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国家需要的就是我们想干的

成都综合利用所走进科技型创新企业现场务虚谋实事

来源:地调局成都综合利用所 作者:袁波 发布时间:2017-03-22

“协同创新、融合创新”成为今年全国地调工作会议的新词。适应地调工作新常态,引领并推进矿产综合利用工作调整转型已成当务之急。这个春天,作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中国地调局成都综合利用所正在加紧“吃透”“消化”会议精髓。近日,所班子一行带领全所精兵强将,深入科技型创新企业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召开现场务虚会。通过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寻找合作,努力将地调科研成果朝市场转化产业链延伸。

作为全国稀土行业领先企业和中国地调局直属单位控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盛和资源2012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并上市。子公司乐山盛和稀土长期专注于四川氟碳铈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及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具备做大做强稀土产业的发展实力,成为四川稀土冶炼分离龙头企业。科研人员走进选矿车间、测试车间、冶炼车间,现代化的进口设备、先进的全自动流水化作业链映入眼帘。大家边看边问,与企业员工深入交谈的过程中不时碰撞出了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

今年,成都综合利用所将以稀土为核心,以“三稀”资源为重点,兼顾锂、铀等其它能源资源矿产,围绕重点矿产资源领域、能源领域和地质环境领域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和科技创新。盛和资源正是该所地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联系最紧密的最强转化产业大本营。

“没有紧迫感,就无法激发创新的动力;不占领创新高地,我们将难以赢得未来。”这是所长胡泽松最近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放眼世界,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聚焦国内,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趋势没有变,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作用没有变,地质工作的先行基础地位没有变。新常态下,我国地质调查工作依旧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深刻认识新常态下地质调查工作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如何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的定位和思路,如何在引领支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地质调查工作?”……两场专题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学习领会工作精神的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建言献策,气氛活跃。

矿产综合利用工作怎么干?

抓住转型发展新机遇

新常态下,聚焦中央要求、部局部署,围绕全力支撑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精心服务国土资源中心工作,深化改革,推进创新,仍是当前地调科研与矿产综合利用在支撑服务国家工作中的首要着力点。

作为一支从事公益性地调工作的“中央军”,成都综合利用所今年在工作部署中牢牢把握了三个结合:把握国家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重大需求,找准综合利用工作的着力点;把握地质调查的发展机遇,找准综合利用的发力点;把握服务国家矿产资源管理的重大机遇,找准综合利用的立足点。

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

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仍是地质调查工作首当其冲的突破口。按照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的新时期地质调查工作的总体思路。今年,成都综合利用所重点安排了五项科技创新工作:一是以稀土为核心,以“三稀”资源为重点,兼顾其它能源资源矿产,围绕重要矿产资源领域、能源资源领域和地质环境领域开展综合地质调查和科技创新。二是发挥技术经济评价专业优势,推动建立与资源评价、环境承载力评价相适应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体系。三是发挥地调评价、成果集成、成果转化的作用,为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积极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启动“贵州毕节-六盘水地区能源三稀资源大型基地”建设,助推乌蒙山毕节地区脱贫攻坚。五是加快地质科技创新,精心服务和积极参与国土资源部“三深一土”和中国地质调查局“五大科技攻坚战”,发挥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引领作用。

激发协同创新融合创新活力

2017年全国地调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地质科技体制改革,促进调查与科研深度融合,用科技创新改造、支撑、引领地质调查。新常态下,中央与地方地质调查工作要努力朝着协同创新、融合创新的方向发展,凝聚工作合力。同时,还要深化战略合作和协同配合,实现联动与融合。目前成都综合利用所已与四川省地矿局、贵州省地矿局、中核集团地质事业部、四川核工业地质局、四川煤田地质局、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盛康宁(上海)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单位积极对接,洽谈合作,抢抓机遇,强强联合,努力形成协同创新、融合创新的新格局。

2017年的工作安排,着实让全所职工精神振奋。“形势明朗了,定位清晰了,工作更有方向、更有干劲了。”这是大家座谈后普遍反映的切身感受,也是全所每一位地质调查工作者迫切想要寻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