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首页 > 工作动态 > 地质行业信息

不拘一格降人才

——“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编(上)

来源:中国矿业报 作者:周铸 刘盼盼 孙敬 雷 鸣 发布时间:2017-05-16

1909年,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在格致科(理科)设立地质学门,开创了我国高等地质教育的先河。至今,我国高等地质教育已走过百余年。

百余年来,伴随祖国的复兴历程,高等地质教育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留下了几代地质学人开拓的足迹,凝聚了他们用心血和汗水铸就的辉煌,也在地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以史为鉴,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未来。在新时期新阶段,如何实现地质教育科学持续发展,顺应学科和行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活动的需要,是摆在广大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破解的重要命题。

为此,5月10日,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学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新常态下地质教育研讨会”,来自教育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等相关部门,以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武汉)、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工程大学等国内主要地质院校和内蒙古地矿局、云南有色地质局等地勘单位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新形势下地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王成善指出,新常态对地质工作有了新的要求,因而地学教育的规模、结构、人才培养类型和知识结构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从大的方向来说,地学教育要朝着更多、更宽、更深的方向发展。

王成善表示,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包括国家相关部委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有关专家,国际地学机构的有关负责人,国内主要地质院校的领导,以及地调部门、地勘单位等用人单位的代表和专家,他们代表了多方面的需求,“是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来探讨地学的教育发展”。

在为期一天的研讨会上,12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本报结合研讨会议题,摘编了12位发言者的部分发言和观点,供读者参考。

 

 

研讨会现场

 

深地探测需要高水平地球物理人才

南京大学教授董树文

 

 

地下万米充满了人类可以利用的空间、资源和能源,构成了“立体国土”。我国地球深部探测领域相对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代差”(约30年左右),在探测技术、探测和利用深度、探测分辨率、探测程度上均存在差距;但是,我国正在奋起直追,有望通过“地球深部探测计划”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发挥后发优势和集成优势,到2030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准,局部领先。

目前,国内外深地探测的热点和趋势主要包括: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深部含水层结构探测、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与评价、深部油气探测与开采、地热资源探测与地热能利用、科学钻探与深部地下观测、深部探测前沿技术与装备、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等。

推进这些热点问题的研究,需要高水平的综合型地学人才特别是地球物理人才,这也对我国的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传统地质学科分类的局限。目前,地质高校本科阶段的专业设置过于细化,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地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兴趣,应该到硕士、博士阶段再逐步细分专业和明确研究方向。

二是地球科学主体的变化。目前,传统地质学的主体地位已经发生动摇。

三是技术进步对地学的贡献。当前核心技术突破与大装置、大科学计划的实施,以及新材料新用途与新产业的出现,使得地球科学的研究视野微观更精、宏观更伟。

四是大数据时代的新专业。在大数据时代,地球科学应结合数据的处理、挖掘、知识化,以及数据的融合与集成,形成海量数据体,充分运用云计算、云储存、三维展示、四维显示、可视化、虚拟技术等手段,推动新兴专业的发展。

五是地球物理学科发展之急迫。这主要体现在: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用人、地球科学发展结构合理化、满足现实需求解决问题方面。

 

大数据时代要建立地质科学的“数据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鹏大

 

 

在大数据时代,任何学科都应该有自己的“数据科学”。作为数据密集型的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也必须有适合地质数据特点和地质科学及工作特点的数据科学。

目前,国内相关地质高校正在共同研究,建议编写一本“数字地质学”通用教材,并将这门学科作为高校地质类专业的“必修课”。“数字地质学”作为地质科学的“数据科学”,要求所有地质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如何获取地质数据,地质数据如何处理,地质信息如何挖掘,地质数据知识如何形成,地质数据知识如何应用并转化为产品和财富,如何服务社会和国民经济建设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问题。

