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大兴安岭南段西拉木伦河-古亚洲构造域演化野外现场研讨会成功举办

来源:地调局沈阳地调中心 作者:汪岩、陶楠 发布时间:2018-08-01

“夏雨滋润,激情涌动”。2018年7月20-22日,“大兴安岭南段西拉木伦河-古亚洲构造域演化野外现场研讨会”在内蒙古赤峰市成功举办。这是为进一步贯彻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九大以来对地质工作的新要求,切实落实中国地质调查局“1+1+6”机制,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统一部署下,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成功举办的一次规模较大的野外学术现场研讨会议。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省级地调院、行业地勘单位、高校等单位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赤峰,围绕“大兴安岭南段西拉木伦河-古亚洲构造域演化”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所李锦轶研究员,吉林大学张兴洲教授等6位专家就“西拉木伦河构造带等东北地区古生代重要断裂构造带演化特征”及“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前中生代重要地质构造单元研究新进展”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引起了与会百余名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热议。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首席沙德铭主持了开幕式。沈阳地调中心总工程师朱群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一步加强与各单位深入交流与合作,探寻国际前沿地质领域发展方向,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推进基础地质学理论研究创新发展”。 

2016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始实施“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地质矿产调查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地质调查成果,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区域地质调查研究团队。如在黑龙江省龙江县大泉子屯地区识别出24-25亿年新太古代TTG岩石组合,在乌兰浩特地区识别出18亿年古元古代变质表壳岩组合,首次确定了龙江地区和乌兰浩特地区存在前寒武纪基底残块;在西拉木伦河大板镇、海勒斯台、爱民屯和巴拉格歹地区新识别出多条古生代构造混杂岩带,为进一步研究西拉木伦河构造带、贺根山-扎兰屯构造带和大石寨-蘑菇气构造带演化特征等提供了新的证据。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大兴安岭中南段洋陆转换以及兴蒙造山带东段早期地质记录的认知水平。 

本次研讨会野外实地考察了赤峰市北部巴林右旗至通辽市扎鲁特旗一带近年来由沈阳地调中心实施“大兴安岭成矿带突泉-翁牛特地区地质矿产调查”二级项目新识别出的石灰窑、吉林达坝和半拉山构造混杂岩等重要地质记录,来自多个地勘单位和高校的专家学者现场对野外地质现象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次大会既让参会代表了解到了东北地区、特别是大兴安岭地区西拉木伦河-古亚洲构造域研究发展的趋势、最新研究成果,也加深了“洋板块地质学新理论”的认识。参会代表们既是一名倾听者,也是一名参与者,享受了大会带来的脑力激荡和视觉碰撞,圆满达到了会议的预期效果。会后,各位代表带着收获依依不舍地离开,期待着在下一次基础地质野外现场研讨会议上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