了透红的枸杞,像红色的海洋挂满了希望,路边空地上晾晒的一片片枸杞,犹如一张张红地毯在喜迎客人的到来,处处一派丰收的田园景象。

“这里河水充沛,土壤肥沃,是青海省的枸杞主产区和高效农业示范区。”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以下简称五勘院)副院长刘长征说,“我们经过前期工作,近期首次在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地区发现大面积的富硒土壤后,这里将成为名副其实的‘硒’望田野!”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正如歌曲中唱道的那样:“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为她富裕,为她兴旺。”五勘院作为一支“土生土长”、专门为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勘单位,尽管组建时间满打满算不到8年,却在巴颜喀拉掘金、在东昆仑探镍、在沱沱河找铅锌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战绩,得到了国土资源部领导的高度肯定。他们在大场地区发现了一个特大型、2个大型、3 个中型金矿床在内的矿集区,探明金资源量高达200多吨;在夏日哈木发现了一个世界级的大型铜镍矿,实现了东昆仑成矿带找矿新突破,打开了该地区寻找新矿种的窗口。这次找矿新突破,为青海省当时的“资源立省”战略和长远的富裕、兴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然而,作为“中华水塔”的青海,发展特色经济,尤其是循环经济、高原特色农牧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特别是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青海省 “生态立省”战略的明确及实施,如何拓展地质服务领域,在坚持矿产勘查主业同时大力推进农业地质,开展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高原农牧业的富裕和兴旺夯实基础,自然成为摆在五勘院面前的头等大事。

事实上,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也早就认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在2004年,该省国土资源厅为开拓青海农业地质之路,在西宁及周边启动了农业环境调查项目,主要通过调查以土壤为主,作物、水等介质为辅的生态环境,查明其地球化学特征,发现一批有益、有害资源,为开发利用及预警预测提供依据。令人惊喜的是,该项目初战告捷,首次在青海这块低硒背景土地上的在西宁-平安小峡地段,发现了富硒土壤及富硒作物。该项目的实施及其成果的取得,无疑为随后五勘院开展的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奠定了基础。

好雨知时节。2008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全国开展的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扩展到西部,启动了海东地区局部的多目标调查工作。刚刚组建成立的五勘院承担了这一项目,由此拉开了向农业地质拓展的序幕。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是一项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城市、旅游、工程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基础地质调查,目前分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3个层次。”刘长征介绍,该项目通过调查东部表层土壤、深层土壤中元素分布特征,定位特色资源,在西宁-乐都首次发现了大面积富硒土壤。这一重大成果的发现,不仅为海东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也为五勘院根植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在广阔的田野上播种“硒”望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为她打扮,为她梳妆。”恰如歌中所描写的这样,五勘院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近8年来,滴滴汗水终成金,在特色农业开发、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土壤固碳潜力、土地整治与生态管护、资源调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丰收的背后是辛勤的劳动。对刚组建成立就开始进军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五勘院来说,同样面临着“万事开头难”的窘境。彼时对他们而言,硒还是一个十分陌生的词汇,至于在土壤里如何找硒,则更是一张白纸,从未有过。既无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又无现成的模板可以复制,面对首次承担的海东地区局部的多目标调查工作,该如何下手?

开弓没有回头箭,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当时的五勘院领导甩下了硬邦邦的话:马上组建团队,没有人才,可以在院技术人员中随便挑;缺乏技术,可以组织人员去外面学;后勤工作,院里全力保障。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不折不扣完成这次调查工作,树起五勘院在农业地质领域尤其是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中的品牌!