当今的地质科学面临的形势可以概括为“系统、定量、立体、新型、绿色”十个字,这也为地质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明确了方向,相应新学科体系的建立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球系统科学学科体系、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学科体系、立体探测技术与工程学科体系、新型地质资源开发与利用学科体系、生态环保绿色开发学科体系等。

对于地质高校来说,应适应国家重大需求和重大任务驱动学科发展。如“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雄安新区”、“西部大开发”等,学校应积极参与,在参与中建立和发展新学科,在参与中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参与中创建“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

 

地勘行业队伍基本保持稳定

国土资源部地勘司副司长王军

 

 

当前,全球地勘投入继2012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行,但近两年,随着部分矿产品价格的回升,地质勘查活动指数震荡上扬,全球地勘经济出现回暖迹象。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地勘经济继续面临深度调整。我国的勘查投入从2012年起连续下降,2016年的投入(246.04亿元)已不到2012年(510.14亿元)的一半,其中社会资金下降幅度最大,财政资金稳定作用逐渐凸显。投入结构上,矿产勘查投入占比超过六成,但矿产勘查投入比重呈逐年降低趋势。此外,全国非油气矿产探矿权存量持续下降,截至2017年2月,此类探矿权存量为2.5万余个。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地勘行业队伍基本保持稳定。统计显示,2006年全国地勘行业在职职工53.67万人,2016年这一数字为46.66万人。其中,地质勘查在职人员数量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在24万人左右,勘查技术人员数量一直保持在16万人左右。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基本需求包括7个方面: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防灾减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重大工程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海洋强国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伴随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许多新的需求还将陆续出现。

因此,新常态下地质工作基础性先行性的地位没有改变,地质工作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没有减弱,但结构、内容和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地勘行业也要积极适应这些新变化,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动地勘行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提高地质人才野外实际工作能力

内蒙古地矿局总工程师赵士宝

 

 

在新常态下,特别是当前全球矿业低迷和矿产勘查投入连续下滑的困难形势下,迫使地质工作必须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地勘单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需求,积极开展大地质工作,把成果服务的理念贯穿地质工作的全过程。

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是支撑实现重大找矿突破的根本保障。据统计,2005年~2016年间,内蒙古地矿局共招收工程技术类毕业生2231人,其中地质矿产专业1334人、物化探112人、水工340人、测绘251人、探矿26人、测试131人、采矿19人。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内蒙古地矿局属地勘单位的技术骨干,其中有些技术骨干被任命为副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等。

在地质人才培养方面,应让地质学生打牢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基本方法、能解决基本问题,进一步提高野外实际工作能力、综合地质能力和复合应用能力,打造地勘单位实用型的“全科医生”。

此外,应广泛开展局校合作。以地勘单位的新成果、新资料为支撑,以学校强大的科研力量为推动,联合申报项目,通过大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大幅提高项目的科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地勘单位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进一步提高参与项目的大学生、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打造牢固的“产学研”联盟。

 

新经济发展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

 

 

全球正在进入新一轮科技创新活跃期,各国科技竞争更趋激烈,互联网、智能化与社会经济活动加速融合,已经逐渐颠覆人类的生活、生产、经济、社会形态。

我国新经济时代呈现如下特征:互联网深刻改变各行各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整合,提升传统工科的内涵;创新型企业正在异军突起,需要持续的人才支撑;新技术催生壮大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业,需要加快培养相关专业人才;制造业智能化趋势方兴未艾;“双创”厚植新经济发展沃土,人才、技术、资金、市场加快整合;新经济不局限于某几个产业,打破产业和体制格局,产业跨界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

新经济对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一是面向未来布局新兴工科专业;二是工程科技人员需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三是建立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

我国在新工科建设和改革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包括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示范性软件学院改革、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建设、加快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等。下一步,将面向当前急需和未来发展推进新工科建设,加快培养当前新经济发展急需人才,主动布局面向未来技术和产业的新专业,全面推进新时期工程教育改革创新。