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英雄地质队的“英雄大会”

——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建队60周年纪念活动见闻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武海炜 张辉 发布时间:2018-11-02

泱泱齐鲁,有泉水喷涌、荷花飘香的济南,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泰安,有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青岛……山东省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城市众多,像是晴朗的夜空中群星遍布。在这星光熠熠之中,有一颗极其闪亮的“英雄”之星——招远。说它闪亮,是因为这里是闻名世界的“中国金都”,黄金资源遍布全境,藏量丰富;称它为“英雄”之乡,是因为这里诞生了全国惟一一支被国务院授予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以下简称“地质六队”)。

1958年,带着为祖国寻找宝藏的责任和使命,一支由94人组成的队伍开进招远玲珑,揭开了中国黄金勘探史上崭新的一页;1966年,三山岛金矿作为全国第一个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被发现;1977年,全国第二次金矿地质会议上,“焦家式金矿”被正式确立,打破了大断裂只导矿不储矿的“金科玉律”;1985年,《焦家式新类型金矿的发现及其突出的找矿效果》荣获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摘得了地质科学界的最高桂冠;1992年,国务院隆重召开命名表彰大会,授予六队“功勋卓著无私奉献的英雄地质队”光荣称号。从此,“英雄六队”声名远扬,照亮了招远,也照亮了全国地勘队伍。

就在该队成立60周年之际,原地质矿产部部长朱训写了贺词:“牢记使命,再立新功”。短短八字间,饱含着老部长对地质六队过去成绩的肯定,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期许。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金秋的招远,天气已经很凉,前往野外钻探现场的路程虽不是很远,但却十分颠簸。大巴车在乡间蜿蜒的小路上穿梭,路两旁红红黄黄的树叶子随风摇曳,依然能塑造出秋收季节金灿红火的气质。看着沿路的乡村风光,大家不一会儿就抵达了目的地。这里是地质六队60周年纪念活动的第一站——“山东省招远市水旺庄-李家庄大型金矿床深部及外围金矿调查评价”项目基地。

握手、寒暄、拥抱,下车后,许久不见的白发老人一碰面,便有着说不完的话、诉不完的情。这些老人都是地质六队的老英雄,在地质六队的英雄路上立下了赫赫战功。

该队党委书记林少一说,队里退休老人有的早已移居外地,当地的也很少能聚到一起,队里借助建队60周年这样一个机会,让这些很久没见的老人聚在一起,聊聊天、说说话,到现场看看队里的野外项目进展情况,提意见、谈建议,既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六队未来更好地前行。

“现在焦家式成矿理论和金矿深部探测技术都取得了进一步成果,这个3000米钻孔在以前是没有想过的,未来深部找矿前景一定是非常广阔的。”记者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看着轰鸣的钻机以及摇曳在风中起舞的“英雄地质六队”队旗竖起了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个水旺庄3000米深部金矿勘查科研钻项目外,地质六队还承担了招远市干热岩2000米勘探项目,这几年钻探施工业转型初见成效。2013年以来,该队年均完成钻探工作量30万米,完工1500~2000米钻孔201个,2000米以上钻孔67个,多次刷新全国小口径钻探孔深记录,在超深、超斜、超难钻孔施工和复杂地层钻进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当大家沉浸在技术交流和业务探讨中的时候,记者的目光偶然扫到了钻井点和项目人员落脚点水旺庄村委中间的一条河上。原来,看起来近在咫尺的工作地和休息地之间,还隔了一条不宽不窄的河,大家往返通行,要走过河上架的一座水泥桥,这座水泥桥看上去稳固结实、新修不久。

看出了记者的好奇,林少一笑着解释说,这座桥是地质六队帮村里修的。当时他们来到项目基地考察时就发现,村民来村委办事,只能绕弯走很远的一条路,队里索性新建了这条路,方便百姓也方便自己。

果然不愧是英雄地质队的担当,心系百姓、服务百姓的初心已经融入在了血液里。

共述古今 几度哽咽

10月28日上午,招远市金都宾馆二楼金都会议厅内,地质六队建队60年座谈会在这里举行。出席座谈会的除了地质六队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代表外,还有特邀的原地质六队的老专家们、招金集团董事长翁占斌以及中国矿业报社副社长刘雅彦。

全员落座以后,记者才发现,昨天一同前往基地的老人——李宏骥、李士先、洪文仁、黄德业、姜洪利等,都是当年大名鼎鼎的“英雄”。当然还有在地质六队历史上写了辉煌一笔的原六队队长干风林、张通、崔书学等。这场座谈会正可谓“英雄地质队”的“英雄大会”。

林少一在致辞中讲道,60年来,地质六队人依靠科技,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找矿奖、科技奖58项,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37项,涌现出以干风林、李宏骥、李士先、洪文仁、黄德业、姜洪利等为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部级劳动模范、省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等先模人物30余人。

如今,地质六队已发展为拥有职工1402人,在职专业技术人员276人;专业仪器设备千余台套,产业领域涉及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探矿工程施工、工程勘察与施工、大地质服务等方面的综合性地勘单位,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地矿系统前列。

以林少一为代表的领导班子,没有忘记过去的辉煌历史和大家披荆斩棘、深耕胶东的辛勤工作。地质六队人怀着地质报国之初心、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克服了种种困难,先后探明了各类型金矿百余处,累计探明金矿资源储量2600余吨,为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谈起过往,大家几度哽咽。地质六队原队长干风林在回忆以前下井子、爬大山的往事时说,地质六队的技术实力和找矿成果是毋庸置疑的,地质六队不仅是一支能找到大矿的专业队伍,更是地质队伍中的“精神大矿”。老一代地质工作者坚持“三光荣”精神创造的精神大矿得以薪火相传。