说干就干。五勘院挑选精兵强将,组建了10余人的项目团队。团队人员整体学历素质较高,都是地球化学地质等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年龄结构年轻,大部分是“80”后;业务技能纯熟,工作能力出众,吃苦耐劳。项目负责人姬丙艳思维活跃,坚持创新发展,将百姓及地方需求作为项目工作的首要目的,解难题,找结点,在富硒土壤调查评价中攻破了大量技术难关,尤其在研究富硒土壤成因、来源及迁移转化方面有独特见解,同时奠定了青海富硒土壤及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在姬丙艳带领下,已发展成长出多名土地调查评价项目负责人,现均担任平安富硒、柴达木绿洲农业项目负责。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包括了农业、环境、生态、基础地质、矿产甚至地方病等多方面的内容,且先进技术方法更新较快。想要搞好青海多目标工作尤其富硒资源项目,必须不断学习,掌握最新方法技术及思想理念,结合实际不断加深认识,把握政府动态和领导思路。五勘院积极组织项目团队参加中国地调局等单位组织的各类学习和培训班,来加强技术交流,集聚先进技术方法,并利用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杨忠芳领导的多目标团队共同承担多项研究工作的机会,不断向他们请教,了解此项工作最新的进展和理论,弥补自身的不足。此外,还多次邀请成杭新、奚小环、杨忠芳等多名知名专家莅临青海平安,现场指导富硒生态评价项目思路,解决技术瓶颈。

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点滴间积累起的技术方法终于“厚积薄发”、“修成正果”。经过短短两年的工作,五勘院在西宁-乐都发现了840km2的大面积富硒土壤,并初步认定,该区表、深层土壤均富硒,且来源于地层沉积,来源持续稳定。

2010年1月,这一重大地质调查成果公开发布后,立即引起了青海省高层的重视。时任青海省委书记强卫、省长骆惠宁分别作了重要批示。随后,五勘院在对找硒经验总结提升基础上,集成编制了《青海西宁及周边地区成果报告》,并在北京邀请於崇文、张本仁、莫宣学3名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等多名首席专家,联合对该项目成果进行了评审,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好评。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关心,国内专家的肯定与好评,技术的愈益成熟和完善,成果的不断提升和运用,使五勘院如虎添翼,调查成果不断涌现。据相关数据显示:2008~2015年,五勘院通过对近3万多件样品(土壤、水体、生物)进行高精度测试,获得了87多万个数据,建立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数据库,取得了较好的调查成果,在海东市发现富硒、富锗、富硼土壤资源分布区,其中富硒土壤1872平方千米、富锗土壤682平方千米、富硼土壤607平方千米,形成以拉脊山为界“南锗北硒”土壤资源分布格局。

“富硒土壤主要集中分布湟水谷地及拉脊山一带,平安区、乐都区富硒土壤呈现面积大、连续成片、含量较高的特点;富锗(含锗)土壤主要集中分布在拉脊山南部化隆县、循化县,湟水谷地的乐都区、民和县一带,以化隆县面积最大;富硼土壤分布在化隆县、循化县一带,表现为富硼土壤连续分布、区域富集特点。” 刘长征说。

既然海东地区发现了富硒土壤,那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海西有没有富硒土壤的可能?具有战略眼光的省国土资源厅又及时调整思路,把工作重点聚焦在了有“沙漠绿洲”之称的都兰县境内,于2015年设立了省地勘基金项目——都兰县绿州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通过采用地球化学测量方法开展绿洲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查明测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和分配特征,对主要工作区土壤母质成因进行调查;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异常进行查证,初步查明异常成因及其生态效应,对土地质量和农产品质量进行评价;研究土壤和农作物中元素的分布,提出特色农产品种植建议,为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及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对已轻车熟路的五勘院而言,开展此项目简直是“小菜一碟”。2015~2016年,项目组通过对5000余件样品(土壤、水体、名特优农产品)进行高精度测试,在诺木洪地区发现富硒土壤共计417km2 ,这也是青海省在柴达木盆地首次发现富硒土壤。

“诺木洪地区富硒土壤主要分布于农场北部,空间上呈弧状,南以诺木洪洪积扇缘细土绿洲带为起点,向北延伸至柴达木盆地腹地,西至田格里河,东止于宗加乡,富硒土壤在西侧未圈闭。富硒区内每千克土壤硒平均含量达0.47毫克,最大值为2.8毫克。”该项目负责人沈骁说,因富硒土壤范围未圈闭,随着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面积会进一步扩大。

