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通过成果评审

来源:地调局沈阳地调中心 作者:钱程 汪岩 发布时间:2019-10-08

2019年9月26日-28日,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北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成果报告评审会议”在沈阳召开。“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归属于“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计划,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承担。项目周期为2016—2018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查明工作区地层建造、岩浆侵入-喷发旋回与建造、构造活动特征等地质要素;实现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找矿突破,为松辽盆地外围西部地区实现油气资源勘探突破和支撑找矿突破战略行动重点矿种勘查目标的实现。

经过三年的辛苦付出,项目组按照审批意见书及批准的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全面完成了野外各年度工作任务及实物工作量。该项目于2018年10月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组织的野外验收工作,2018年11月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东北项目管理办公室组织的野外验收审核工作,并获得优秀级。通过项目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新厘定了区域地层系统、侵入岩时空演化、中生代火山序列及区域构造格架,新建立一批非正式地层单位,新发现一系列早古生代岩浆岩,剖析了龙江等典型火山盆地的建造特征和演化历史,探讨了重要构造带的形成演化机制;二是新划分出“龙江-乌兰浩特微地块(1.4Ga-2.7Ga)”,并厘定其物质组成,包括新太古代-古元古代TTG和GG等花岗质岩石、古元古-中元古代的中基性和酸性火山岩夹正常碎屑岩,为兴蒙造山带前寒武纪结晶基底构造格局的厘定提供了新依据;三是新发现化石产地40余处,其中晚二叠世盾籽化石、伸长乌法木(新种)、核形石灰岩和晚侏罗世美丽扎鲁特蕨属(新属新种)为东北地区首次发现,为恢复区域岩相古地理环境和区域地层对比提供了新资料;四是在大兴安岭西南坡乌拉盖地区新发现中国第四例球状岩石,由浅成流纹斑岩和文象花岗岩组成,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后的伸展背景;五是在大板镇、海拉斯台、哈拉黑等地新识别出多处蛇绿混杂岩,为兴蒙造山带大地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六是编制了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相古地理图及晚二叠世以来构造盆地分布图,为松辽盆地西缘晚古生代岩相古地理研究及能源资源勘探提供了新依据;七是新发现雅鲁河断裂古地震遗迹、淘海营子第四纪冰川遗迹等,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八是圈定了2条铜银等多金属和1条石墨成矿亚带,新发现矿(化)点167处,为兴安盟和赤峰两个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九是新发现烃源岩37处,并在扎鲁特盆地中圈定油气勘探有利区167km2,为松辽盆地西缘油气资源勘查提供新靶区。

依托本次工作成果申请并录入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库项目2项,总经费555万元;申请并获批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科技论文73篇(其中SCI 11篇、EI 7篇、中文核心期刊等55篇)、科普文章3篇,完成科普视频作品2件,开展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5次。

通过该项目培养业务骨干24人、研究生20人,打造了多个地质填图及地质编图与综合研究的核心骨干团队。培养地调局填图科学家8人。获“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分会理事”1人、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