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兴蒙造山带关键地质问题研讨暨二连-东乌旗项目成果交流野外现场会成功召开

来源:中国地调局基础部 作者:王树庆、刘洋 发布时间:2018-08-08

2018年7月23-25日,为进一步贯彻十九大以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切实落实局基础地质业务工作“1+1+6”机制,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统一部署下,“兴蒙造山带关键地质问题研讨暨二连-东乌旗项目成果交流野外现场会”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成功举办。

来自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地质所和地质力学所、局属六大区地调中心,以及参加二级项目所属地勘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北地质大学等单位近五十位专家、学者齐聚锡林浩特,围绕“兴蒙造山带中段古生代造山带演化和石炭-二叠纪沉积古地理及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背景”主题,在野外关键地段考察的基础上开展了学术交流。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相关负责人指出,以北方造山带调查研究为契机,通过野外现场交流研讨,提升我国在中亚造山带关键地球科学问题的研究水平,并充分发挥区调工作对北方新区新层系油气资源的支撑作用。项目成员分别就“兴蒙造山带中段造山带结构及演化研究新进展”、“内蒙中部晚古生代地层研究”、“内蒙古昌图锡力地区陆相火山岩型多金属矿及大兴安岭南段岩浆作用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以及“西乌旗迪彦庙蛇绿岩、前弧岩系成因及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约束”做了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热议。与会专家学者参加了迪彦庙蛇绿岩和前弧岩系的野外考察,并冒雨查看了二级项目在昌图锡力取得的突破性找矿成果。

针对本次现场考察认识,和之前在西拉木伦构造带的考察成果,基础部于7月25日再次召集与会专家召开了中国北方造山带地质调查成果进展的研讨会。会议先由区域地质调查处副处长解读了区调新规范,从项目立项、设计、野外验收及成果评审等不同阶段提出了新的要求。天津地调中心同志做了“华北北方造山带结构与洋陆转化研究进展”的汇报,将华北地区十余年来在北山造山带、兴蒙造山带中段的成果进展再次向专家学者汇报。

参会专家从对于重大地学问题的不同认识,到晚古生代地质背景与油气的关系,从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到地层的厘定,均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现场研讨会进一步加强与东北、西北地区对北方造山带等关键地质问题的交流与合作,推出一批原创性成果,促进基础地学理论创新发展。

自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实施“二连—东乌旗成矿带西乌旗和白乃庙地区地质矿产调查” 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地质调查成果,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团队。如在苏左旗二道井—西乌旗迪彦庙地区新识别出一条石炭纪蛇绿岩混杂岩带及代表初始俯冲的前弧岩系,进一步细化了晚古生代造山带结构及洋陆转换的启动时间;在阿巴嘎旗查干诺尔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早古生代蛇绿岩及岛弧岩浆岩,进一步明确了兴蒙造山带早古生代南北双向俯冲形成的沟-弧-盆体系,为早古生代构造格局重建及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区调工作的基础上,在大兴安岭南段昌图锡力地区新发现陆块火山岩型锰银铅锌多金属矿,总结了成矿地质背景和规律,为区域上寻找同种类型的矿床提供了依据,支撑了大兴安岭南段国家级有色金属资源基地建设。这些成果提高了学术界对兴蒙造山带中段古生代造山带结构及洋陆转换过程的认知水平。

 

室内学术汇报现场

迪彦庙蛇绿岩野外研讨现场

参会代表野外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