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科普知识 > 地质人物

汤中立院士

发布时间:2015-03-09


      汤中立,矿床地质学家。1934年10月5日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中立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同年3月赴甘肃省地质局工作,历任分队长、分队技术负责,第六地质队工程师、大队技术负责人,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总工程师,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局高级专家咨询组组长、科技顾问。曾任甘肃省矿产储量委员会副主任、常务副主任,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技顾问。1995年后兼任地矿部高级科技顾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顾问、中国矿产联合会顾问、中国地质学会西部开发委员会副主任,兼长安大学等五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1955年汤中立以《山西繁峙滹沱河沿岸第四纪地质与果树调查的关系》的毕业设计获得好评。1956年7月他任组长的路线组在甘肃北山星星峡 - 白墩子一带进行路线调查时,曾根据转石追索发现了一个铜矿化露头,后经勘探证实是一个小型含银富铜矿床,由白银公司开采。
汤中立是甘肃白家嘴子铜镍矿床发现者之一。1958年,他带领群众报矿检查组人员(含报矿的唐东福)赴采集矿石标本现场检查,发现铜矿化露头,并经现场地质踏勘和追索,认为是有希望的铜矿点,后去大队部汇报。陈鑫认为矿石中可能含镍,经化验证实是铜镍矿。在陈鑫、陈学源指导下,在此开展普查评价,他编写了勘探设计,查明可供开采的铜镍矿体,编写了勘探报告,即金川铜镍矿床第一矿区。
 
      汤中立是在白家嘴子铜镍矿区发现深部厚大铜镍矿体有功人员之一。1965年,他作为大队技术负责主持编制了该矿床第二矿区深部铜镍矿勘查设计,进行勘探,发现-400米以下厚大铜镍富矿体,使该矿床规模跃居世界前列。该矿投产后,彻底改变了我国镍资源极度短缺状况,由此建起闻名于世的镍都 —— 金昌市。1986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和地质矿产部在金昌市建立“献给祖国镍都的开拓者”纪念碑,汤中立作为开拓者之一,被镌刻于碑文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汤中立和任端静等人致力于镍等岩浆矿床成矿规律、赋存规律和成矿机制的研究,发表了《中国镍矿床》(合著,1989)、《中国镍矿床类型及其与古板块构造的关系》(1982)、《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机制》(合著、中英文版,1998)、《金川硫化铜镍矿床成矿模式》(中英文版,1990)、《金川铜镍硫化物(含铂)矿床成矿模式及地质对比》(合著,1995)等专著,阐述了中国镍矿的时空分布规律。他认为岩浆硫化铜镍矿床分为“岩浆就地熔离矿床”和“岩浆深部熔离 - 复式贯入矿床”两种基本类型,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镍矿床的基本特征、地质背景、分类等问题。他还指出,“深部熔离 - 复式贯入矿床”是中国主要的岩浆硫化矿床类型,也是世界此类矿床的主要矿床类型,并明确提出和论证了“小岩体成大矿”的观点。在此期间,他主持完成了“金川硫化铜镍(含铂)矿床模式及区域成矿预测”项目。
 
      近年来,汤中立和钱壮志等人对“小岩体成大矿”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相继发表了《中国的小岩体岩浆矿床》(2002)、《中国镁铁、超镁铁岩浆矿床成矿系列的聚集与演化》(2004)、《中国岩浆硫化物矿床新分类与小岩体成矿作用》(2006)、《两类岩浆的小岩体成大矿》(2006)等论著,系统阐述了“小岩体成大矿”的机制,指出小岩体成大矿、深部熔离 - 复式贯入成矿机制的实质,是在岩浆侵入之前,已经发生了“预富集作用”,并指出这一过程和机制对铬铁矿、铂族元素等岩浆矿床也是存在的。2006年出版了专著《中国镍铜铂岩浆硫化物矿床与成矿预测》(合著),汤中立等人依据构造环境、岩浆作用和成矿特征等关键因素,将我国此类矿床分为四大类,对其成矿规律、资源潜力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小岩体成大矿”的机制,提出了找矿方向。
 
      汤中立在任甘肃省地矿局总工程师期间,总结了多年的找矿经验,选择以找金这一重点找矿方向,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发现坪定、九源、石鸡坝、拉尔玛、大水等一批大型、特大型金矿,使甘肃省在90年代成为产金大省。
 
      近年来,汤中立仍然奋战在生产、科研、教学的岗位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的研究。他在5所大学兼职培养了多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已发表专著8部,译著2部,论文60余篇。他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甘肃省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甘肃省优秀专家、全国地矿系统劳动模范等奖章和荣誉称号。
 
      汤中立对祖国的青少年寄托着无限美好的希望,并殷切地寄语他们:“诚实进取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无论做人、做事、做学问,都必须具备这种品质,只要沉下心来,兢兢业业地去做,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未来属于你们当中那些不懈努力的人!”
 
 
(注:本文引自《我为祖国献宝藏:国土资源系统院士画册》/ 国土资源部《我为祖国献宝藏:国土资源系统院士画册》编委会编.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