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来源:地调局武汉地调中心 作者:黄长生、赵信文 发布时间:2017-07-18

为支撑服务珠三角经济区发展,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领导下,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于2009年启动了珠三角经济区环境地质综合调查项目。调查区涵盖粤港澳大湾区除香港和澳门之外的所有范围,累计投入经费6000多万元。今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重大战略决策,武汉地调中心迅速行动,会同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局等单位,对最新调查资料和以往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基本结论是:粤港澳大湾区地质条件优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高,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现就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提出五点建议:

一、调查评价结果显示大湾区土地质量整体良好,建议在四会、高要、高明、从化和台山优质富硒耕地集中连片分布区规划建设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基地,助力大湾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占补平衡”难度大,污染日趋严重,制约着大湾区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此,查清大湾区土地质量现状,科学规划利用好每一寸土地,充分发挥优质耕地资源的价值,对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共建意义重大。

粤港澳大湾区(除港澳)土地质量以一级和二级土壤为主,占总面积的77.2%。适合发展绿色农产品的产地面积达52.4%,主要分布于肇庆大部、江门中西部、惠州大部分、广州北部、东莞中东部、深圳西北部和东部以及佛山、中山、珠海的小块区域。适合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面积达82.5%,主要分布于主要分布于肇庆高要和四会、江门恩平和鹤山、珠海、中山、广州中部和北部、东莞西部、深圳东部、惠州的博罗和惠东等地。此外大湾区大面积分布着得天独厚的富硒优质耕地,耕植土硒含量最高值为2.209微克每克,平均值0.55微克每克,高于我国表层土壤硒平均值。其中硒含量高于0.6微克每克的耕地面积达135.8万公顷,这些富硒耕地是发展特色农业的珍贵资源,建议在开发中加以保护,培育大湾区绿色产品,打造特色农业现代化产业,助力大湾区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二、湾区内地热资源丰富,建议在珠海、中山规划建设集约化地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动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服务大湾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地热能是清洁环保的新型可再生能源,湾区地热资源储量大、分布广,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能对缓解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资源压力、实现非化石能源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区内地热资源总量达14000×1015焦耳,可开采热量800×1015焦耳。其中地下热水可开采热量约每年5.5×1015焦耳,包括水温介于90℃至150℃的中温地热田3处:惠州市矮陂镇黄沙洞温泉水温118.2℃,中山市虎池围温泉水温99℃,中山市三乡泉眼温泉水温95℃;25℃至90℃的低温地热田72处。主要分布于中东部的广州、佛山、东莞、深圳、惠州,西南部的中山、珠海、江门的恩平和台山,及肇庆北部等地区。此外,惠州东部是干热岩的重要远景区。

粤港澳大湾区地热资源量可折合标准煤每年32万吨,若代替燃煤发电,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3.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720吨。但目前大湾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大部分仅用于温泉洗浴,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空间大。建议在珠海、中山规划建设集约化地热能开发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进一步推动和支持地热发电技术研发,促进地热能梯级开发,推动浅层地温能利用,研究开展惠州地区干热岩勘查,服务大湾区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三、区域地下水资源潜力巨大,建议在广州、肇庆、江门、惠州等资源丰富区可适当开发利用地下水,对应急水源地加强保护并完善开采设施配套,为大湾区用水安全提供支撑

地下水不易污染,相对清洁,是良好的应急和后备水源,能够

有效应对饮用水污染等供水突发事故,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供水安全。

除香港和澳门地区外,大湾区地下淡水天然资源总量约每年1.5×106万立方米,允许开采量约每年0.8×106万立方米。其中肇庆市、佛山市、东莞市,广州花都区,惠州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江门台山市及深圳南山区等地区地下淡水资源丰富,水质量良好,96.8%的区域地下淡水未受到污染,水质优良率达77.1%。局部地区水质较差,主要呈点状分布于广州、佛山、东莞和惠州等聚居区、工业园区和垃圾填埋场附近。