而在刘长征看来,柴达木盆地发现富硒土壤则更有深远意义。他说:“青海省东部地区发现的富硒土壤中,每千克土壤富硒平均含量为0.42毫克,最大值为1.755毫克。对比之下,柴达木盆地发现的富硒土壤中硒元素含量略高于青海省东部富硒区。更重要的是,都兰是青海西部地区主要的粮食高产区,诺木洪地区又是全国著名的枸杞生产基地。富硒土壤的发现,将对发展特色农业、打造青海省的地理标志产品具有积极意义。

为她幸福为她争光

青海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工作自2008年正式启动后,截至目前,五勘院已陆续完成25万多目标调查工作5个,累计完成面积27900平方千米;完成1∶5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项目7个,完成调查面积4357平方千米;完成1∶1万典型地区土地质量调查评价100平方千米。其中,全省调查耕地474万亩,占青海省耕地总面积882万亩的54%。

“我们所开展的这些调查项目在特色农业开发、生态环境调查、土壤碳库、地方病防治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以富硒产业发展为龙头,已形成了较好的发展生产链,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贡献。”刘长征说。

开展调查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摸清家底、掌握情况,还要想法让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调查结果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服务、为当地农业转型服务。五勘院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以“融合需求,互助发展”为目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汇报沟通,积极做好成果汇报,及时为当地经济农业提供部署思路,探索出了一条技术与应用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富硒之路,有效推动了青海各地富硒产业的发展。

为更好地深入开展服务于海东市富硒土壤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大对特色农畜产品、特色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经过海东市平安区人民政府、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共同研究,决定由海东市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五勘院、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中心联合挂牌成立青海省高原富硒资源应用研究中心。

“该中心立足于海东市乃至全省产业园区土壤、农业、水质、农作物以及富硒功能产品进行综合性的检验检测的服务平台,为富硒产品生产基地、园区各类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早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平安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刘长征说。

“硒”望的田野带来的是丰收的喜悦,使当地人们的“生活在‘硒’望中变样”。目前,平安区富硒农业园区已形成以“两园一基地”建设为中心,辐射带动其他基地发展的格局,先后引进2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建成23处种养殖业生产及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形成富硒大蒜、红提葡萄、大果樱桃、牛羊、蛋鸡五大富硒主导产业,并以富硒种植养殖产业为依托、富硒精深加工产业为支撑、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出口贸易、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沿湟百里农业长廊高原生态富硒产业带,以洪水泉乡、三合镇、平安镇为中心建设青海高原富硒农业科技产业园。

“现在,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产值已达4.27亿元,富硒产业链已带动当地将近2000多户6000多人就业。另外,通过‘公司+协会+ 科技示范+农户’的经营模式,平安区已经分别在八个乡镇建起了富硒果蔬、饲草、马铃薯等大型生产基地。”刘长征如数家珍地说,在白家村、沈家村、大寨子村等地,以种植无公害瓜果蔬菜为主的白沈沟富硒设施农业长廊已形成规模,培养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2260名,户年均增收5000元左右。此外,在富硒设施农业长廊所辐射的5个村子中,当地的120户贫困户以“农户给农户”打工的形式实现就业。其中,有二三十户贫困户通过政府补助和自筹资金的方式,投资 3.2万元建起了蔬菜温室大棚,年收入达到3万多元,实现了脱贫。

而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地区富硒土壤的发现,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最终服务于三农,惠及千家万户。

“要充分利用地球化学调查成果信息,加大成果转化利用。对诺木洪农耕区具有硒钼碘硼等有益元素、土地质量环境优良的地区,优先发展富硒红果枸杞等特色经济作物;诺木洪北部广袤灌木林地富硒土壤应以富硒特色畜牧业、富硒特色黑果枸杞和白刺果的开发为主导。”刘长征最后建议,对香日德高产区建立名特优农产品的地球化学评价模式,从地质、土壤、水文、地球化学元素含量、光热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实现香日德地区农产品的原产地认证,打造产品的地理商标,运用土地质量档案,实现名特优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为她幸福,为她争光!”在回京的飞机上,中国矿业报记者俯视大美青海的山山水水,耳畔仿佛又回响起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好像又看到五勘院为了青海的未来,为了当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了为地勘单位争光,又义无反顾地背起了简单的行囊,迎着山谷的风,在田野上为找硒而奋斗!

 富硒红枸杞将改变当地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