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直属单位

沂蒙山1:5万水文地质调查以“四个服务”为精准扶贫提供支撑

来源:地调局水环中心 作者:王新峰 李伟 发布时间:2016-07-21

 

处于沂蒙山革命老区的沂源县,平均海拔400米,素有“山东屋脊”之称,是沂河、汶河、淄河、弥河源头。该区位于地下水补给区,地质构造复杂,找水难度大,山区普遍存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一方面,由于水文地质调查精度较低,水文地质资料对于地下水勘查、规划的指导性不强,加之受限于地下水勘查的方法技术,盲目打井时常发生,致使群众财产损失较大;另一方面,山东经济发达,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水文地质条件演化程度高,逐渐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污染、环境恶化等现象,地质环境问题较突出,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缺水问题影响了当地群众生活水平,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解决全县人民群众饮水困难,破解水资源对经济发展的瓶颈,一直是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头等大事。

2015年,由地调局水环中心承担实施的“沂蒙山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在沂源县正式启动,历经1年的努力,调查村庄525座、人口42.8万,填写水文地质点、地质点表格1288张,完成水文地质调查2000平方千米、水文地质钻探3125.4米、岩土水样分析563组、岩溶洞穴探测1447米、水文动态监测点54处,取得了系列成果。

一是服务需求,践行“项目落地、成果开花”的承诺,认真落实了精准扶贫,通过实施精准找水,解决了4.4万群众饮水困难。2015年度共实施完成娄家铺子、池埠、毫山、北官庄、三宝官庄、石楼、四官旺、侯家官庄、计宝峪、荷花池、黄土泉、车场等16口探采结合井,合计进尺2377米,涌水量达17856立方米/天,为西里镇、鲁村镇集中供水提供了饮用水水源,解决了4.4万余人饮用水困难,使1:5万水文地质调查成果直接转化为和谐乡村建设、村民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二是服务开发,加大成果转化,开展典型岩溶洞穴探测,为“溶洞之乡”提供技术支撑和景观设计服务,有效提升了岩溶景观资源开发。根据对工作区洞穴分布规律的分析,并与地方旅游实际需求对接,对区内3个层位6个典型洞穴进行了探测,共计探测长度1477米,除发现中层溶洞中有第四纪冰期洞穴沉积物,对研究区内古气候及水文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外,绘制的洞穴平剖面及截面图及洞穴成因及演化分析成果等,为洞穴景观设计、宣传和岩溶洞穴科普提供了支撑,优化了景观导游图和洞穴四维展示图,提高了科普知识展示度。

三是服务提升,通过水文地质调查,圈画了富锶矿泉水分布范围,结合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其成因,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措施,为“矿泉水之乡”持续发展给足动力。查明工作区内富集的矿泉水以锶型为主、偏硅酸性次之,首次在车场发现锂含量达到矿泉水标准的地下水,并根据地下水水样测试分析结果,圈定了7处富锶矿泉水水源地,分析认为花岗岩基底经区域地质构造连通岩溶水,形成了水量可观、水质良好的优质天然矿泉水,但经济林果业的快速发展,农药化肥的过渡使用正在加速地下水劣化,在矿泉水水源区和富集区加大林果业整治和圈定水源保护区,迫在眉睫。

四是服务发展,支撑经济与资源协调,为地下水的科学开发规划与产业布局提供了支撑。沂沭河源头区以山间断块岩溶蓄水构造为主,基于含水岩组分布及富水性、地下水补径排特征、地下水水位动态、水化学分析,在构造与岩性组合有利部位,分析并圈画了地下水富集带21处,允许开采量达80000立方米/天,为地下水规划和产业规划、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梳理项目成果,科学编制水文地质基础图件,形成成果集成转化;二是继续开展蓄水构造模式分析,为贫水区科学、经济找水提供理论和实例参考;三是针对沂蒙山革命老区突出的水源地枯竭、地下水疏干、岩溶塌陷以及地下水环境劣化问题,制定专门研究方案,予以在项目实施中一一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