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晚新生代地表作用与生态环境效应研讨会召开

来源:地调局地质力学所 作者:胡健民 发布时间:2018-06-06

为了更好地支撑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发挥基础地质调查的先行性作用,科学揭示地球表层系统所蕴含的圈层相互关系地质记录,探讨人与自然关系,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力学研究所于5月28日在京组织召开了“晚新生代地表作用与生态环境效应研讨会”。

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直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以及南京大学、长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等院校和河北省地矿局等单位的相关专家参加了会议,并就如何应用地球系统科学服务自然资源调查、支撑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展开了充分研讨。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部相关领导介绍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新定位,以及地调局在基础地质调查方面中长期规划的总体思路,强调要充分发挥区域基础地质调查先行和引领作用,解决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关键基础问题,深化多圈层交互作用调查,全面支持服务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地球系统科学发展。

地质力学所副所长表示,将依托地调局“特殊地区地质填图工程”,关注的新生代地表过程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基础地质支撑各类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发挥地质技术方法的独特作用,提出生态修复的地质解决方案。

胡健民研究员介绍了近几年在探索特殊地质地貌区地质填图技术方法过程中,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在揭示晚新生代构造、地层格架与环境变化主要成果之后,围绕基础地质调查的需求变化,探讨了晚新生代地表作用、各圈层相互作用及相应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今后主要的科学目标、调查内容和重点部署地区。

与会专家认为,晚新生代地质构造与地貌的调查相对薄弱,自然资源综合管理要求地质工作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技术支撑,为重大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地学解决方案,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地球系统科学将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地核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大跨度的学科交叉,构建晚新生代地球系统演变框架,理解当前正在发生的过程和机制,预测未来千年尺度、百年尺度的变化,是基础地质调查的重要理论基础,将对今后基础地质调查的工作部署、相关学科融合提供全新的思路发展路径。晚新生代是地质历史时期我国地质地貌格局、气候环境变化显著的时期之一,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对这种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地表作用过程实际上是表层系统所发生的一系列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作用,土壤与地表风化层是地表地质作用过程的综合结果,要重视土壤与地表风化层的调查,特别重视地球关键带的调查,并提出建议,针对地表作用与圈层相互关系的调查与研究,尽快建立相关的科学仪器测试实验中心。此外,专家们对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分布与发育特征也进行了解读,提出了一些需要先行开展的重要区域。

专家们认为,晚新生代地表作用与圈层相互作用这个定位非常符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