区内降雨量充沛,河流等地表水丰富,对地下淡水补给充分,目前区内地下淡水利用率低,开采潜力较大。区内2.33×104平方千米的区域地下水防污性能良好,这些地区的地下淡水可为区内提供较好的后备/应急水源。已圈定后备/应急地下淡水水源地、远景区24处,允许开采资源量约每年1.0×105万立方米。在肇庆市、佛山市、东莞市、广州花都区、惠州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江门台山市及深圳南山区等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区可适当开采地下水。建议加强水源地保护,避免地下水污染,防治岩溶地面塌陷等环境地质问题,完善配套开采设施,为大湾区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四、区域地质遗迹资源众多,建议将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的“三区一带一中心”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规划,丰富旅游资源的科学内涵,提升旅游品质

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典型、特殊的地质现象,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

粤港澳大湾区在地质演化历史过程中,因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类型齐全的地质遗迹。拥有省级以上地质遗迹65处,其中世界级4处,国家级22处,省级39处。涵盖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灾害三大类,包括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典型矿山、典型地貌、水体景观、火山遗迹、海岸带、地震遗迹和地质灾害遗迹等14种类型。主要分布于以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代表的广州-佛山中心区,以封开、恩平国家地质公园及增城省级地质公园组成的三个周边区,以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凤凰山国家矿山公园、鹏茜国家矿山公园为代表的海岸带,形成“三区一带一中心”的分布格局。

地质遗迹资源是支撑旅游产业的重要基础,以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为例,创造就业岗位约3000个,每年拉动消费超过50亿元。区内已建成国家地质公园4个、国家矿山公园2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仍有大量地质遗迹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可为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增长点。

建议将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的“三区一带一中心”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旅游产业规划,丰富旅游资源的科学内涵,提升旅游品质。优化增城地质公园、巽寮湾海蚀地貌等的资源配置,推进佛山南海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紫洞火山岩地貌、黄圃和七星岗海蚀地貌等地质遗迹的有序开发,并加强保护。

五、调查评价表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建议规划建设中在广州、佛山、肇庆、深圳应高度关注岩溶地面塌陷,在中山、珠海、江门等地应充分考虑软土地面沉降等问题,采取规避、处置等预防措施,提升大湾区防灾减灾能力

大湾区区域地壳整体较稳定,91%以上的区域适宜城市群与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存在岩溶地面塌陷、软土地面沉降、崩滑流等地质灾害以及水土污染、海岸侵蚀、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其中,岩溶地面塌陷和软土地面沉降是大湾区两类重大地质环境问题。

大湾区内可溶岩分布面积2658平方千米,其中地面塌陷高易发区面积415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广州市白云区、花都区,佛山市高明区,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等地;中易发区面积702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广州市花都区,肇庆市鼎湖区、高要市、怀集市和四会市,深圳市龙岗区等地。

区内软土分布面积11187平方千米,厚度超过10米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广州、中山、东莞、珠海、江门的八大入海口门地区及江门至中山、佛山的部分地区,面积达2846.3平方千米。厚度超过30米的区域325.8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珠海、中山、江门和广州的河口地区。软土地面沉降累计大于50厘米的区域761平方千米,主要分布于鹤山市以北的平原区,中山横门水道两岸及港口镇北东、浪网镇南西一带,江门双水-睦洲一带,中山坦洲,珠海斗门白蕉镇、红旗镇和三灶镇一带,深圳沙井镇一带;沉降量10~50厘米的区域5587平方千米,分布于佛山三水-高明-南海-广州片区的北江两岸及西江东岸一带、均安-顺德-石楼-麻涌以南至珠江入海口、江门市以南的西江和潭江两岸至出海口区域、恩平南部横陂-北陡-台山沙栏一带沿海区域等。

建议广州、佛山、肇庆、深圳及中山、珠海、江门等地规划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岩溶地面塌陷、软土地面沉降等重大地质环境问题,采取规避、处置等预防措施,加强调查研究与监测工作,提升大湾区防灾减灾能力。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粤港澳湾区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工作力度,重点在海岸带(海岛)综合地质调查、地热资源调查、水土环境调查等方面深入开展工作,加快建立地质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和地质信息服务平台及时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提供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