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山西古生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发现恐龙家族新属种“左云晋地甲龙”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邢云鹏 郭锋 发布时间:2018-05-22

5月13日,山西地质博物馆举行发布会,发布了三项古生物研究成果,“左云晋地甲龙”化石、“择义王氏鳄”化石和锯齿龙类化石齐亮相。其中,“左云晋地甲龙”是一个新的属种,化石经过7年修复和研究后首次亮相。此前,山西地质博物馆已经命名了3个新属种的恐龙。

“左云晋地甲龙”于2011年发现于大同市左云县白垩纪地层中,是一具近乎完整的甲龙骨架化石。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尤海鲁介绍,“左云晋地甲龙”生存在距今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是目前已知的最原始的具有骨质尾锤的甲龙科恐龙。

“择义王氏鳄”是地质学家杨钟健院士依据很不完整的材料建立的,正型标本很不完整,缺乏有效的鉴定特征。不少国内外学者怀疑“择义王氏鳄”的有效性,认为“择义王氏鳄”是个存疑属种。2010年和2013年,山西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团队在榆社三叠系采集到了新的完整的化石,其中包括距离原产地4公里外的11条集群埋葬个体。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化石中标本最多、完整程度最高的一批。

锯齿龙类头骨是目前为止锯齿龙类中发现的最完整的头骨。2015年,保德县二叠系孙家沟发现大批脊椎动物化石,经多次大规模发掘,采集了总重量近150吨的化石标本。初步鉴定,这批大规模集群埋藏的化石为锯齿龙类。据中科院研究员唐治路介绍,此次采集的锯齿龙化石是目前国内最完整的一批,包括近乎完整的头骨及大量的头后骨骼,以及大小不等的幼年到成年个体。

山西境内广泛发育了各个地质时代的沉积地层,蕴藏着丰富的化石资源。山西地质博物馆近年来持续开展全省范围内的古生物化石调查、发掘、修复、研究工作,先后发掘了三叠纪“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白垩纪恐龙动物群、二叠纪锯齿龙类等一批重要的古生物化石。

发布会上还授予为山西古生物调查、发掘和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董枝明和唐治路山西地质博物馆“荣誉馆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