地质专家李宏骥提到,如今的地质六队,是大家用辛勤的双手塑造的,从盲目找矿到“心中有数”地找矿,这过程饱含辛酸,其中不仅有汗水,还有血泪甚至是生命,有一些人在工作中牺牲了。

听着这些故事,大家忍不住落泪。原来,这样一支队伍背后,也有过起起伏伏。1993年,和全国的地勘队伍一样,地质六队各项事业也跌入低谷,分队相继撤销,金矿勘查几乎停滞,大批职工下岗、下海,自谋生路。地质六队由此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然而地质六队干部职工没有抱怨,没有气馁,他们紧紧团结在队党委的周围,从机关、实体到个人,想方设法闯市场,齐心协力渡过难关。历经了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六队的技术团队没有沉沦,他们在艰难的岁月里也不忘在实践中创新与发展焦家式成矿理论。

这样的历程,林少一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波澜壮阔”。他说,栉风沐雨六十载,波澜壮阔英雄路。地质六队几代人牢记使命、同心同德、勤勉奋进,共同创造了“英雄地质队”的精神财富。

而如今,他一再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地质六队在回首过去成绩的同时,不能沾沾自喜,更不能止步不前,要守住英雄地质队敢于拼搏的精神大矿。

他是如此说的,更是如此行动的。近几年来,地质六队干部职工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局党委决策部署,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深化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他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规范党内生活;

——他们不断创新金矿勘查理论与技术,科研实力明显提升。小口径钻探更是保持了全国领先地位;

——他们加快走出去步伐,先后在内蒙古、青海、新疆等20多个省区和美国、苏丹、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非凡成绩;

——他们在矿业开发方面更是稳步推进,先后同中国黄金集团、山东黄金集团、招金集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扎实推进金矿联合开发项目。

尤为一提的是,近两年,地质六队认真贯彻落实局党委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部署,积极推进钻探施工业向科学钻探、工程应用钻探以及油气钻探等新领域和高精尖领域的转型。他们还在大地质服务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逐渐培育扶持大地质服务产业,在水文与环境地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地质灾害勘查与治理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全面提升。

“进入新时代,要把荣誉珍藏,勤奋应对挑战。”林少一时常提醒大家,下一步,地质六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局党委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强化英雄地质队品牌建设、创新发展焦家式成矿理论和金矿深部探测技术,加强深部地质找矿核心竞争力建设,着力构建地质勘查、大地质服务和钻探施工三业并举的新格局,稳步推进矿业开发,持续抓好民生建设,谱写幸福和谐美丽六队新篇章。

老少同台 其乐融融

文艺汇演很常见,但是地质六队的汇演却别具一格、别有特色——不在剧场、也没在会议室,他们将台子搭在了家属院中间的大广场上。

林少一介绍说,队里几乎每年搞一次文艺活动,都是在家属院的广场扎台。家属院里都是地质六队的干部职工,选在这里一方面方便他们来看演出,另一方面老人孩子多,大家凑在一起更热闹。

走在家属院里,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幸福感。这是一个特别有历史感的院子,演出台所在的广场中心竖立着著名的“英雄碑”,上面镌刻着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对该队做出的批示:“请国土资源部转告山东六队职工,祝贺他们在金矿勘查中取得重大发现,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环绕广场,是成群的家属楼,这些建筑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砖楼到这几年新盖的钢筋水泥楼,秩序井然得伫立着,像是一个历经幸福和沧桑的老人,在诉说着地质六队的英雄往事和艰难岁月。

文艺汇演尚未开始,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在广场荡秋千,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健身器械上做着运动,还时不时地抬头跟过往的路人打招呼,两个小姑娘跑到记者面前,跟记者介绍着自己,也介绍院里的人——“我是某某的女儿,你认识吧?就是机关办公室的。”“我是某某的闺女,我爸是搞技术的。”“你看那边那个阿姨,那是我们后勤服务处的,人特别好”……

接下来的演出更是掌声不断,有笑有泪。地勘二处带来的开场大鼓舞《甲子长歌中国龙》体现了英雄地质队的飒爽雄姿;“探矿社”的相声《钻探人生》,用诙谐的语气和词汇,道出了钻探工人的辛酸苦辣;离退休办的戏曲《吕歌串烧》《华武太极八卦珠》等节目,让大家看到了老同志晚年生活的精彩……

广场上欢歌笑语声此起彼伏,整个队伍就是一个大家庭,队里的每个职工都以队为家。林少一说,全体干部职工是推动六队地质事业发展的主体,地质六队始终坚持以干部职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汇聚起全队干部职工推动改革发展的巨大力量,齐心协力共建幸福和谐美丽新六队。

记者了解到,家属院是该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该队这些年为职工还做了不少大好事。首先是加强地质六队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招远、威海两地土地的购置,推进对招远泉山路办公危楼修缮工程,为全队职工提供更好的办公与生活环境。去年,地质六队还投资70余万元建立了“职工之家”,真正让离退休职工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今年,该队与招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协调,完成了招远泉山路住宅区划拨地的不动产落户手续,760户职工得以办理不动产证,受到职工高度赞扬。

传承英雄地质队的精神品质,奋力开创新时代地质工作新局面,满足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者想,这应该就是林少一所说的、日夜挂念着的心头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