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喜看稻菽千重浪

——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公益性地质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一瞥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王文昭 发布时间:2018-01-08

记者近日从陕西省地质科技成果交流会上获悉,近3年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积极深化基础地质研究及科技创新改革,实施“12253”工程(即以公益性大地质工作为中心,全面服务政府部门工作,全面支撑国土资源业务,为政府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技术服务,通过五个转变,实现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成果一流的全国一流地质调查院的目标),不断优化技术、人才、资金等结构,整合优势兵力,在较短时间内,承担实施的中央和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研究项目70余个,新发现了陕西汉中天坑群、陕北丹霞地貌景观、关中地区富硒区、关中浅层地温富集区等,取得了一批对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

两项地矿编著成果获好评

由该院主持编纂的《中国区域地质志·陕西志》《陕西省矿产志普及本》两项地质矿产编著成果正式出版发行,这是陕西省最系统和最权威的国家基础地质数据和面向公众的地质矿产科普读本,也是全省进行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环境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与地矿科普的首要参考资料。

《陕西省矿产志普及本》是陕西省首部面向社会大众的地学科普性读物,用60万通俗的文字和近500幅精美的彩图,讲述了陕西的岩石、地层、构造等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与经济社会、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该书对普及地质矿产知识、宣传矿产资源省情、传承创新地质文化等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区域地质志·陕西志》是以原《陕西省区域地质志》为基础,按照板块构造、现代地层学等理论和大陆动力学学术思想及活动论观点,对全省大陆形成演化进行的综合集成创新研究。《陕西省矿产志普及本》介绍了全省的能源、金属、非金属、宝玉石等5大类近100种矿产的主要用途、地理分布、勘查简史等,以及矿产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汉中天坑群价值斐然

通过开展陕西南部地质遗迹调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发现了汉中天坑群。完成初步调查5019平方千米,在汉中一带新发现200余处地质遗迹,其中天坑49处、直径50米~100米的漏斗50余处、洞穴50余处、其他岩溶地貌景观60余处。汉中天坑群是北纬32度湿润热带、亚热带岩溶地貌区最北界首次发现的岩溶地质景观。天坑群东西呈带状分布于200余千米内,集天坑、洞穴、峡谷、溶洞、飞瀑、峰丛、洼地等为一体,均保持原始状态,未受人为干扰和破坏。

专家认为,汉中天坑群,其典型性、稀有性、观赏性、完整性以及可保护性等资源禀赋优异,具备科学研究、科普教学、科考探险、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或价值,达到了世界级地质遗迹的标准。

丹霞地貌景观带意义重大

通过开展陕西区域地质遗迹调查,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陕北及渭北地区发现了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带。此次发现的丹霞地貌景观带南北长750千米,东西宽10千米至70千米,主要分布在陕西的延安甘泉、志丹、安塞以及榆林靖边、神木、府谷一带,另外在陕西的铜川照金、咸阳旬邑、宝鸡陈仓等地也有分布,出露面积达4000余平方千米。景观带由北向南呈“S”状展布,形成了黄土高原上一道红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带。该丹霞地貌地层为下白垩统洛河组,以谷系形式成群连片出现,有别于南方丹霞的地貌景观。同时,这一丹霞地貌形态多样,有天井式峡谷、狭缝式峡谷、巷道式峡谷以及孤峰、天生桥和石蘑菇等多种类型。

国际地貌学家协会红层与丹霞地貌工作组主席、中国地理学会红层与丹霞研究工作组主任彭华现场考察后认为,陕西丹霞地貌以“沟谷”型为特色,地理位置特殊,特别是陕北丹霞的发现,突破了以往对全国丹霞分区、丹霞地貌类型、丹霞地貌演化和地学效应的认识。

富硒基本农田前景广阔

通过关中-天水经济区(关中盆地)富硒区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等项目,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发现了大面积富硒基本农田,圈定成片富硒基本农田总面积1657.92平方千米(248.69万亩),其中三原-阎良地区1187.41平方千米(178.11万亩)、周至-户县地区433.27 平方千米(64.99万亩)、临潼地区37.24 平方千米(5.59万亩)。通过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关中地区土壤中氮、磷、钾、有机质、pH值等常规基础数据,初步了解到冲积物中的硒和“煤粒”中析离出的硒是形成富硒土壤的根本原因,首次形成了土地质量与地球化学数据库示范,建立了土地的科学利用和土地管理“一张图”。这些数据对发展生态农业和防治土壤污染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浅层地温富集区潜力巨大

通过全省大中型城市浅层地热能调查评价,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发现了众多的适宜开发利用的浅层地温富集区。首次查明了全省11个大中型城市200米以浅岩土体热物性,划分了变温带、恒温带和增温带,定量化给出各分区的传热系数,评价了含水层回灌性能、地下水结垢性和腐蚀性。首次建立了全省地温监测网。

调查结果表明,全省11个大中型城市拥有浅层地热能资源量相当于每年燃烧9241万吨原煤所产生的能量,合标准煤6498万吨,按35%利用能效率计算,可节约标准煤2294万吨,产生经济效益80.33亿元,可减少CO2排放量5476.81万吨、SO2排放量39.02万吨、NOx排放量13.77万吨、粉尘排放量18.36万吨和减少灰渣排放229.53万吨,节省的环境治理费用为64.75亿元。因此,全省地热能开发及环境保护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目前,全省浅层地热能总供暖/制冷面积达到1389.5万平方米,其中地下水水源热泵系统172处总供暖/制冷面积983.7万平方米;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60处供暖/制冷面积373.8万平方米;污水源热泵3处,供暖/制冷面积31.9万平方米。

另外,该院通过生态脆弱区采动损害规律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为陕北生态脆弱区煤炭开采提出了优选方案;在实施完成的各类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中发现了油页岩、煤炭、铌、铷、钨、钼、铅锌、金、重晶石等矿产成矿远景区等等。

目前,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已取得的重大成果基础上,继续前行,全面部署科技创新工作,制定出台了《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科技创新工作规划意见》及以人才激励为主的配套管理办法。院士专家工作站、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控重点实验室已建成运行,地质大数据云平台建设纳入了中国地调局地质云1.0版管理。陕西省基础地质野外示范基地、富硒农作物种植示范基地、中国浅层地热能研究与推广中心陕西分中心、陕西汉中天坑群地质遗迹与岩溶地质研究基地等4个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平台已初步形成。省(部)级土壤地球化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城市地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中心、陕北白垩系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研究基地等4个科技创新技术研究平台正在筹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