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风暖树自知

——记四川省地矿局915队西藏分院院长曾文钊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作者:洪广创 发布时间:2017-06-07

在四川省地矿局915地质队,有位大家都公认的“高人”,不是因为他个子高,而是因为他在地质队工作20多年时间,有将近2/3的时间都是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度过,他就是915地质队高级工程师曾文钊,现任915队西藏分院院长。

1996年6月,曾文钊从成都理工学院毕业后,来到了915地质队,当时的915队有3个实体,西藏公司、眉山公司和三苏矿泉公司。3个实体中,西藏公司是条件最艰苦的,工作地点在西藏高原,面临着高海拔、严重缺氧等恶劣环境,而且到了西藏公司就意味着常年要与家人分隔两地。

在分配前夕,有人告诉曾文钊,让他选择条件相对好一些的眉山公司。可曾文钊并不这么想,他觉得既然选择地质专业,就应该到一个更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知识和才能的地方去工作,而西藏是最佳的选择。因此,他主动找到人事部门,要求分配到西藏公司工作。

也许连曾文钊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去就是10多年。

刚工作时,曾文钊被分配到大调查项目上,凭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很快就克服了高原缺氧反应,适应了高原工作环境。由于调查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偏僻边远落后的“无人区”,交通不便,只能靠步行,每天天不亮从驻地出发,背着干粮和“行头”,一路行走一路勘查。到午饭时间,将就着吃些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天快黑了才返回驻地。高原气候恶劣且变化多端,太阳光紫外线辐射强烈,暴雨、冰雹随时可至,刚才还是烈日炎炎,转瞬间乌云压顶,暴雨、冰雹倾盆,大家回到驻地时经常是一身泥水,但他从未喊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

有几次,项目组的其他技术人员考虑到曾文钊是初上高原,身体经受不起这种长期的高强度负荷,提出让他在驻地休息,可他却说:“比我年龄大的老技术人员都能吃得消,我年轻,哪能不跑野外!”

白天跑完野外,晚上又拖着疲惫的身体整理当天的资料。如果说吃得苦是必须的,那曾文钊的善学和钻研却令许多老技术人员都十分佩服。工作中遇到问题,他一定要刨根问底探个明白,工作之余一有空隙,他便拿出随身携带的技术规范、专业资料聚精会神地学习。遇到技术难题,他经常向老技术专家讨教,与其他技术人员一道探讨。

1998年,他接手了西藏那曲地区那曲镇、尼玛县城供水工程勘察项目,面对当地勘查单位和施工单位得出这些地区无地下水或贫水的结论时,他仍然没有放弃寻找地下水源的信心和决心。他带领项目组全体成员,白天进行野外调查,晚上查阅分析资料,对水文地质空白区进行水文地质填图、分析地下水的储存、分布与补径排条件。通过采用物探联合剖面法、放射性勘探、地震勘探等多种工作方法和手段相互验证,终于选定供水水源地靶区,成功实现了贫水区找水的新突破,最终实现所有布井成井,布井成功率达到100%,为地方政府节约投资600多万元,打破了该地区无水或贫水的定论,改变了当地农牧民长期饮用地表水的局面。同时,也填补了这些地区水文地质基础工作的空白,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15年,在单位中青干部断代、管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他再次服从组织安排,担任西藏分院院长职务,带领西藏分院50多人找项目、拓市场,一方面要稳定队伍,另一方面要实现新的突破,短短两年的时间,在他的带领下,职工收入稳步增长。

“雨发频春色,风暖树自知。”即使是在条件最艰苦的青藏高原上,曾文钊也凭借着自己对地质事业的热爱,成长为一棵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